發新話題
打印

俄羅斯無人機

俄羅斯無人機


俄米格公司推出的“電鰩”無人攻擊機

俄羅斯展示最新隱形無人轟炸機


俄羅斯電視臺播出外形像蝙蝠的“Skat”全尺寸戰機模型在莫斯科郊外航空展展出的畫面,這項由俄羅斯米格公司進行的計劃,首度曝光。這架飛機平坦、後掠翼的外形,令人聯想到美國空軍的隱形戰機。這架飛機采用無人駕駛技術。
  報道稱,此型號轟炸機的承造商宣稱他們的匿蹤技術將使得這架飛機比美國的隱形轟炸機,更不容易被雷達偵測到。
  米格公司米高揚設計局的巴可夫斯基表示,“許多公司都在研究這個領域,但是到目前爲止,很少有公司獲得成果。今天我們已經展開建造戰機的實際作業。”
報道引述巴可夫斯基的話說,即使該轟炸機遭到猛烈炮火攻擊,也能夠攻擊地面及海面目標,特別是敵軍防空陣地。這架戰機重10噸,載彈量2噸,航程4000公里。
俄羅斯23日公布無人駕駛轟炸機模型,承造商表示,這款飛機在回避敵人雷達和防空炮火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越了美國知名的隱形戰鬥機。
在莫斯科航展期間,最引起轟動的是米格公司的重型無人轟炸機。俄航空界多年以來就有人傳說,俄正在從事無人駕駛戰機的研發。“鰩魚”的閃亮登場,使這一傳言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
  8月23日,莫斯科航展揭開了新型隱形無人駕駛轟炸機的神秘面紗。米格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該機的設計經曆了幾十年,一直都是俄羅斯的最高國家機密。
  米高揚設計局總設計師巴可夫斯基說,“鰩魚”可以突破敵人嚴密的防空炮火,即使遭到猛烈炮火攻擊,也能夠准確攻擊地面及海面目標,特別是敵軍防空陣地。這架無人戰機重10噸,載彈量2噸,航程4000公里。
  “鰩魚”隱形無人轟炸機使用後掠翼構造,且機翼下垂。俄媒體報道說,“鰩魚”使用了先進隱身技術,其隱身性能“甚至比美軍隱形戰機(F-117)更加先進”,能悄然突破敵空防系統對重要目標實施攻擊。
  航空專家根據“鰩魚”無人機的尺寸和空氣動力性能判斷,該機速度低于音速。“鰩魚”全面采用了隱形技術: 發動機采用扁平噴嘴,減少了熱輻射量,可規避紅外線探測設備;發動機進氣口道被前翼遮蓋,避免被雷達收集到輻射;取消了容易被雷達發現的水平和垂直尾翼;所有武器都置于機身內的兩個彈艙內之內。
  在展會現場,米格公司展示了專爲“鰩魚”配置的兩枚反雷達導彈X-31A和X-31P,這再次證實“鰩魚”的基本作戰任務是壓制敵人防空火力。但這並不妨礙它對付坦克、軍艦或者機動導彈發射裝置。從這一層面來說,“鰩魚”與一架普通的有人戰鬥轟炸機並無兩樣。
  無人戰機與導彈、有人戰機的區別
  無人戰機(UCAV)從系統性能上看更像飛機,但其同時具有有人飛機與導彈的優點。它能進入到人受限制的作戰地區作戰,能像導彈一樣便于儲存,在和平時期的訓練成本也很低。
  無人戰機相對于有人戰機的最大特點就是“將飛行員的大腦放在駕駛艙中,而將他身體的其他部分放在家中”,從而避免人員傷亡或被俘,還有生産成本低、維護保養容易等特點。比有人戰機節省65%的成本,在使用和維護方面能減少75%的費用。
  無人戰機與導彈的根本區別是能多次重複使用,可以回收或自動著陸,它的殺傷能力是另外攜帶的武器而不是自己本身。就作戰靈活性而言,無人戰鬥機 與導彈相比有明顯的優勢,UCAV的控制人員可在發射武器前的一瞬間處理意外情況,如停止發射或改打更有價值的目標。而導彈一旦發射出去,在飛行過程中無 法中止或更改任務。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