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巴拉頓湖戰役

巴拉頓湖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的一部分



1945年3月,巴拉頓湖攻勢中的德軍單位
日期: 1945年3月6日—3月16日
地點: 匈牙利巴拉頓湖
結果: 蘇聯獲勝
參戰方
德國
匈牙利王國  蘇聯
保加利亞王國
指揮官
澤普·迪特里希
赫爾曼·巴爾克
安齊里斯
路德維希·屈布勒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費奧多爾·托爾布欣
兵力
148,000人
900輛軍車 465,000人
傷亡
14,818人 32,899人

春季覺醒行動(德語:Unternehmen Frühlingserwachen,1945年3月6日—1945年 3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後一次大型攻勢計劃,這次攻勢,亦被稱為巴拉頓湖攻勢是德軍從1945年3月6日秘密發起的,德軍在東部戰線的匈牙利接近巴拉頓湖實施進攻,這地區包括了一些油田,是納粹德國最後的石油供應區。

春季覺醒行動中,一些參戰部隊是西方戰線的突出部之役中戰敗撤下來的部隊包括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

參戰部隊
軸心軍:

德國南方集團軍部隊
德國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 - 包括第1阿道夫·希特拉警衛旗隊裝甲師
德國第2裝甲軍團
德國第6軍團
匈牙利第3軍團
德國E集團軍部隊
德國人全部7支黨衛軍有6支投入還有4個裝甲師,占所有德國可以作戰的裝甲師數量25%

蘇軍:

烏克蘭第3方面軍部隊
第4親衛坦克軍團
第6親衛坦克軍團
第9親衛軍團
第26軍團
第27軍團
第46軍團
第57軍團
方面軍預備隊
保加利亞第1軍團

德軍的計劃



德軍的進攻計劃

德軍攻擊費奧多爾·托爾布欣的烏克蘭第三方面軍的計劃是頗具野心的,澤普·迪特里希上將指揮的德國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負責德軍最初猛烈的進攻,他們由巴拉頓湖北面廣闊戰線展開進攻,通過蘇軍第27軍的防線及前進至多瑙河,之後一部份部隊將轉向北面組成北面矛頭,北面矛頭將擊潰蘇軍第6近衛坦克軍及沿多瑙河收復布達佩斯,該城在1945年2月13日失陷;另一部份的武裝黨衛隊第6裝甲軍團轉向南面以組成南面矛頭,沿莎爾必茲運河前進及與德軍E集團軍部隊會合,E集團軍經莫哈奇展開進攻,向北前進及與南下的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會師,如果成功,他們將包圍蘇軍第26軍及第57軍。

德國第6軍團將牽制蘇軍第26軍,同時德國第2裝甲軍團從巴拉頓湖南面向卡波斯瓦前進及牽制蘇軍第57軍,匈牙利第3軍團將守衛進攻北翼及布達佩斯西面地區。

德軍的進攻
根據計劃,進攻行動在1945年3月6日開始,由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首先發起進攻,前鋒部隊包括精銳單位如納粹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拉的私人單位,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拉警衛旗隊裝甲師,雖然滿佈泥濘,德軍的進攻仍然有效及令蘇軍大感意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能獲得如此進展實屬令人欽佩。

不過,當蘇軍發現精銳的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單位參與進攻後,他們十分認真的組織防禦,以阻止德軍的進攻。

但是,到3月14日,春季醒覺行動已經變得難以成功,當時,約瑟夫·戈培爾在他的日記中說進攻已經失敗,武裝黨衛隊第6裝甲軍團的進攻目標難以達到,第2裝甲軍團在巴拉頓湖南面的進攻也沒有成功,在側翼與由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軍的E集團軍,亦沒有到達莫哈奇。

蘇軍反攻及之後的行動



蘇軍的反攻

3月16日,蘇軍發起全面反攻,二十四小時內,德軍就被逐回到春季醒覺行動發起前的戰線[1]。

3月22日,由於傷亡慘重及剩下的裝甲車輛數量不多,剩下的德軍開始從匈牙利撤退,而蘇軍則繼續反攻。

3月30日,蘇軍烏克蘭第三方面軍越過匈牙利邊境進入奧地利。

4月4日,在維也納地區的澤普·迪特里希的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已在城市內修築了防禦工事,以對抗蘇軍對維也納的進攻,已經包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包括蘇軍第4親衛坦克軍、第6親衛坦克軍、第9親衛軍及第46軍。

4月15日,殘餘的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正在維也納以北,它正在面對蘇軍第9親衛軍及第46軍,當時維也納戰役已經結束,該城在4月13日落入蘇軍手中。

同時,殘餘的第6軍團在格拉茨以北,它正在面對蘇軍第26軍及第27軍。

殘餘的第2裝甲軍團在格拉茨以南的馬裡博爾,它正在面對蘇軍第57軍及保加利亞第1軍團,從4月25日至5月4日,第2裝甲軍團在瑙吉考尼察附近遭到這2支敵軍的殺戮。

從4月16日至4月25日,匈牙利第3軍團從布達佩斯向西被擊退大約40公哩,攻擊它的蘇軍第46軍從布拉提斯拉瓦開向維也納。

一些匈牙利戰鬥單位在布達佩斯陷落時仍然存在,在春季醒覺行動後蘇軍反攻時跟隨德軍撤退,其中阿爾帕德步兵師仍然被配屬在第2裝甲軍團直到4月30日。

總結



受傷的德軍

幾乎不可避免地,春季醒覺行動對德軍來說是完全失敗,雖然行動在初期有一些勝利,該行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突顯出阿道夫·希特拉缺乏軍事判斷能力的一個典型例子,其主要缺點是野心太大,德軍不但要奪回布達佩斯,更要防守巴拉頓湖南面的瑙吉考尼察油田,加上希特拉希望德軍的攻勢能將烏克蘭第三方面軍趕回到多瑙河及澈底摧毀蘇聯羅狄翁·馬林諾夫茨基元帥繼續在匈牙利發動進攻的能力。

希特拉的高級軍事指揮官認為參加春季醒覺行動的精銳部隊及大量裝備和物資應可以更好地被利用,他們強烈要求希特拉將它們用於保衛德國本土,但是希特拉堅持在沒有空中支援或沒有足夠燃料情況下追求他澈底消滅蘇聯南方/烏克蘭方向的整個力量,為了支援這次進攻,大量運送兵員及坦克的火車從萊茵河開往匈牙利。

從戰略上來說,春季醒覺行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沒有什麼影響,從戰術上,該行動顯示德軍的戰鬥素質不復存在,蘇軍發起全面反攻的二十四小時內,德軍就被逐回到春季醒覺行動發起前的戰線。

臂章命令
這次潰敗帶來最出名是之後聲名狼藉的臂章命令,這個命令是希特拉發給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司令,著名的澤普·迪特里希,命令被發出是證明武裝親衛隊第6裝甲軍團及更重要是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拉警衛旗隊裝甲師,已經令他非常失望,希特拉說:「部隊在需要情況下沒有盡力戰鬥。」[2],作為恥辱的憑證,參戰單位被命令除下他們的佩戴的阿道夫·希特拉臂章(German: armband),在戰場,迪特里希對阿道夫·希特拉的命令非常討厭及沒有將命令下達到自己指揮的部隊之中。


現時的蘇軍紀念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