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

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

洛克希德MC-130系列是在聞名於世的C-130“力士型”運輸機基礎上應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要求而發展的一種用於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飛機。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專用於執行隱蔽滲透、空降偵查、掩護撤離、支援地面特種部隊作戰以及為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直升機/轉翼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援。而更為特別的是,利用特殊的“富爾頓”回收裝備(Fulton ARS),該型機還可以在不降落的情況下對地面人員(如被擊落的空軍飛行員)或物資實施空中回收救援,令其絕境逢生。

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包括MC-130E“戰鬥爪”I、MC-130H“戰鬥爪”II、MC-130W“戰鬥矛”、MC-130P“戰鬥影”、MC-130J“戰鬥影”II以及YMC-130H等型號,其中部分機型安裝了“富爾頓”回收裝置。在美軍參與的歷次作戰行動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MC-130E“戰鬥爪”

MC-130E“戰鬥爪”是美國洛克希德航空服務公司(LAS)於1964年12月至1967年1月間在C-130運輸機基礎上改進研製的。負責特種作戰任務的飛機的改裝和維護的美國空軍“大狩獵旅行”(Big Safari)項目辦公室為這一改進計劃提供了方案研究與評估。為此,洛克希德製訂了名為“薄片”(Thin Slice)的研究計劃,通過現有的試驗平台驗證一種能夠在東南亞地區低空域實施特種滲透作戰的飛機的作戰能力。


特別改裝的C-123B Duck Hook

1964年,洛克希德為“釣鴨行動”(Duck Hook)專門改裝了6架C-123B“供應者”運輸機用來執行攻擊北越地面運輸車隊和噴灑落葉劑一類的“非常規作戰任務” 。不過,美軍在作戰過程中發現C-123B在特種作戰中表現的並不理想,因此改為採用在C-130基本型基礎上將最大有效載重提高到20412千克、航程也進一步增加的C-130E戰術運輸機。1966年8月,4架C-130E完成了加裝特種作戰裝備的改裝後,SOG(美軍越戰秘密特種部隊)於1965年提出追加改裝14架C-130E的需求。在這批飛機裡,除了第一架沒有接受特種改裝外,其餘飛機都以每月改裝3架的速度加裝了“富爾頓”回收系統,這也使得位於機首的巨大整流罩成為MC -130E的最主要識別特徵。


MC-130E 64-0567,注意機鼻的“富爾頓”觸桿


張開後

“富爾頓”回收系統安裝在機鼻,具有左右張開45度的觸桿(即專用起重臂)。實際使用中,由帶懸吊裝置的專用飛行服、小型系留氣球、尼龍繩、壓縮氫氣瓶等組成的裝備袋在回收區域上空由機組人員投放地面,待援人員找到裝備袋後穿上有懸吊裝置的服裝,用氫氣給氣球充氣,並使氣球上升到150米高度。低空飛過的C-123B機鼻觸桿捕獲氣球下的尼龍繩索。捕獲成功後氣球被脫離,人被用力往上一拉,大約可升高到100米,以避開周圍的障礙物。被救人員或物品用絞車提升到飛機上後,繩索被固定或收回貨艙內。如果捕獲失敗,從機鼻到翼梢的一根纜繩可以避免氣球纏住螺旋槳。同時,飛機的尾部(包括貨橋和貨艙門)都進行了加固以使用傘投系統實施空降,可以確保飛機在75米的低空以400多千米時速飛行時進行空投。執行低空救援任務時的機組人員為9至11人,其中飛行員2人、領航員2人、隨機工程師1人、無線電報員1人、電子對抗設備操作員1人、前視紅外系統操作員1人,其餘是空投和起吊人員或物資的人員。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低空地面救援的任務逐漸減少,而飛機上的“富爾頓”回收系統又面臨整體檢修,因此這批飛機上的​​“富爾頓”回收系統均於1998年全部拆除。


“富爾頓”回收系統的早期設計


地面人員放出氣球


捕獲繩索


艙內人員用鉤子把繩索套在絞盤滑輪上


成功收回人員

改裝完成後,所有飛機都被運往南加州格林維爾噴塗上了具有低雷達反射性的塗層,因此飛機重量增加了168公斤,機身表面暗黑與墨綠相間的色彩也使得這批C-130E得到了“黑鳥”的綽號。此後的1966年3月至1967年1月間,這批飛機又被運往安大略加裝了包括電子與紅外探測/對抗裝置和AN/APQ-115導航雷達在內的“釘鉗”電子戰系統。1970年又全部換裝改進型的MOD-70,即AN/APQ-122雷達系統。1977年,這批經過數次改裝的C-130E被正式命名為MC-130E“戰鬥爪”,1984年改為“戰鬥爪”I。飛機分別部署在美國空軍駐沖繩嘉手納基地的353特別行動聯隊第1特戰中隊、駐德萊茵-美因空軍基地的第39特種作戰聯隊第7 特戰行動中隊以及美國本土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的第1特種作戰聯隊第8特戰中隊。1986和1994年,所有14架MC-130E又改裝了包括經升級的導航雷達和增強型電子對抗裝置的MOD-90電子戰系統。1995年又安裝了用於給直升機進行空中加油的空中加油吊艙。


1984年在英國航展上出現的MC-130E “戰鬥爪”I 64-0566

MC-130E“戰鬥爪”I非常適合支援全天候特種作戰部隊的滲透和撤離,同時還可進行地面-空中救援、心理戰、空降和空中偵察行動。除美國空軍裝備使用外,後來又分別交付、埃及、德國和日本等國特種作戰部隊使用。

MC-130H“戰鬥爪”II

1980年4月,第1特種作戰聯隊第8特戰中隊出動了3架EC-130E運輸機和RH-53D特種直升機,運送90名特種作戰部隊士兵到伊朗營救人質。由於情報誤差和氣象條件等因素,任務遭到失敗。美軍計劃在當年底再次執行這樣的任務,但這次打算直接利用美國駐伊朗大使館附近的一個足球場開展行動,任務代號“可靠運動”,因此需要一種具備“超級短距起降”能力的運輸機。



營救人質的藍光行動慘敗




XFC-130H火箭助推起飛


降落時也使用火箭

不過後來,只有一架C-130H完成了上述所有內容的改裝。由於1980年10月29日的一次試飛導致一架飛機墜毀,再加上當時卡特總統競選連任落敗,軍方認為不應當在雷根接任前執行重大軍事行動,改裝計劃和任務計劃突然中止了。而在剩下的兩架飛機中,其中1架更名為YMC-130H用於發展下一代“戰鬥爪”。第一階段的試驗於1981年8月底至11月初之間展開,試驗證明機身強度仍有待改進。1982年6月中旬,第二階段的試驗啟動並一直持續到當年10月。這一階段的試驗意義非凡,不但確定了“戰鬥爪”II的基本配置,還驗證了結構設計、航電系統和作戰裝備的改進效果。



火箭推力太大,在一次降落時開反推火箭機組操作失誤直接把飛機摔散架了

1982年,洛克希德公司得到了12架MC-130H“戰鬥爪”II的訂單。1984年6月,首架“戰鬥爪”II(機身編號83-1212)正式交付美國空軍,1985年又向軍方交付了5架。不過在這批飛機上並未安裝APQ-122導航雷達,而由愛默生電氣公司負責為飛機研製新的地形跟隨/地形迴避(TF/TA)雷達。而事實上後來開發出來的新型雷達狀況連連,一度幾乎讓“戰鬥爪”II瀕臨絕境。好在最終定型的AN/APQ-170(V)8型雷達系統性能優越,儘管還存在著成本高昂和研製進度滯後的問題,但還是於1987年至1989年間陸續裝備到了18架MC-130H“戰鬥爪”II上。1991年6月底,首架具備完整作戰能力的MC-130H“戰鬥爪”II特種作戰飛機進入第8特戰中隊服役,同年夏又陸續交付了3架,到當年底該中隊共裝備了6架MC-130H“戰鬥爪”II。截止到2000年2月,美國空軍共裝備了24架MC-130H,分別部署在美國空軍駐佛羅里達赫爾伯特機場的第15特戰中隊、駐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第1特戰中隊、駐英國米爾登霍爾的第7特戰中隊以及駐新墨西哥州科特蘭空軍基地的第550特戰中隊。


駐英國米爾登霍爾的第7特戰中隊的MC-130H“戰鬥爪”II

由於機身結構和貨艙門得到了加強,再加上航電系統得到了升級,特別是安裝了可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和夜間進行導航的雷達系統,自動化程度也更高,使得MC-130H“戰鬥爪”II特別適合在全天候環境下執行超低空快速投放人員和裝備的任務。

MC-130P“戰鬥影”

MC-130系列的另一個重要改型是MC-130P“戰鬥影”空中指揮/加油機。該型機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裝備美國空軍特種部隊,1996年2月正式命名為MC-130P。

1989年美軍入侵巴拿馬的“正義事業”行動中,MC-130P“戰鬥影”為執行任務的美國陸軍和空軍部隊的直升機提供了空中加油支援。1990年,第9特戰中隊的4架MC-130P“戰鬥影”奉命部署到沙特參與“沙漠風暴”行動,第67特戰中隊的3架則進駐土耳其。海灣戰爭期間,MC-130P“戰鬥影”空中指揮/加油機多次參與重要軍事行動,執行了一系列支援特種部隊滲透、撤離和補給任務中的低空單機/多機加油作業,同時還發揮了一定的空中指揮與控製作用。特別是在夜間作戰行動中,MC-130P“戰鬥影”裝備的具有95度掃描功能的PNVG全景夜視系統大大提高了飛行員獲得夜晚可視信息的有效性。


正在執行空中加油任務的MC-130P“戰鬥影”

目前,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共裝備MC-130P“戰鬥影”23架,分別部署在美國空軍駐佛羅里達艾格林空軍基地的第9特戰中隊、駐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第17特戰中隊以及駐英國米爾登霍爾的第67特戰中隊。此外,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也裝備了4架該型機,全部部署在駐加州莫非特機場的第130救援中隊。


MC-130P機鼻下方有具有95度掃描功能的PNVG全景夜視系統

到了2008年,美國空軍開始為MC-130P“戰鬥影”尋求下一代替代機,這次美國人仍然打算挖掘“力士型”的潛力,後來又在C-130J的基礎上發展出了MC-130J “戰鬥影”II型機。

MC-130J“戰鬥影”II

在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的較早的型號中是沒有考慮隱身性能的。但進入20世紀末以來,非對稱衝突與作戰環境下來自地面防空火力(特別是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的威脅日益增大,執行低空特種作戰任務的飛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威脅。1997年,美國空軍開始提出旨在提高MC-130這樣航速慢、高度低的作戰平台的生存性問題,2006年美國國防部的《四年防禦評估回顧》報告中也提出了增強特種作戰部隊向高危險區域戰略投送過程中的支援能力問題。

首架MC-130J“戰鬥影”II

為此,美國空軍計劃通過在現有機型基礎上進行現代化升級,用37架經改進的MC-130J“戰鬥影”II替換現役的MC-130E和MC-130P。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KC-130J加油機的基礎上,MC-130J加裝了紅外光電傳感器、增強型的貨運系統、改進了空中加油系統和戰鬥搜索/救援裝備。此外,飛機的翼面結構進行了加強,同時在關鍵部位增加了裝甲防護。

2009年10月初,改進工作在洛克希德公司位於佐治亞州的工廠正式展開。首架生產型被命名為HC-130J,其後的10架命名為MC-130J“戰鬥影”II。美國空軍計劃在2011年初接收首架MC-130J空中搜索/救援/加油機。


首架MC-130J“戰鬥影”II在2011年4月完成試飛

MC-130W“戰鬥矛”/“龍矛”

MC-130W“戰鬥矛”特種作戰飛機是為了在反恐作戰中支援“戰鬥爪”和“戰鬥影”而發展的又一改型機。它是在C-130H-2型機身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其主要變化在於安裝了綜合GPS系統、機載綜合導航系統、AN/APN-241彩色氣象/導航雷達、NVG夜視系統、先進威脅探測/自動對抗系統、主動紅外對抗系統以及更先進的通信系統和空中加油系統。通過加裝Mk 32B-902E型吊艙,MC-130W還可以為CV-22“魚鷹”轉翼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援。


2006年首飛中的第一架MC-130W

2006年6月28日,首批12架MC-130W開始加入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現役,部署在駐新墨西哥州的第73特戰中隊。2007年5月正式得名“戰鬥矛”。


AC-27J

2009年5月,美軍計劃發展體積更小的AC-27J來替代漸顯老舊的AC-130“空中砲艇”特種作戰飛機,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現役的25架AC-130的平均服役時間已接近30年。而在新型機還未能正式服役的間歇期,美國空軍計劃採用在現有“戰鬥矛”基礎上進行升級、增強功能和結構改造等方式保持“空中砲艇”部隊的戰鬥力,這就是MC-130W “龍矛”的由來。MC-130W“龍矛”在翼下安裝了250磅的GBU-39型小直徑炸彈,此外還加裝了GBU-44/B“蝰蛇打擊”激光制導炸彈、Mk 44“巨蝮”II型30毫米口徑機砲、精確制導彈藥以及新型的傳感器和通信系統。2010年9月,美國空軍又簽署了價值6100萬美元的合同為8架MC-130W安裝用於精確打擊作戰任務的系統裝備包。2011年2月,首架MC-130W“龍矛”裝備部隊。


MC-130W“龍矛”砲艇機


Mk 44“巨蝮”II型30毫米口徑機砲

“龍矛”從概念提出到裝備部隊只用了18個月,特別是在90天內就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不得不說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該機曾部署到了伊拉克戰場,也曾飛往阿富汗戰場使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