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永樂朝的才子們

永樂朝的才子們

  首先的一位名叫楊士奇,江西泰和人,他不是進士出身,建文初被推薦到朝中參加編修《明太祖實錄》,就是參寫明太祖一朝的歷史。朱棣進南京的時候,他就迎附了,被選入翰林院為翰林編修。翰林編修是翰林院裡的一般官員,品級只有七品,在明朝九品官員當中,算是品級比較低的,這一年他三十八歲。
  第二位名叫楊榮,是福建建安人。他是建文二年的進士,此時他當官也不過兩年時間,他原來就是翰林編修。朱棣入南京的時候,就是他跑去告訴朱棣要先去祭朱元璋的陵墓,然後再登極當皇帝,因此得到了朱棣的信任。他原來的名字叫楊子榮,這時候朱棣就給他改名叫楊榮,並且選他入內閣。他比楊士奇小六歲,這一年三十二歲。
  第三位名叫解縉,也是江西人,吉水人。當年三十四歲。他就是民間傳說中鼎鼎有名的解學士。說他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寫詩,還跟當朝丞相鬥過詩。他在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考中進士,選入翰林院,是明太祖最欣賞的才子。不過才子通常有弱點,他這個人有點恃才自傲,說起話來口無遮攔,在朱元璋時代就曾經上過一份萬言書,大膽談到許多當時的弊政,其中就說朱元璋時代,「無幾時不變之法,無一時無罪之人」。不過,朱元璋不僅沒有怪罪他,還說他是個少有的人材,可是他始終也沒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後來朱元璋乾脆讓他回家讀書去了。他正在家讀書的時候,朱元璋死了,他就跑到京城來,結果被人檢舉,說他違反組織紀律,本來安排你在家讀書的,又沒讓你來京城,你這是擅自行動,結果解縉為此受了處分,謫貶到西北的衛所去當了個吏員。後來他托了人情,才又回到朝中,給了他一個在官員中最低的位置叫翰林院待詔,級別只有從九品,按現在的體制大概也就是個副科級吧。正在這時候,朱棣打進南京了,他正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呢,所以他就毫不猶豫地投靠了朱棣。
  跟他一起入閣的還有一個名叫胡廣的人,是他同鄉,也是江西吉水人,也是個才子,比解縉小一歲,是建文二年的狀元,被安排在翰林院當官。朱棣進南京的時候,他和解縉一起迎附了。
關於他們兩個人迎附朱棣,野史中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朱棣進南京的前一天,解縉、胡廣還有一個名叫王艮的和一個名叫吳溥的官員,因為是鄰居,就集中在吳家,談談今年打算。當時解縉十分激動,陳說大義。胡廣也附和他,說要捨生取義,為國赴難。只有王艮什麼也沒說,低頭不語。幾個人說完散了回家,吳家的小兒子就說了:「我胡叔叔要是為國家而死,真是光榮呀!」可是吳溥卻對兒子說:「不會的,他和你解叔叔都不會死的,這裡面只有王叔叔會去殉國的。」他的話音未落,就聽見隔壁傳來胡廣指揮僕人的聲音,說:「外面甚亂,看好家裡的豬。」吳溥於是對兒子說:「一隻豬都捨不得,怎麼會捨生呢?」正在這時候,另一邊的隔壁就傳來哭聲,原來王艮已經自盡了。這個故事並不十分可信。因為有記載說王艮早在朱棣奪位的前一年,就已經去世了。
  第五個人名叫金幼孜,江西新塗人,也是建文二年進士,這一年三十七歲。
  第六個人名叫黃淮,浙江永嘉人。朱棣奪位後迎附,得到信任。入閣時三十六歲。
  第七個人名叫胡儼,江西南昌人,建文初當過和尚,後被薦舉入京,正趕上朱棣進南京,被選入翰林院,進入內閣。七個人當中,他的年齡最大,這一年四十三歲。但是他在內閣的時間也最短,第二年就調離了。他為什麼這麼快就被調離?可能主要還是因為他不大適合這個崗位。他在七人當中年齡最長,為人最謙和,不過史書中記述說他「少戇」,「少戇」,倒不一定是說他傻,很可能是書生氣太重,有點書獃子氣,所以後來朱棣就讓他去國子監當祭酒,就是調到國家大學當校長去了。
  我們這樣一看,就更清楚了。朱棣就是選了這樣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官員,都是三十多歲,大都在建文中才進入官場,在官場中的關係不深,這也正是朱棣選人的標準。這些人主要特點大概有這麼幾點:一是肯定聽話,都是朱棣一手提拔起來的;二是不會去攀附高官,也沒有什麼關係網;三是年輕有精力,有培養前途。你看這其中只有一個胡儼剛過四十,用了一年就不用了。這幾個人,在朱棣身邊,就好像是一個有實權的秘書班子,既不會專權,又確實能夠幹事。
  明朝的內閣,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朝廷行政的中樞機構。這雖然是逐漸形成的,但是在朱棣剛剛要建立內閣的時候,其實他就把內閣的地位定得很高。在他的心目中,內閣的重要性要超過六部,這些內閣官員在朝廷官員中的地位也不在六部尚書之下。這一天,朱棣就在皇宮裡面的右順門召見了這七個選入內閣的官員,當時就對他們幾個人說了:「爾七人朝夕左右,朕嘉爾勤慎,時言之宮中。」又說:「恆情,慎初易,保終難,願共勉焉。」朱棣說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呢?前一句是表揚,說你們成天在我身邊,很盡心,很辛苦,我經常在宮裡表揚你們。第二句的意思是警示,說人之常情,開始時候都會挺好,可是長久下去就不容易了,希望你們能夠跟我常久呀。
  解縉他們幾個一聽朱棣說這樣的話,也就趕緊表態了:「陛下不以臣等淺陋,這麼信任我們,我們怎敢不勉勵圖報?」這話雖然說得有那麼一點拍馬屁的意思,但也確實是他們幾個人的心裡話。像他們幾個這樣低品級的官員,突然之間得到重用,成為皇帝身邊最信任的重要官員,當然會有一步登天的感覺。如果不是朱棣奪位,他們這幾個人要想從現在的級別升到像六部尚書一樣的地位,沒有十幾年以上的工夫就別想,而且還得仕途順利才有可能。現在突然之間享受到了跟六部領導一樣的地位,而且比六部的領導還要得到皇帝的信任,他們當然願意全心全意為朱棣服務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