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梅妻鶴子林逋借隱成名

梅妻鶴子林逋借隱成名

  自古以來,世人都渴望當官,當官福利好啊,就算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貪污六十兩銀子就殺頭,也擋不住洶湧的人流,更不要說是號稱中國古代最富庶的宋朝了。可是,有那麼一群人與眾不同,經常隱身於山林之間,卻獲得了比出仕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名聲,林逋就是這些隱士、高人中的佼佼者。
  在古代,高士的祖先首推許由,當年唐堯年老,聽說許由大名,想要把天子之位相讓,許由不肯,甚至跑到河邊洗耳朵,後來唐堯又找他,許由於是跑到山林當中隱居起來。許由、巢父之輩,和世俗權貴絕少來往,甚至有種鄙視的態度。在之後東晉的陶淵明也是公認的大名士,歸隱田園,晚年因為遭遇火災,家財耗盡,身體又多病,生活難以為繼,一些朝廷官員慕名前來徵召,可陶淵明依然拒絕出仕。就算是饋贈的一些禮物,也全部奉還。
  當然,大多數的所謂歸隱,都不過是個噱頭。像謝安隱居東山,不過是以此要挾朝廷,展現自己的權威,沒他不行。於是東山再起之時,眾人彈冠相慶,讓後人鄙視。就算是唐朝大詩人李白,也算不得正牌的高士。李白雖然好道,寫過很多的遊仙詩,受過道教正式的符菉,可依然渴望紅塵,就算是寫再多的詩篇標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無法掩飾內心對於功名富貴的渴求。當然,也有人說,李白、杜甫之流追求富貴和庸碌之輩當然不同,一個是為了自己的肚皮,大一些為了光宗耀祖,而李白、杜甫卻是為了兼濟天下,致君堯舜。可是,從道德的標準去衡量,依然不能稱為清高,無法成為高士。
  那麼林逋呢,是不是真心歸隱?又用什麼方法使自己竟然成為兩宋第一高士呢?關於林逋是真心歸隱,還是和李白一樣,想找一條出仕的終南捷徑,我們可以從《宋史》和兩宋的一些札記中找到端倪。在宋真宗派人尋訪;林逋之前,《宋史》中有如此文字: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不為章句,也就是從來不寫什麼文章。可以想見林逋和李白、杜甫不同,不喜歡什麼詩詞文章,也不把文學當成自己的追求目標。而林逋恬淡好古,就算是家裡吃飯穿衣很困難,也不會有什麼憂傷悲慼的神色。這點和顏回很像。《論語》中形容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只因顏回的快樂不在於飲食,不在於生活享受,在於對於道的領悟和追求。林逋好古,對世俗的榮耀富貴很不看重,在遊覽江淮之後,隱居於杭州西湖之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沒有主動投靠結交官府權貴的行為,因此受到朝野的一致讚譽。
  可是在宋真宗尋訪天下名士的活動中,林逋獲得的官方評價卻不高,這是為什麼呢?在宋真宗朝,曾經大訪群賢,讓天下州縣都推薦一些隱士高人到朝中為官。朝廷命令杭州知州王濟去尋訪,林逋知道了,主動給了王濟一封書札,文辭之間多用駢偶,講究聲律,王濟看了很不滿意,說:「林逋本是草澤之間的文人,若立志不去結交王侯,那麼文章形式應當依照古風。若是想要出仕,為朝廷所用,那麼言辭要更加誠懇謙遜。可是林逋兩者都沒有做到。」於是王濟僅僅把林逋作為文學之士向宋真宗推薦,宋真宗就沒有大用林逋,僅僅是賞賜一些粟米絲帛,意思意思而已。
  朝廷尋訪的目的很明確,如果對方有志於當官,就應該效忠於朝廷,在言語之中就應該表現作為臣子應守的禮節,對朝廷欽差也應恭敬相待。如果堅決不當官的話,言語之中自然就應該效仿古代高士,明確的表示不願出仕的意思。雖然我們不瞭解林逋書札的具體內容,不過從王濟的評價中也可以瞭解。林逋可能即表示願意出仕,又對自己看得過高,清高自詡,讓前來尋訪的特使很不舒服。從此看,林逋還是有政治志向的,只可惜裝的有些過了。
  王濟的評價,不但沒有讓林逋名譽掃地,反而讓林逋的人氣更旺了。在之後的幾年間,宋真宗還不時的讓一些官員帶一些禮物給林逋,林逋也照單全收。一些朝廷官員也紛紛來拜訪林逋,林逋也邀請他們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朝廷對林逋的重視,為宋真宗贏得了重視人才的美名。林逋也因此提高了身價,一些官員自然慕名來訪,分別之後免不了對同僚吹噓,自己曾經和受到皇帝表彰的高士林逋喝過茶,聊過天。
  當然,要在俗世官場上獲得一些讚譽很簡單,可要是讓一些同樣清高自詡的文人來認同林逋,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林逋有三個舉動為他贏得了美名。
  其一,林逋喜歡養鶴。鶴在中國不同凡鳥,有著崇高的地位。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徵,道教的仙人大都是以仙鶴為座騎;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地位僅次於鳳凰;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古人多將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喻之為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林逋經常坐小舟泛游西湖,當客人來到山莊拜訪,家中童子出來迎接,就打開鶴籠,放出一隻仙鶴,飛翔到雲霄之上,盤旋很久,才回到籠內。林逋在湖中看見,就回家見客了。鶴在江南極為少見,而林逋竟然家蓄兩鶴,又訓練有素,讓世人大為驚歎。
  其二,林逋喜歡梅花。有詩歌《山園小梅》傳世,其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千古流傳的名句。當俗世花朵紛紛凋零之際,唯有園中的梅花獨自開放。淡淡月光之下,梅花若隱若現,樹枝在風中搖曳,梅香隨風而來,又飄然而逝,寫盡梅花之色,梅花之香。而以梅自喻,標榜自身高潔,千古無出其右。宋代是一個文人主政的朝代,歐陽修也好,蘇軾也好,都是政治、文學才華兼備的風流人物,他們對林逋的詩文也是讚不絕口的。林逋一生未娶,無子,自稱「梅妻鶴子」,這份獨特,加深了林逋的神秘感。
  其三,林逋很喜歡寫字,詩歌也寫的極好,可是寫完之後隨手就扔掉了。別人就說:「為什麼不收錄刊印出來流傳後世呢?」林逋說:「我現在隱居山林,不想以詩歌獲得現世名聲,又怎麼會在乎後世之名呢?」不過他的一些門人、子侄,還是把他的詩文搜集起來,流傳到後世的還有幾百篇。
  當林逋少年時,當有志於國政,雖然隱居山林二十年,還是渴望一展抱負。可當朝廷只是以文學之士相待時,林逋從此斷絕了出仕的念頭。宋真宗的幾次慰問,朝廷官員的時常拜訪,加上林逋梅妻鶴子的獨特生活方式,標榜厭棄名利的種種行為,反而讓林逋獲得了遠勝於出仕的美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