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不聽勸阻 我逾20退將上月又組團赴中

不聽勸阻 我逾20退將上月又組團赴中

軍方官員昨天透露,由退役上將黃幸強、陳廷寵、李楨林率領的二十餘位退將團,四月下旬赴中國廣東佛山,參加由中國主辦的第六屆兩岸退將「黃埔情」交流活動,中方則由解放軍前副總參謀長錢樹根上將領軍,兩岸退將合計有六十餘人與會。據透露,除與黃埔九十週年系列活動相關,兩岸退將還大談軍事互信機制議題。



兩岸退將 大談軍事互信機制


官員指出,甚至有我方退將極力倡議,「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應該優先於兩岸政治的互信機制」,指只有在兩岸已建立軍事互信的前提下,兩岸當局才有政治對話、甚至簽署政治協議的可能與空間。


官員並表示,兩岸退將過去在定期交流時,都會提到兩岸聯手保衛釣魚台,以及兩岸聯手防衛南海主權的話題,此次也不例外,還有退將建議,在中國積極建設南沙赤瓜礁之際,與赤瓜礁相距不遠的南沙太平島,兩者應該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合作,例如相互補給、相互通聯等低層次的往來合作。



甫解禁年輕退將 也有人赴中


軍方官員透露,光是今年四月就有多批退役將領組團前往中國,並與中國展開各個層面的交流,對方的接待單位名為民間團體,背後實際都是由中國解放軍及統戰部所支持成立;他並憂心指出,參與兩岸退將活動的台灣將領,「不是只有老將而已,還有一些是剛剛解除赴中管制年限的年輕退將」。


根據中國官媒報導指出,連續六年參與兩岸退將「黃埔情」活動的黃幸強說,兩岸老將從互不往來,到如今如兄如弟,顯示此一平台的重要作用和可喜成果。在黃埔建校九十週年的今天,兩岸更應大力弘揚黃埔精神,推動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只有統一而不是分裂的國家才能強盛,我們這些老軍人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解放軍出身的前中國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認為,今年活動適逢黃埔建校九十週年,天下黃埔是一家,黃埔作為一面旗幟和一種信仰,把兩岸的老將軍們聯繫在一起。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在當代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在這一精神的激勵下,相信通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可以實現」。


=================================================================
儘管面對國防部、退輔會苦口婆心的勸阻,但退役將領組團赴中的趨勢並未減少,甚至已經形成定期交流的機制,這些退將在中國訪問交流時,與解放軍退役將領把手言歡,回台後頻頻對政府指指點點,大有下指導棋的味道。



兩岸情勢目前看似軍事對立氣氛緩和,實則危機潛伏,國軍每年舉行的漢光演習及電腦兵棋推演,都要模擬共軍如何攻擊台灣,守軍如何防衛反擊,國防部長嚴明也稱,在軍事層面而言,中共就是我方最大的敵人,這些都顯示兩岸之間並非如表象般的和平,危機與軍事威脅依舊存在。


能晉升至將領,應該都是國軍部隊的精英,他們在服現役時,都對部屬強調建軍反共的重要性,一旦脫下軍服換上西裝,卻跑到中國與解放軍交流互稱兄弟,這種矛盾現象不但影響現役將官對國家的忠誠度,也讓國軍部隊「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中心思想,產生無可彌補的裂痕。


台灣最近才驚爆衛星遙測專家陳錕山棄職投共,國安軍情機密恐有外洩之虞,面對台灣培養出來的高階文武人才,欠缺對台灣的忠誠度,輕易就被挖角或拉走,有能力阻止及扭轉這種國家競爭力快速流失趨勢的,只有政府而已,可惜馬政府既不想看,也不想聽,台灣人民只能等待肯聽、想看的新政府上台,才能徹底扭轉情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