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府城三大匾

府城三大匾

府城三大名匾首推台灣首廟天壇的「一」字匾;天壇主祀玉皇上帝,乃是三清所化法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掌管萬天,主宰眾職的群仙。
「一」字匾即懸掛於正殿檐廊之上,只見大筆一揮,留下簡明而又豪邁瀟灑的「一」字,居高臨下俯視眾生~
誠如俗語所說:「千算萬算,不如老天爺一算!」,「一」字是開始,也是結束,如同「天」是浩瀚無窮,也是無止無限的;
「一」字匾喻意「唯天唯大,一以貫之」,天地之間所有的道理盡在其中!「一」字匾頗富意義,匾額四周延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十二句台語押韻的七言詩:
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
任爾通盤都打算、有餘殃慶總難移
盡歸善報無相負、盡歸惡報誰便宜
見善則遷由自主、轉禍為福亦隨時
若猶昧理思為惡、此念初萌天必知
報應分毫終不爽、只爭來早與來遲
此八十四字警醒世人,天理昭彰,善惡有報,誡人切莫為惡,寓有人算不如天算之意。
畢竟千算萬算不如天「一」劃,此「一」代表唯天為大、一以貫之的賞善罰惡基本精神。
天壇「一」字匾未題年代,天壇建廟在清咸豐四年(1854)


第二塊名匾是竹溪寺的「了然世界」
竹溪寺主祀三寶佛,「了然世界」匾額高懸於正殿之上,與佛同在靜靜佇立,讓眾生在寺院安祥的氣氛中有所頓悟。
「了然世界」喻意能夠細觀大千,洞悉萬物,則能達到徹悟真理、明心見性的佛學境界。
唐代文豪白居易詩中所稱「了然此時心,無物可譬喻」一語,頗有「四大皆空」的感受,亦即「大徹大悟竟了無」的情境!
竹溪寺的「了然世界」亦未題年代


最後一塊名匾即是台灣府城隍廟的 「爾來了」
台灣府城隍廟主祀城隍爺,乃是主管人間善惡禍福、綜理陰陽幽明的神祇;也是世俗行政系統的反映,具有陰廟的風格與氣氛。
廟中也呈現官府衙門的氣勢,黑底金字、粗獷有力的「爾來了」匾額迎門高懸,正好符合「黑心的人進得了衙門,黑心的人進不了廟門」的俗諺,
彷彿訴說著:「你來了,又有幾個能逃!」
府城隍廟的「爾來了」是清康熙36年(1697)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