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胡志明

胡志明

胡志明
Hồ Chí Minh



第1任越南國家主席
任期
1946年3月2日 – 1969年9月2日

--------------------------------------------------------------------------------

第1任越南總理
任期
1946年3月2日 – 1955年9月20日

--------------------------------------------------------------------------------

出生 1890年5月19日

越南乂安省南檀縣金蓮村
逝世 1969年09月02日 (79歲)

政黨 越南勞動黨



胡志明於1961年遊中國灕江時的留影

胡志明(越南文:Hồ Chí Minh,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是越南共產主義革命家,曾擔任越南勞動黨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和越南政府總理。

生平

家世
胡志明生於越南乂安省南檀縣金蓮村的一個學者家庭。幼年時名阮生恭(Nguyễn Sinh Cung),青年時名阮必成(Nguyễn Tất Thành)和阮愛國(Nguyễn Ái Quốc);在中國時曾用名李瑞(Lý Thụy);1943年方定名為胡志明。胡志明的父親阮生輝考中副榜,以教書維生,擔任過官職,後遷至越南南部當漢醫,因此家學淵源,胡志明本人的漢語說得極為流利,僅略帶廣東口音。

革命生涯
胡志明15歲在順化國立學校讀書時,已經參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動,1911年初,他輟學到潘切,在育青私立學校當教師。1911年底,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國聯合運輸公司的商輪「拉都舍·特萊維勒都督」號上當廚師助手。1912年以海員身份出國,遍歷法國、英國、美國、德國、阿爾及利亞與剛果等。

1919年初,凡爾賽會議召開時,胡志明取名阮愛國,代表在法國的越南愛國者,向各國代表團遞交了一份備忘錄,提出了著名的各民族權利的八項要求。要求法國政府承認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決權。但是,巴黎和會側重在處理歐洲的民族自決,並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為此胡志明1920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30年於香港組建越南共產黨(後用名有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勞動黨)。1931年6月在香港被港英政府逮捕,關押於中環域多利監獄,等候押返越南後由法國政府處置。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胡志明化名胡光到中國廣西桂林等地區,1940年9月日本佔領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2月8日,胡志明回到高平省北坡,取名秋翁,擔任越南獨立同盟會主席。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國去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聯繫,剛到廣西省靖西縣就被地方政府逮捕,在廣西各地13個縣的18個監獄裏被監禁了13個月,期間他寫了一百多首詩,以後以《獄中日記》發表。經中國共產黨營救,國民政府於1943年9月10日釋放;1945年領導八月革命成功,並於同年9月2日於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

領導北越
1946年3月舉行的越南第一屆國會一致推選胡志明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兼政府總理。1951年2月舉行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越南勞動黨,胡志明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此後,胡志明作為越南黨政領袖,在中國顧問的軍事指揮協助下,於1954年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後又發動「抗美救國戰爭」(出於支持民族獨立而援助這場戰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抗美援越戰爭」),攻擊南越的非共政權,但在美國日益介入印度支那問題以後,北越向中國求援,反敗為勝,最終打贏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因心臟病逝世,享年79歲。他的遺體經防腐技術被保存在由中國提供的水晶棺內,一直至今。胡志明逝世以後的1975年,北越軍隊攻佔南越,完成越南的統一;南越原首都西貢市也為紀念胡志明而改名為胡志明市。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