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故宮三寶

故宮三寶

北宋 范寬 谿山行旅圖 軸/絹本/淺設色畫縱:206.3公分 橫:103.3公分
范寬是北宋中期的繪畫大家。他出身於關陜地區,因得飽覽北地的雄渾景致,筆下山水氣勢磅礡。《谿山行旅圖》是范寬傳世的唯一真跡,右下角樹叢中有范寬的名款。
《谿山行旅圖》的畫面由下而上分三段佈局,分別代表前、中、後的距離,這也是中國早期山水畫中常見的空間表現手法。畫面上最醒目的,是氣勢雄渾的主峰,被雲氣阻隔,高不可攀。在中景的低矮小丘間,有一隊商旅奮力趕路,在巨山的襯托下顯出極為渺小。畫中傳達著中國傳統的宇宙觀,以天地為萬物之逆旅,人類只是其中短暫的過客。

北宋 郭熙 早春圖 軸/絹本/淺設色畫縱:158.3公分 橫:108.1公分
郭熙是北宋神宗朝的宮廷畫師,這幅作於1072年的《早春圖》,充分體現他的繪畫成就,畫上如蒸雲般充滿動感的山石,以及蟹爪般的枝枒,是主要的特色。
畫面中央的主山之外,兩側有舟子、漁人、婦人、童子在水邊勞動。這是春雪乍融的時節,草木才剛開始發枝,自然界與生民百姓都正開始新年度的生命循環。
北宋畫家對於四季節氣與自然律動十分留意,郭熙本人即曾觀察四季山水,說:「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粧,冬山慘淡而如睡。」這幅《早春圖》表現的正是如笑的春山。不同於范寬迥然三段的嚴峻構圖,卻多了一股微妙的氣氛,柔和了物象,也統合了全畫遠近、深淺的空間感,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

北宋 李唐 萬壑松風圖 軸/絹本/設色畫 縱:188.7公分 橫:139.8公分
李唐(約 1049-1130 後,另一說約 1070-1150 後)於宋徽宗朝任職於畫院,靖康之難後南渡到杭州,高宗重建畫院後,再度入畫院任職。李唐橫跨了南北宋兩代,是畫史上承先啟後的人物。
《萬壑松風圖》是李唐在北宋畫院時的作品。圖中是粗礪嶙峋的石質山壁,松樹林於亂石中拔起,表現了旺盛的生命力。兩側的溪澗流水沿石而下,觀者彷彿可感受到水流的速度與聲音。
李唐表現石面質感的用筆,稱作「斧劈皴」,是其筆法的一大特色。比起范寬、郭熙兩位前代的大師,由於主山的比例縮小,且去除了霧氣的使用,山水看來格外清晰,亦令觀者產生如臨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氣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