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玄宗糟糠之妻忘得快

玄宗糟糠之妻忘得快

  一般來說,女性在歷史上的作用非常微弱,尤其是在像玄宗這類英主的光芒下。但帝王與後宮的感情糾葛往往成為歷史舞台上的另條一輔線,即使英武的皇帝也不能例外。於是,某些后妃通過控制和影響有權勢的帝王,在歷史發展中的起到了「點睛」的作用,甚至直接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哪怕是不經意的。尤其在唐朝,婦女相對開放獨立,皇宮中的后妃能夠與宮外的親屬保持密切的接觸,在通常的情況下,她們的近親便不可避免地要捲入宮廷的政治鬥爭之中。
  這裡要特別提到玄宗生命中的4個女人,王皇后、武惠妃、梅妃以及楊貴妃。這4個女人在玄宗身邊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按照三類人的劃分來看:王皇后參與了歷史,最終卻是為歷史潮流所左右的人;梅妃則是典型的女人命運,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之舟,最終死於安史之亂;武惠妃和楊貴妃則是屬於局部改變了歷史的人。無論她們最初的動機如何,爭寵也好,愛情也罷,因為她們的丈夫是大唐天子,她們對丈夫的影響勢必將影響到國家的命運。
  白居易的千古絕唱《長恨歌》,使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膾炙人口,流傳千古。受了藝術作品的影響,後人總以為玄宗是個對愛情十分專一的多情男子。其實,這個風流天子是個典型的好色之徒,不但朝秦暮楚,而且寡恩薄情。糟糠之妻王氏曾與玄宗風雨同舟,雖是患難夫妻,但還是落得個十分悲慘的下場。
  王氏出身於山西望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後。李隆基還是臨淄王的時候,王氏被納為臨淄王妃。當時李隆基一家並不顯赫,在武則天的高壓下,甚至時常有生命危險。王氏一進入李家的大門,便不由自主地捲入了政治的風浪之舟。李隆基與父親一家一度被武則天幽禁,行動不得自由,經濟上也極為拮据。有一次,李隆基過生日,堂堂大唐藩王,竟然家境艱難,無以為賀。還是王氏的父親王仁皎脫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去換了一斗麵,做了一頓湯餅,才勉強為李隆基過了個寒酸的生日。
  在李隆基當上皇帝之前,王氏很好地扮演了賢內助的身份。李隆基計劃剷除韋氏之時,特意把與太平公主商定的計劃告訴了王妃王氏。王氏不免為丈夫擔心,倘若事敗,不僅李隆基性命不保,閤家老小也會牽連受誅。但她深明大義,竭力贊成丈夫的大事,表示願與丈夫共生死。只是想到公公相王年邁,禁受不起這般折騰,便向丈夫提出,不要把這事告訴父王,萬一事敗,以免連累父王,再說假如父王不同意反致走漏消息,壞了大事。李隆基深以為然。夫婦倆又對起事過程的一些環節反覆進行了謀劃討論。這就是《舊唐書》中記載所說:「上將起事,頗預密謀,贊成大業。」王氏超乎一般女人的堅強性格由此可見,李隆基對她的見識顯然是十分看重的。
  李隆基在當藩王的時期,府中除了正妻王氏外,還納有不少美貌的姬妾,相比之下,姿色平常的王妃就不那麼受寵了。但王氏是結髮妻子,李隆基對她一直很是敬重。加上當時李隆基忙於經營政治,女人再如何美貌,在他心目中也都處在次要位置,所以王府中妻妾之間也都相安無事。
  李隆基即位為玄宗後,共過患難的王妃王氏立即被冊立為皇后,王皇后的父親王仁皎進為太僕卿(屬於地位較高但並不重要的職位),兄長王守一擢為尚乘奉御。然而,這並非王皇后好運的開始。玄宗天性風流,生性好色,容貌普通的王皇后必然要面臨色衰愛弛的厄運。即位初幾年,玄宗尚能尊崇皇后,以禮相待,對皇后的外家也頗能優待。皇后的兄長王守一是玄宗推翻太平公主及其黨羽時的密謀者之一,玄宗在未得勢時,便與他交往甚密,後特意將睿宗第七女薛國公主嫁給他為妻,結為至親,並封其為駙馬都尉。皇后的父親王仁皎,累遷至開府儀同三司、國公。不過,王氏家族從未得到任何重要的有權勢的官職。玄宗在任用外戚這方面一直非常小心翼翼(後來當他遇到了楊玉環後,便完全改變了)。甚至他對待自己的親弟兄也是如此,只讓他們擔任有名無實的榮譽性職務。新即位之初,玄宗顯然不希望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來分享他的權力。但到了晚年,他對政務產生了極大的厭倦,反而願意將權力交給親信的人,比如李林甫和安祿山。
  王仁皎病死後,玄宗准許特別優待,想按自己外祖父竇孝湛死時的喪葬規格,為岳父王仁皎修築高達五丈一尺的墳塋。大臣宋璟、蘇頲堅決不同意,勸諫說:「官居一品,墳只高一丈九尺,先朝開國元勳,墳高亦不過三丈許。從前竇太尉墳,已逾越禮制,怎可再蹈前轍?萬望陛下遵守朝廷成制,成全中宮美德。」玄宗這才作罷。但是,婚後多年的王皇后一直沒有生育,隨著後宮妃嬪寵姬越來越多,她愈發受到玄宗的冷落。玄宗早年在潞州任職時曾納一名趙姓娼家女,長得妖冶迷人,能歌善舞,性格溫婉可人,頗得玄宗寵愛。玄宗即位後,冊立趙氏為趙麗妃。此外,後宮中還有皇甫德儀、劉才人、楊妃、錢妃等,經常有十分香艷的一幕:「帝每後宮春宴,使妃嬪各插艷花,親捉粉蝶放之,蝶止者幸焉」。
  天子的多情,也感染了身邊的人。玄宗曾經組織宮女們為邊塞軍士縫製衣服。有個兵士穿上了這批衣服,還在短袍中發現了一首詩,詩曰:「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畜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兵士讀了頗為神往,便將這件事報告了主帥,主帥報告了玄宗。玄宗十分感動,找出了寫詩藏於袍中的宮女,將她嫁給了發現詩的兵士。邊塞士兵聽聞後都十分感動,一時傳為佳話。
  開元二年(714),朝野上下盛傳當今皇帝將廣選民間女子,以充後宮。玄宗聽到風聲後,立即命有關部門準備車牛,將後宮多餘宮女從內朝正殿南面的側門崇明門遣送回家。為此,玄宗還專門下了一道敕旨,表示「往緣太平公主取人入宮,朕以事雖順從,未能拒抑,如今人頗喧嘩,以為朕求聲色,選備掖庭, 見不賢莫若自省,欲止謗莫若自修,改而更張,損之可也。」顯然,這道敕旨是出於平息輿論,表示不求聲色。玄宗的見不賢莫若自省,欲止謗莫若自修這兩句話,表達了他損情抑欲的決心。但實際上,他是熱愛女人的,而且,在挑選女人的眼光上,他極為獨到而挑剔。天子風流好色的這一點,日益顯露了出來。後宮開始不那麼平靜了。
  因為王皇后無子,趙麗妃所生的兒子李瑛被立為太子。之後,皇甫德儀、劉才人也各自喜得貴子。王皇后越來越感到玄宗的冷落,危機感也越來越強烈。這時候,光彩照人的武氏出現了。她一出現,頓時使王皇后由不幸淪入了絕境,趙麗妃等人也由有幸淪入了不幸的行列,色衰愛弛後的厄運一併降臨在這些不幸的女人們身上,甚至由此而禍及已經被立為太子的趙麗妃的兒子李瑛身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