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黑洞影像

黑洞影像

黑洞是宇宙最神秘的時空,黑洞對人類而言幾乎是未知,任何物質進入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內,完全不可能逃脫黑洞的引力,包刮光線也不可能脫離黑洞,科學家利用下列三種現象觀測黑洞。
一、        黑洞伴星的質量
黑洞周圍通常有大型天體,如果我們觀測到巨大質量的恆星,環繞著空曠的區域運行,我們可以推測,那個空曠區域可能存在黑洞。因為只有黑洞才有足夠質量拉住周圍運行的大型恆星。

二、        重力透鏡
愛因斯坦認為空間結構不是平直的,物體的質量而改變空間的曲率。例如太陽附近的空間,因為太陽巨大的質量,而產生彎曲。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日全蝕的機會觀測到位在太陽背後的星球,這種現象稱為「重力透鏡」。因為白天陽光太強,看不到星星,只有日全蝕才能看到星空。
我們可以想像太陽是放在一個柔軟的橡膠墊,橡膠墊因太陽質量而沉陷。黑洞的質量極大(太陽質量十幾億倍),所以把橡膠墊刺破了,黑洞是宇宙時空的奇異點(singular point)。
我們觀測一個很熟悉的遠方恆星,如果那個恆星在某段時間忽然變得很奇怪,例如恆星的光點變成光環,或是變成兩個光點。我們就可以合理推測,有一個黑洞從地球與恆星之間走過。

三、        黑洞吞噬星體
從黑洞伴星的質量、重力透鏡現象,都只能推測質量巨大的透明人在宇宙時空中起舞,只有當黑洞吞噬星體時,黑洞這個透明人才會現身。
星體如果落入黑洞勢力範圍,星體質量變成能量,溫度升高數百萬度,從黑洞旋轉軸的方向噴發高能射線(Xray、γray),還有因為巨大重力、磁場拉扯使得周圍時空成為漏斗狀,此時好像在透明人身上噴灑油漆,黑洞才會向世人招手-我在這兒。
台灣中央大學天文所助理教授浦田裕次和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黃麗錦夫妻檔共同參與NASA「雨燕」衛星國際合作計畫,提供寶貴的觀測資料,並精確分析,人類首次捕獲黑洞影像成果登上最新一期「自然」(Nature) 期刊。

黃麗錦博士也是台灣第一個觀測到超新星爆炸的科學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