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論,中國崛起原因,中國崛起的影響,從中國崛起談我國國家安全,中國崛起對台灣的影響,面對中國崛起,皇帝中國崛起,重估中國崛起,中國崛起相關報導,中國崛起 ppt
中國崛起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及科技等方面勢力的增長。由於中國擁有穩定而眾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經常被視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做為經濟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佔有一席。

中國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但是仍然有許多經濟、社會、環境與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此外目前中國在聯合國與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沒有達到美國與過去蘇聯的程度。但是,其發展的速度,以及許多方面的不斷進步,導致產生了中國在21世紀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國。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某些國家產生了中國威脅論。

人口面積-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人口,2006年統計大約為13億人,而全球的人口總數為65億,中國占其中的20%。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只允許每個家庭有一個子女,這項政策緩慢了中國的人口增長。中國青年人(15歲-24歲)受教育指數為98.9%。[來源請求]計劃生育政策放緩了中國人口增長並且同時使得中國人口逐漸老化(參見負面評價)。中國人口密度136人/平方公里處在全球中等水平,低於韓國491人/平方公里,高於美國30人/平方公里。以黑河至騰衝一線為界,東部人口密度較高,多為300人/平方公里以上,西部則人口密度很低,多低於50人/平方公里。

軍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30萬服役軍人。,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隊。但是,中國軍事和西方已開發國家的軍事相比還是比較落後。中國政府認識到解放軍的缺點後,正在大力的改善解放軍的裝備和現代化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計劃用大大增加的軍事開支來發展「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例如中國軍方暗示將建造航空母艦以增強遠洋作戰力和威懾力。如今中國的軍隊作戰能力以及訓練度在世界上令人矚目,以至於歐美民調中顯示,許多人相信中國是「世界第二強國」。另外中國還擁有規模有限的核武庫,還是世界上5個獨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4]。軍用的大飛機研製據信也已啟動,屆時中國可能會擁有遠程的大型轟炸機。
國防-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接壤國家,是世界第三的領土國家(計算土地和領海),目前中國國防已從建國初期的陸防和以陸為主逐漸轉變成重視其自身海域(領海及其經濟專屬區)及攸關中國戰略利益的地區,例如中國已經向索馬里海域派遣了軍艦。

國際影響 - 作為5個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中國正在逐漸的增加他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以和一向控制國際舞台的西方國家抗衡。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實行的無意識形態外交,這種外交政策給中國在未來尋求外交幫助和與其他國家結盟留下了餘地。由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互動跟以前相比大大增加。
東亞影響 - 中國大陸是日本、韓國和台灣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同時在朝鮮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領域上也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在中國的主動斡旋下,關於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目前為止,共舉行過六輪磋商,緩解了地區的緊張局勢。
非洲影響 - 自1960和70年代,中國政府就大力推動發展和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中國的主要目的有贏得非洲國家在國際上的支持,在非洲大陸推廣中國式的共產主義和與非洲國家上的貿易往來,並對非洲國家給予各種無償或有償的援助例如中國無償修建了坦贊鐵路。冷戰以後,中國在非洲的目的就改為了貿易,投資和能源。在2006年11月,中國在北京舉辦了中非合作論壇,共有48個非洲國家的領袖出席了這次論壇,再次顯示出中國在非洲的巨大影響力。
中亞影響 - 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能源問題。中國的石油公司已經在哈薩克的油田投資,中國政府和哈薩克政府建設了一條從哈薩克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中國在塔吉克和吉爾吉斯也以投資了水力發電計劃。上海合作組織也在中亞地區的政治和安全領域上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些學者相信,中國除了要和鄰國搞好關係外,還要考慮邊境安全的問題,因為邊境安全是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中東影響 - 中東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它儲藏著大量的石油,而且,中東地區的大部分人口都反對美國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於2002年9月,中國開始設立中東問題特使一職,並將這一職位常設化,嘗試調解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中國看準了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以提供外交保障來換取中東國家向中國輸送石油。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進口國,居美國之後。中國政府現正嘗試將中國進口的能源多樣化,中國一半的石油來自中東,因為中東各國開始向西方國家以外尋找輸送國,所以中國就成為他們的首選。中國在過去一直和中東國家在戰略方面上合作,大多數中東地區的先進武器都來自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巴勒斯坦是中東地區的關鍵性國家,在未來,這些國家可能會不同程度的從中國獲取武器,同時減少對美國的軍事依賴。
東南亞影響 - 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體現在文化上,經濟上和政治上。在2006年11月,中國和東南亞多國簽署了關於自由貿易,文化交流,軍事和安全合作的條款。此次會議還討論了中國與ASEAN在未來形成一個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合作的聯盟的可能性。
拉丁美洲影響 -拉丁美洲一向被視為美國的後院,但美國由於近年來全力反恐和應付金融危機,中國抓住了機會,迅速填補了空當,導致很多拉美國家(特別是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古巴等)變得非常的親華和反美。
歐洲影響 -歐洲國家作為一個整體(歐盟),與中國建立緊密的政治和經濟文化聯繫,2008年中歐貿易額達4225億美元。目前,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技術引進來源地和重要的投資來源地。孔子學院也在歐洲各地相繼落戶。

中國GDP-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GDP指數30年來以年均9%以上的高速度增長,是歷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實體。2008年中國GDP總量達到4.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居美國和日本後)。有學者認為,2020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同時,中國政府使3億人口脫離貧困,而且使中國人均收入增長了8倍。

城市 - 中國有很多大城市,中國有17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00萬。大多數這樣的城市都有高速公路,部分特大城市還擁有地鐵。這些大城市都是國家或地區的工業,經濟和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亞洲地區一個重要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上海還擁有著世界最繁忙的港口。

貿易 - 在2005年,中國出口總量佔世界的7.3%,進口總量佔世界的6.3%。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第3大貿易國(居美國和德國後)。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出口醫療器械和軟體產品。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09年初為1.9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科技研究國,花在科技上的開支僅次於美國,即上年的開支增加20%後,2009年中國在科技方面的開支預期將會有1360億美元。中國現今大約有926000位研究家,僅居美國之後。自1998年中國政府在科技研究方面所花的錢翻了三倍。在2010年中國的工程博士數量可能會超過美國。許多外國公司都在中國建立了研究中心。 太空科技 - 在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發射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成為第五個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2007年,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個有能力以飛彈摧毀人造衛星的國家。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了月球俱樂部的一員,2008年首次成功實現太空人出艙活動。這說明中國已經掌握載人飛船、太空漫步兩大載人空間技術。中國政府更計劃在2020年左右向太空發射一個太空站和執行一個登月計劃。

阻力
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由中國共產黨實行一黨專政,實施社會主義制度。官僚與民間、民族利益的衝突始終影響中國社會,執法者有法不依,而且中國尚未發展出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許多時候仍由政府取代民意。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
外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一些西方大國在外交上面對著一些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台灣問題。中國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威脅可能會不惜動用武力來解決台灣事務,摧毀一切台獨勢力。大多數國家都跟中國保持著良好關係,承認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但是美國是根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其國內《台灣關係法》來處理台灣議題,關係法里又提到美國可能會在大陸進攻台灣的情況下,協助保衛台灣。所以,如果台海爆發戰爭,很可能會促使中美兩國交戰和雙方對抗,這對中、美、台各方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美國在現今階段還在懷疑中國在國際上的野心。中國和印度的關係也不盡良好。除了邊境問題外,西藏問題也是兩國在外交上面的障礙。面對中國的核武器和中國與印度最大的敵人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印度也自己研發了核武器。中日關係亦常成為影響亞洲和平的關鍵因素。

信息自由
信息的傳播被認為是科學和科技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中國政府對有些敏感信息的控制可能會傷害到這個領域的發展。中國政府已經放寬了對媒體的管制,如網際網路的增長和商業媒體的增加。但是媒體自由還是有一定限制的。中國政府還在阻止「不適當」(比如政治敏感網站,色情網等)的網站進入中國,也曾經包括維基百科(現已解封,但仍然有部分條目被封鎖)。

法律問題
中國一向堅持「加強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理念,但現今仍有貪污腐敗等不利於法制建設的問題存在,中國政府已提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市場主體、市場交易、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正義和司法權威。實施『五五』普法規劃,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形成遵法守法、依法辦事社會風氣。」

經濟問題
中國政府正面對著大量的失業人口問題。雖然中國東部地區在近幾年有著在經濟上卓越的發展,但是中國西部地區還是相對來說比較貧困。為了縮小東西部的經濟差距,使西部省份的經濟增長趕上東部,中國政府正推出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計劃。另外,中國的廣大人口目前尚沒有被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障體系所覆蓋,這對於人民的安居樂業、經濟的平衡健康發展構成隱憂。

環境問題
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之快,中國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水土流失、荒漠化、空氣污染、可耕地流失和水平面下降每年都使中國政府花巨資去解決這些問題。為了要徹底解決這些嚴重的環境問題,中國政府實行了幾個環保計劃,如大綠帶計劃(試圖阻擋沙塵暴)和修建從南到北的運河計劃。

人口
計劃生育 - 計劃生育產生的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中國人口逐漸老化,到2020年,中國25%的人口都將退休,這樣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經濟發展。
人口數量爭議 - 中國政府的計劃生育政策減緩了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中國人口在2033年將會達到14.6億的峰值,此後將逐年下降。中國的人口密度比許多國家要低得多,屆時中國將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缺乏,以及老年人的養老難。[來源請求]
男女比例不均 - 由於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在中國民間存在,再加上中國一胎制政策上的影響,導致了中國新生兒的男女比例失衡,如得不到良好的解決,中國社會可能出現「結婚難」的現象,依照歷史經驗更會造成社會治安顯著變差的後果,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增加戰爭風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