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清泉崗機場(英語譯名:Taichung Ching-Chuang-Kang Airort;IATA代碼:RMQ;ICAO代碼:RCMQ)是一座位於臺灣台中縣沙鹿鎮的軍民合用機場,為臺灣第三座擁有國際定期班機的機場。民用部分的管理及營運單位為中華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台中航空站;軍用部份為中華民國空軍清泉崗基地,為臺灣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
在開放民航班機起降後,目前有包機前往日本、韓國、普吉島、帛琉等,定期國際航班包括華信航空和香港快運航空開闢前往香港的航線,以及華信航空飛往胡志明市的國際定期航班,未來也將爭取澳門納入國際定期航班。
清泉崗機場為台灣中部唯一的聯外國際機場。雖名為國際機場,但主要的客運服務仍以國內線為主,而國內線部份又以離島為主。
清泉崗機場的前身是日治時期興建的「公館機場」。1954年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擴建。1966年3月20日,為紀念抗日剿匪名將邱清泉將軍,更名為清泉崗空軍基地,機場代號CCK,是當時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可起降12架B-52戰略轟炸機。越南戰爭爆發後,美軍進駐清泉崗機場,成為美軍攻打越南的中途補給站。美軍在過去中美協防條約時期,也曾派駐二個中隊的F-4幽靈II戰鬥機在清泉崗機場協防臺灣。
由於台中水湳機場離市區過近,嚴重影響台中市西屯與北屯的交通與都市建設發展,2003年9月4日開始興建中部國際機場。2004年3月5日,民用航站啟用,成為軍民合用機場,並將台中航空站由水湳機場遷址至此。隔日,位於台中市中心的水湳機場,所有航班(全為國內航班)全部改為清泉崗機場起降,清泉崗機場正式取代水湳機場的民航功能,成為台中的聯外機場。
台中航空站在搬遷至清泉崗以前,以台北航線為主。以往台中往返台北的航線是因為當時台灣陸運品質不佳才能夠生存,但在北二高通車後,國道塞車問題緩解,此航線便遭受國道客運打擊;而後SARS疫情及台中的機場遷入距離市區較遠的清泉崗機場更造成一定衝擊。到了2007年,台灣高鐵通車更是致命一擊,故此航線在2007年5月1日起停飛。
兩岸直航方面,清泉崗機場是國際機場、而且以地理位置來說適合中國大陸觀光客;但以航線規劃來看,除了有大量班次的航線外,所有航線優先放置於桃園機場,以發揮轉運效應;而且此機場與軍方共用,因此作為直航機場會提高國防成本。過去民航局規劃直航機場以桃園機場及小港機場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