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不可思議!10年後熱門職業

不可思議!10年後熱門職業

不可思議!10年後熱門職業

2017年,當「八年級生」進入職場時,等待他們的會是何種新職業?劉威麟用創投業者的「預見力」,勾勒出一幅超乎想像的未來樣貌。



撰文 / 林郡妙



       10年前,神燈巨人給我兩個選擇,一是送我5,000萬元現金,二是讓我坐時光機到『10年後』,給我5分鐘時間四處逛逛。我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坐時光機去一瞧究竟」趨勢創投觀察家劉威麟在其著作《搶先佈局十年後》這麼寫著。

  為什麼選擇搭時光機到未來?他寫道:「我所看到的每一條『未來資訊』都可能價值連城,因為我已經窺見先機,在別人還沒注意到或還沒十足把握的時候,『搶先佈局』開始投資。」

  劉威麟這本「半科幻」的新書一推出後,立刻引來不小的討論,書中所描述的是從今年算起的10年後——2017年的樣貌,他大膽預測屆時全球的8大趨勢、以及應運而生的96種新職業,幾乎是眾人想都沒想過的情節,然而有些現象與商機,確實已慢慢在發酵中。

發燒星光幫1:全球運籌

  2017年究竟是怎樣不可思議的世界?劉威麟透過書中虛擬的兩個人物——年輕創投家「我」與科學家「教授」的對話,道出2017年的世界景象——2017年,「全球化」已經成為落伍的名詞,因為沒有一個企業不全球化、在五大洲設立辦公室,而且用「平行辦公室」取代了「企業總部」。主管一個月換一個辦公地點,上班族習於當空中飛人,「家」的定義徹底改變,「遠距家庭」的誕生將引爆「遠距商品」的熱潮。應運而生的新職業包括:

1. 讓跨國「遠距辦公室」更有效率的影像電話軟體、員工績效軟體、教育訓練系統的獨立訓練顧問師。
2. 懂得怎樣利用新科技,讓全球貨運更流暢的快遞系統專家。
3. 讓人們不致為分隔兩地而難過的遠距商品發明者(例如遠距烘焙機)與網路心理治療師。
4. 擁有甜美嗓音、親切外型和中英日文能力的視訊電話超級客服人員。

發燒星光幫2:消費電子

  2017年,手機不再只是手機,而是「超級手機」,功能多到你完全無法想像,每人的手機平均壽命只使用半年,手機廠一年要推出500種以上形狀、功能各異的手機,才能因應超多分眾族群的需求。應運而生的新職業有:

1. 能掌握至少全球三大洲流行趨勢、設計出讓最多國家流行的手機工業設計師,以及「美感型零組件」工程師。
2. 利用手機發明新遊戲的遊戲設計師。
3. 用語音輸入取代手寫輸入、用手機取代筆的電子筆發明家。
4. 手機成為主要付款工具,需要熟悉聲紋技術,擅長以生物特性認證的「生物資訊工程師」。
5. 利用心理因素讓人對科技產品上癮的心理分析師、腦神經分析師。
6. 能將時尚品牌與消費電子結合的商務策略家。

發燒星光幫3:中國文化

  2017年,全球主要語言仍然是英語,但「中國價值觀」將會興起,與歐美價值觀形成兩強之爭。中國從飲食到審美觀,將攻占全球市場,與西方文化揉合成一種「新地球文化」。中國不再只向全球販賣「made in China」的無品牌加工製造品,它也開始出現品牌,甚至「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個特大品牌。由此衍生的新職業為:

1. 能拍出好萊塢式電影、又能引起中國人共鳴的新世代電影導演、電影後製人員。
2. 精通中國歷史,並且應用到現代商學的企業管理顧問師。
3. 能有效的以拼音,將困難的中文系統教授給外國人的中文老師。
4. 發揮中國菜特色、移轉至國外大規模展店的新式中國菜快餐連鎖。

發燒星光幫4:零售通路

  未來「消費者預測軟體」將成為繼ERP、CRM、SCM與互動軟體之後,最流行的企業軟體。為精確掌握購買行為,不但消費者在商場的一舉一動會被紀錄下來,甚至發明大腦晶片,自動搜集消費者的大腦脈動,幫助商場研究如何刺激購買慾。因此2017年當紅職業包括:

1. 能寫出更好的消費者預測軟體的運算法設計家。
2. 運用消費者預測軟體、資料採礦軟體的商品策略分析師。
3. 瞭解購物習慣、實體通路賣場經驗豐的資深大賣場工作人員。

發燒星光幫5:面板影像

  未來面板將取代傳統看板,城市到處都是面板氾濫,城市人被迫時時「看電視」。甚至書本與報章雜誌也不再用紙張,而採用相當便宜的「可撓式面板」(A4大小的電子紙),只比白紙略厚,製造面板幾乎就像印報紙一樣簡單。應運而生的新職業有:

1. 設計可撓式面板的面板業電機工程師。
2. 利用面板來裝潢建築的新世代室內空間設計師。
3. 城市面板影像氾濫下,能設計出讓行人看一眼就被吸引的5秒廣告設計家。
4. 影像需求大增下,專門搜購影片的影像投資家。
5. 能將沒價值的「平民影片」重新改編的專業包裝VJ。

發燒星光幫6:虛擬經濟

  2017年,網路遊戲的規模已大到可以開闢另一個地球。虛擬世界的錢幣,將如同實體貨幣般,有匯率與交易機制,甚至吸引實體證券公司發行股票與衍生性金融。而且,翻譯軟體的成熟,將使虛擬世界不復存在跨國語言障礙。而Web 2.0也將演進到Web3.0,個人製作的小東西,透過網路眾志成城的方式,不斷添加新元素,最後變成龐然巨構;所有最紅火的內容,幾乎都靠這種方式產生。因此當紅職業將包括:

1. 以玩遊戲與鑑賞遊戲為一生志業的遊戲軟體測試員。
2. 在虛擬世界經濟活動中,研發新金融商品的金融產品設計師。
3. 發明最順暢的語言翻譯軟體的翻譯員。
4. 為Web 3.0所流傳的作品進行加值的後跟創業家。

發燒星光幫7:保安防毒

  2017年,各種產業皆可畫分為二,一半是「產業」,一半則是「保護此產業的產業」。新產品中也只有一半是看得到的實品,另一半是隱藏起來的、在後面默默的「防禦」。由於世界變得四處是「毒」,保安防毒變為最「Hot」的趨勢,隨之走紅的新職業如:

1. 能發明比指紋辨識、PK密碼系統更滴水不漏的安全科技專家。
2. 能讓監控攝影機更聰明地分析影像的軟體工程師。
3. 能從大批數字、圖片與資料中招出危險訊號的資料採礦專才。
4. 可在網路上執行任務、深知駭客行徑的網路警察。
5. 精通垃圾信件防禦機制的垃圾信專家。

發燒星光幫8:永續產業

  劉威麟預測,醫療與環保這兩個涉及人類生命的「永續產業」,將成為2017年最大的產業。預防醫學、人體晶片、生技美容、殘障者的生技電子輔具,都會出現長足的進步。而「環保策略長」也將成為企業的要角。

  劉威麟在書中提到的8大趨勢,包括:全球工作型態的遽變、消費電子產品的推陳出新、中國文化熱、面板世界的到來、虛擬世界的強大、保安防毒產業的興起、零售業的變革、生技與再生能源的發燒等,大多與科技脫不了關係。

  劉威麟認為,要談未來,絕不可遺漏的線索就是科技。不管過去還是未來,科技都是主導世界的關鍵,而未來的新興人才,也大多是因應新科技所產生的。

從科技創投培養「預見力」

  和專門投資已上市股票的投信投顧不同,劉威麟從事的創投業,投資標的是未上市、還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他說:「創投看的是一家公司的未來性,一次就要預測往後7∼10年的發展。」工作的訓練,讓劉威麟在某種程度上,培養出對未來的「預見力」。他認為要提早窺知未來,前提是先有一顆「關注科技變化、尊敬未來」的心。

  科技的不斷創新,讓人相信沒有什麼事情是改變不了的,卻也讓人們徬徨,猜不準下一刻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劉威麟認為,除了隨時留意科技的演變,「尊敬未來的不確定性」是必要的。

  劉威麟口中的「尊敬」,是要大家別排斥改變。若抱著正面欣賞的態度,隨時做好迎接未來的心理準備,面對未來就不會惶恐。

  劉威麟強調,未來的蛛絲馬跡,其實都存在於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媒體、觀察家、科技大老的分析與預言,只能當作參考、不可盲從,否則當你投入一個大家都說熱門的產業時,極有可能景氣已過熱,開始要走下坡了。

寄希望於八年級生

  2017年,台灣換成「八年級生」上場。劉威麟認為,八年級生從小生長在沒有壓抑的環境裡,接受的是雙語教育,而且台灣人比起其他國家,國族意識向來不高,不但能迎合中國文化熱潮,也足以應付廣大的英語市場。10年後,第一批八年級生正值初投入職場的26歲,他們將是全球企業最愛雇用的人才。

  但劉威麟說,現在台灣人要克服的不是語言問題,而是國際視野不足。他舉例,他近來為自己創立的網路公司物色人才,需要的員工只有區區幾人,卻找得很辛苦。因為,他要做的是台灣第一個到國外開設的網站,需要瞭解國外情勢的國際化人才,但前來面談的人,往往連國際大事都渾然不知。

  「台灣人要把視野放到小島以外的世界。」劉威麟說,國際化不光是學習英文,對於國際情勢更要關心,有深度的國際人才,是未來真正的人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