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二戰為獲取研究資料美不擇手段

二戰為獲取研究資料美不擇手段

  日軍在二戰期間的細菌武器研製計劃,引起了進佔日本的美軍的注意。經過與石井四郎等人秘密接觸,美方開出「免受戰爭罪起訴」的價碼,換取了731部隊殘留的部分研究成果。
  美國國家檔案館向公眾開放的絕密文件長達數百頁,令人歎為觀止。這些文件足以揭開杜魯門政府的另一面,它雖高呼人道主義,卻在現實中為了本國的安全不擇手段。美國國務院和軍方所苦惱的,並不是應不應該讓石井四郎等人免於戰犯罪責。它關心的是負責東京審判的國際檢察局掌握了哪些不利於石井等人的證據。對於華盛頓方面的擔憂,佔領軍法務局長卡彭特上校,於1946年7月6日發密電給陸軍部。
  電報中,日本細菌戰用「貝克·威廉」表示,美國用「糖大叔」表示,不瞭解內情的人根本無法看懂其內容。破譯後的電文:「有關石井及其部下的報告和文件,皆是根據匿名信,以及源自傳聞的陳述或道聽途說等撰寫的。法務局針對在中國從事細菌戰項目的眾多人員進行的調查,尚未掌握到足夠的證據。石井的部下尚無一人被指控有戰犯嫌疑,材料上也不存在針對他們的確鑿證據。」
  此後,美國國務院和軍方設立了調查小組。8月2日,該小組提交給華盛頓的草案指出,蘇聯很可能根據其獨自調查,提出旨在將石井作為戰犯起訴的證據,並得出如下結論:「對於美國,日本細菌戰的資料價值,就國家安全而言,遠比起訴『戰犯』重要得多。從日本人那裡得到的細菌戰情報應該掌控在諜報系統之內,而不應該用來作為起訴『戰犯』的證據。」
  圍繞著是否要對石井等人承諾免於起訴的問題,一場曠日持久的交涉尚在進行中,美國生化部隊已派出了調查團。10月28日,愛德溫·希爾博士一行抵達東京。根據後來完成的《希爾報告》所記載,調查得到了麥克阿瑟麾下參謀二部的全面協助。這份報告記述道:「我們獲得的病理標本全無連貫性。有必要將它們根據患者號碼重新存放,並根據標本號碼製作一覽表,然後完成標本目錄。」這8000枚病理標本,正是1943年從中國東北帶回日本的。
  希爾繼續寫道:「這次調查所收集到的事實,對我們迄今為止在該領域的預測大有裨益。這些資料是日本科學家投入巨額資金和大量時間才獲得的,是有關各種細菌感染給人時所需量的情報。這種情報,在對人體實驗有所顧慮的我們的研究室裡是無法獲得的。為獲得這些資料,我們迄今為止所花費的費用是25萬日元。這筆費用,較之這些研究價值,實在微不足道。」
  花費掉的25萬日元意味著什麼?詳細賬目並沒有給出說明。說不定,這就是指美軍從石井等人那裡,購買了包括8000枚病理標本在內的研究成果吧?1948年4月16日,東京審判落下帷幕。美國最終沒有讓法庭來審理731部隊的罪行,成功地得到了前者的研究資料。美方與731部隊成員達成的「九條密約」得以兌現:
  1.(關於日軍細菌戰的)秘密調查報告,僅限於希爾博士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中的美國人,以及石井四郎和約20名研究人員範圍之內。
  2.日本研究人員將受到絕對保護,免於追究戰犯罪責。
  3.報告對蘇聯人絕對保密,僅供給美國人閱讀。
  4.對於蘇聯的起訴以及諸如此類行動,將受到絕對保護。
  5.報告不得向大眾公佈。
  6.注意不得讓研究人員已處於美國保護之下的事實公之於眾。
  7.可允許主要研究人員前往美國。
  8.建立細菌戰實驗室,支付所需經費,可進一步考慮處於美國人領導之下的、與日本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研究。
  9.僅與美國人進行的全面共同研究,將對日本問題產生良好影響。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