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明代宗朱祁鈺景泰陵之謎

明代宗朱祁鈺景泰陵之謎

  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也有明朝的帝王陵,但建築簡單,規模很小,與十三陵是無法相提並論的。明成祖以後,明朝共有14個皇帝,其中13個葬在昌平,惟一例外的是景泰帝葬在玉泉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原來與當時的政治鬥爭緊密相關。
  明朝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至崇禎帝吊死煤山,共經歷了14個皇帝,但何以昌平只有13座陵墓?人們不禁要問,十三陵外的又一陵在哪裡?查一下明朝的皇帝和對應的陵墓,只有第七代皇帝朱祁鈺沒有葬在昌平,他的陵墓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北麓金山口。《長安客話》記載:「陵前坎窗,樹多白楊及樗。凡諸王公主夭殤者,並葬於金山口,其地與景皇屬。」玉泉山金山口一帶,原本是明朝葬親王、妃子的地方,而景泰帝為什麼也葬在這裡?
  明代宗朱祁鈺是英宗朱祁鎮的弟弟,原本是不會當上皇帝的,卻由於正統十四年(1449)發生了土木之變才僥倖坐上了皇位。明英宗朱祁鎮即位之初,太皇太后張氏(仁宗朱高熾皇后)委託閣臣楊士奇等主持政務,政治尚能維持清明,社會比較安定。太監王振是英宗在東宮為太子時的心腹,為人狡黠,阿諛奉承的套路最為拿手。朱祁鎮年輕貪玩,王振就想方設法讓這位小太子玩得痛快,所以兩人感情十分融洽。正統十年(1145)張太后病死,王振開始為所欲為,趁著英宗貪玩,把軍政大權抓在手裡,代皇帝批答奏章,模仿英宗的口氣任用官員。
  此時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十分強大,新上台的首領也先屢次率軍南侵,明朝連年邊警不斷。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南侵,來勢兇猛,大同守軍出戰失利,塞外的城堡大多陷落。邊報傳到京師,英宗即派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出征抵禦。隨後,在王振的慫恿下,英宗作出了親征的決定。八月十三日,他率軍來到距懷來城僅20里的土木堡,被瓦剌軍追上。被圍兩天之後,王振被亂軍殺死,英宗被俘,明軍損失一大半。這就是史書上說的土木之變。
  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北京,明朝百官一片恐慌。瓦剌繼續南下,並且帶了英宗作為要挾。人心惶惶之際,大臣們提出必須另立皇帝以安定人心,兵部侍郎于謙等請太后正式宣佈讓英宗弟朱祁鈺做皇帝。九月,朱祁鈺正式登上皇位,改元景泰,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也先帶著英宗率大軍直指北京城,于謙等率軍誓死保衛。十月底,也先戰敗,退出塞外。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被釋回京。由於已有皇帝,英宗只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住在南宮。景泰帝為鞏固自己的帝位,廢太子(英宗長子)朱見深為沂王,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一年後,朱見濟病死,皇太子問題又無法確定了。
  景泰八年(1475)正月,景泰帝病重。武清侯石亨、徐有貞等考慮到景泰帝將不久人世,開始策劃讓英宗復辟,以謀求私利。十六日四鼓時分,徐有貞打開長安門放進千餘士兵,然後又把門鎖上,率眾人奔向南宮。黎明,徐有貞等在奉天殿擁立英宗登上帝位。英宗終於在回朝後的第七年復位了。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奪門之變,又叫南宮復辟。英宗即位後,廢景泰帝仍為王,並把這一年改為天順元年。病中的景泰帝被遷到西宮,不久死去,年僅30歲。景泰帝死後,以王爺的規格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金山口,其妃嬪也被賜死殉葬。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恢復景泰帝號,將墓擴修成為皇陵。嘉靖時又改建陵碑,並將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使之符合帝陵規制。自明成祖遷都北京,帝王過世後全部葬於昌平的陵區,惟獨景泰帝因特殊原因葬於玉泉山北麓。
  景泰陵基本具備了同時期皇陵的主體建築和佈局特點。陵區原有宮殿、神廚、神庫、宰牲亭、內官房和碑亭,以及皇陵最重要的恩殿。今景泰陵建築僅存碑亭和恩殿。亭正中豎有一塊石碑,正面書有「恭仁康定景皇帝之陵」九個大字,背面是清乾隆皇帝手書詩一首:「遷都和議斥紛陳,一意于謙任智臣。挾重雖雲祛恫喝,示輕終是薄君親。侄隨見廢子隨棄,弟失其恭兄失仁。宗社未之真是幸,丘明誇語豈為淳。」
  景泰陵因為原來是王陵,規模很小,陵碑比十三陵任何一個陵碑要小得多。碑亭後約20米的隆恩門還算大,然是灰瓦頂。門內的隆恩殿早已不存。早在景泰七年(1456)二月,代宗皇后杭氏死後,三月景泰帝就開始在十三陵的黃寺嶺下修建陵墓。陵還沒有全部修成,英宗就復辟了,景泰帝被廢,他修的陵也自然就沒有用上,英宗以王禮把他及杭氏葬在京西的玉泉山。到成化十一年七月,明憲宗說,他叔父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有功,又追稱為景皇帝,廟號代宗。修繕他生前所建陵墓,稱景泰陵,但最終並沒有將其靈柩遷移過來,所以他的陵墓是一座空墳,地面建築至明末已全部毀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