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1999年險些在科索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1999年險些在科索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1999年3月24日,北約聯軍開始對南聯盟進行長達78天的轟炸。經過俄羅斯、芬蘭等國斡旋,南聯盟最終在6月9日與北約方面簽署了從科索沃撤軍的協議。隨後,俄羅斯與北約爭奪科索沃控制權的鬥爭便開始了。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200名空降兵急行軍500公里,搶在英軍之前佔領南聯盟的科索沃省首府普里什蒂納的斯利季奇機場。
  在科索沃戰爭期間,詹姆斯·布蘭特在英軍服役,並曾參與同俄軍搶奪斯利季奇機場的行動。布蘭特回憶,當時北約高層已下達了向俄軍進攻的命令,並稱「第三次世界大戰」險些因此被引爆。在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之後,入駐科索沃的國際維和部隊該由哪些國家組成?俄羅斯同北約一直在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休。俄方最終選擇先下手為強,拿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斯利季奇機場。
  1999年6月11日晚間,駐紮在波黑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突然接到高層命令,集合200名空降兵,向普里什蒂納(當時南聯盟的科索沃省首府)的斯利季奇機場急行軍,搶在北約部隊之前佔領機場,並立即在那裡佈防。據說,當時擔任俄安全會議秘書的普京,主導著這次「飛奪斯利季奇機場」行動,但這一說法尚未獲證實。
  接到命令後,俄軍官阿列克謝立即點齊200名最為精幹的空降兵,然後開始準備輕型吉普車、武器裝備和必要設備與給養。很快,一切準備就緒,指揮俄軍這次行動的扎瓦爾金將軍一聲令下,一眾車輛帶著精銳士兵朝普里什蒂納奔馳而去。俄軍很快便來到了波黑邊界。在那里,他們遇到了守衛邊界的美國士兵。但這支車隊無視美國人的存在,闖過哨卡,繼續朝普里什蒂納狂奔。
  俄軍軍官阿列克謝事後才得知,直到俄軍這次闖關,北約方面才知道俄軍已開始行動。儘管守衛邊境的美國士兵只是向上面報告了俄軍的人數、裝備和前進方向,但高層立即就猜到俄軍的劍鋒所指。很快,一支英國部隊也急忙從駐地集結出發,從另一個方向趕往普里什蒂納。就這樣,俄英兩支部隊展開了一場速度的較量。
  幾個小時後,俄軍已抵達斯利季奇機場。此時,天還沒亮。駐紮在機場的塞爾維亞士兵則熱烈歡迎俄軍的到來。阿列克謝回憶:「塞爾維亞士兵激動地同我們擁抱,並不斷問,『你們怎麼才來,我們等你們好久了。』」當時,這些塞爾維亞士兵都身著平民服裝,他們即將把機場移交給北約部隊。俄軍在行軍途中還遇到很多南聯盟居民。阿列克謝說:「當他們看出我們是俄羅斯士兵後,竟激動地朝我們歡呼,還向我們拋灑鮮花。」
  在那些塞爾維亞士兵的幫助下,俄羅斯空降兵迅速部署在機場的各個角落,將整個地區封鎖起來。因為他們十分清楚,北約部隊馬上就會到來。在沒有接到新命令之前,他們決不能丟掉這塊戰略要地。此時,英軍第五空降旅仍在行軍途中,他們接到的任務是趕在俄羅斯人之前佔領機場。而且命令還稱,如果機場已被俄羅斯人佔領,就把他們趕走。但這一命令並未詳細解釋如何把俄軍趕走。
  在俄軍佔領機場後,英軍的運輸機終於將第五空降旅送到科索沃山地,其中就包括後來成為英國流行歌星的詹姆斯·布蘭特。然後,這支部隊開始了向斯利季奇機場的急行軍。但是,英國人想快也快不起來,因為他們路上還探測到地雷,只能小心翼翼地前進。在一處隧道里,他們甚至發現未爆炸的炸彈。此外,一些塞爾維亞士兵不時出現在路兩旁,但雙方並未交火。
  克服了種種不利因素,英軍終於趕到了斯利季奇機場,但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以逸待勞的俄羅斯士兵。他們已在原地休息了好幾個小時,並拿著槍等著英軍。英國人毫不示弱,命令俄羅斯人馬上離開,但俄羅斯士兵也毫不退縮,堅決拒絕了英國人的命令。詹姆斯·布蘭特說,這支英軍當時的指揮官弗里爾無奈之下只好向上級請示,上級的命令竟是立即向俄羅斯人展開進攻。
  布蘭特稱,下達這一命令的是當時北約盟軍最高司令、美國人韋斯利·克拉克。布蘭特當時以上尉的身份率領一隊士兵,接到這一命令後,他們已開始給槍上膛,衝突似乎一觸即發。布蘭特稱,當我們聽到克拉克的這一命令時都十分震驚,克拉克的原話是讓我們消滅俄羅斯人。但我們作為軍人,畢竟無法違抗命令,於是紛紛做好了戰鬥準備,當時氣氛很緊張。布蘭特說:「就在我們要展開行動時,我們又接到了另一個命令,它來自北約聯軍的英軍指揮官麥克·傑克遜,他命令我們不要同俄羅斯人發生衝突,告訴我們不要去嘗試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負責任。」
  在分析這次事件時,俄羅斯《軍事觀察》網站的一篇文章稱,克拉克下達這一命令應該是基於如下考慮:首先,斯利季奇機場是整個普里什蒂納惟一可以停降大型飛機的機場,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次,如果真的爆發衝突,那也是英國人和俄羅斯人的衝突,和美國人關係不大。這篇文章認為,從職權角度來看,傑克遜實際上是受克拉克指揮的,但傑克遜拒絕執行命令,很可能也是覺得惹禍上身不值得。
  此外,《軍事觀察》網站還稱,俄軍佔領機場後,幾架北約直升機曾試圖在機場上降落,但在俄軍士兵的干擾下,直升機只能選擇飛走。俄羅斯《自由媒體》報稱,當時俄軍一名指揮官還曾對英軍軍官說:「我是否撤退取決於這些俄羅斯士兵,你去問問他們是否願意撤出,他們可是來自那支曾擊敗拿破侖和希特勒的軍隊的士兵。」
  總之,在衝突爆發前的最後一刻,傑克遜的命令將雙方的火藥味吹散。俄軍當時的指揮官扎瓦爾金將軍稱,一名俄軍軍官走到近前向他報告,英軍指揮官弗里爾要求與他會面。在得到扎瓦爾金將軍的首肯後,弗里爾帶著5名英國軍官進入機場與俄方談判。談了半個小時後,幾輛卡車載著一隊塞爾維亞士兵趕到這里,他們的任務是支援俄羅斯人。結果他們剛到這里就與英軍士兵發生口角,雙方火氣都很大,甚至一度拔槍相向。俄英兩方的指揮官連忙將雙方拉開,從而避免了一場衝突。
  此後,俄英雙方繼續談判,最後雙方在接到高層命令後,一致同意共同負責機場防務。在談判的最後,弗里爾又突然提出一個要求,希望自己的士兵可以在機場內宿營。扎瓦爾金將軍就此再次致電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蓋耶夫,後者首先讓扎瓦爾金判斷對方是不是想藉機耍花招,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後,謝爾蓋耶夫下令允許英軍士兵在機場內宿營。於是,機場的一個角落被劃給了英軍。後來,扎瓦爾金將軍曾被問到,英國人當時為什麼一定要駐紮在機場內。扎瓦爾金分析稱,英軍如果駐紮在機場外,可能會遇到襲擊,比如來自塞爾維亞族武裝或阿爾巴尼亞族武裝的襲擊。
  挺進普里什蒂納的行動無疑是一招險棋,扎瓦爾金說:「我們在決策前就知道可能會受攻擊,畢竟我們只有200人,數千人的北約部隊要想消滅我們可謂輕而易舉。當時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也曾讓我分析這種可能性,但我堅持認為,只要我們趕到了機場,塞爾維亞軍隊就一定會來支援我們,我很清楚,這支挨了78天轟炸卻只能糊里糊塗撤出科索沃的部隊心里憋得慌,當他們得知我們佔領機場時必會趕來幫忙。而如果北約部隊向我們進攻,那就等於惹怒整支塞爾維亞軍隊,到時候他們將遭遇他們最不想遇見的地面進攻。」扎瓦爾金稱,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在聽取這番分析後,最終下令出兵。
  而當時抗命的英國將軍傑克遜後來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如果與俄羅斯人開戰,那必須由北約最高委員會決定,而不是由克拉克一個人說了算。我很難想像最高委員會會同意發動這樣的戰爭。而且,我也不希望我的士兵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承擔責任,所以我拒絕了克拉克的命令。」詹姆斯·布蘭特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說:「我們在訓練時都被告知要學會從道德的角度來判斷事情,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與俄羅斯人真的起衝突。」
  事件的結局就是,俄羅斯憑借這一讓北約無奈的既成事實,成功地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國際維和計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