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實力是職場的“防彈衣”!

實力是職場的“防彈衣”!

一、確立職業規劃,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三、掌握溝通的藝術,四、不斷學習的能力,五、學會做人 ,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裁員風暴,席捲全球!保住自己的工作、確保不炒魷魚,已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第一要務。很多職場人都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但是一旦自己所在公司出現突然變故就會把職業規劃全盤打亂。有的公司上午給出裁員通知,下午就讓走人,連讓人琢磨的時間都不給,使員工一下子不得不為生計發愁。

    現在,很多職場人士已經認識到,職場競爭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學歷和文憑等硬實力比拼,為此,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開始將目光投向更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軟實力”比拼中去。與此同時,不少業界專家和企業高管也表示,職場“軟實力”已成為評價個人非常重要的標準,同時他們也承認,在平時的工作聚會或者公司年會上,擁有一技之長的員工,比如有的員工歌唱得特別好,往往能吸引眾人的眼球,甚至引起高層的關注,從而獲得更多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青睞。

    由於軟實力的培訓一般都由專業人士任教,因此培訓費用相對也較高。如舞蹈培訓班,15天的課程,標價通常都在千元以上;廚藝、歌藝等才藝班的培訓費用也多在幾百上千元。對此“行情”,白領們基本還是可以接受的。不少白領還表示:“如果能讓自己在短時間內多掌握一門技能,並在同事聚會或公司年會上獲得良好的印象分,那麼這筆錢花得還是很值得的。”

    看到越來越多有“特長”者受到領導特別關照及褒獎,有人提出,不久的將來,職場將迎來軟實力較量時代。和以往不同,這裡所說的軟實力不是指家庭背景、裙帶關係,而是指除了本職工作以外,能夠切實給公司和單位帶來利益和好處的個人素質和能力。軟實力的內容沒有定式,一切依實際需要而定。

    顯而易見,一名具有當代意識的職場人士,不會再把工作以外的“特長”當作旁門左道,也不會把花在學習“特長”上的時間看作是浪費光陰。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只要有軟實力就夠了,而是說在你的本職工作做得和別人一樣好的情況下,軟實力就成了一道“選做題”,做好了,同樣能多掙不少分。

    目前,花近千元參加幾天課程,提升發音技巧,在K歌時一鳴驚人;學幾個有趣的小魔術,在公司年會時露一手……已然成為現代職場人士為應對職場各種“突發事件”必要學好的技能之一。記者在招聘會上也發現,求職者有特長已成為不少用人單位的要求。比如唱歌、跳舞、打球、喝酒……這些與所招崗位完全不相關的特長,正在成為用人單位篩選人才必不可少的條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