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台灣室內設計風格

台灣室內設計風格

台灣因歷史,政治主導因素造成今天的社會﹑經濟型態本質上不十分穩定的現象,講究短期效益的心態反應在建築和室內設計裏。台灣的室內設計在日據時代就有相的規模,但在二次大戰後,台灣的建築和室內設計即產生斷層,而種斷層包括了歷史潮流上的﹑技術上的﹑與思想的各個層面。

       在1970後期開始,台灣經濟成長有飛快之勢。在社會與商業飛快成長過程中,一般人早已失去傳統的生活方式與價值,又沒時間去瞭解隨著經濟成長而來的西方式生活內涵,使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與室內設計簡化成為一些視覺符號,而失去了原有的本土風貌。
   
  在台灣新生代的設計作品裏反映出台彎當代現實環境的橫斷面及所展現的價值體系。作品受到本土意識的影響,設計重點只偏向傳統視覺語彙的擷取﹑轉化與呈現。除了視覺之外,是否有向的文化體系內涵與傳統該被探索?那如何尋找屬於台灣本土設計風格是值得我們去探究的。

室內設計的本土化

    從精神層面中,我們可從中國傳統的建築空間觀中找出一些方向:本土的設計是以能適應大家族家庭的團聚﹑隱密﹑空氣流通以及與自然相調和等等設計原則所構築的。在莊重嚴肅的氣氛中,使人文的觀點融會於居家之中,調和成為親切﹑舒適且深具文人氣息的理想化的家居設計,使自然與人生成為整體,天人合一的哲理很明顯地呈現了出來。而更廣義的說,本土性可說是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累積出來的,從日常的生活型態中,連結可能的型態要素而成為以地域為主的特色。    而從物質層面而言,則是地域性的材料運用,傳統器物﹑家具的擺設,甚至從當地生活型態中所衍生出來的空間應用皆可視為本土化的精神所在。

本土風格

      在此我們將室內設計以歷史的觀點以及台灣特有的生活型態,來說明本土風格的各種可能性及特點:
  
  一﹑空間意涵與符碼(註一)

      從一般的空間使用的特性來看,可概分為宗教性的﹑經濟性的與社會文化性的空間表徵。從大眾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可觀察到傳統宇宙觀的五行五方的觀念時時左右著生活環境的佈局,大至如台灣鄉間聚落中心的主廟及周圍土地廟的守護;小至如台灣傳統民居中的「廳」,都是宗教衍生出來的生活型態。而早在隋﹑唐時代,對於宅第的一切設施均有嚴格而具體的禮儀制度規範,鬼神觀﹑風水觀及倫理觀這三項因素更使中國傳統民居的空間具有非常固定的性質。而這種獨特性質則規範著居家空間的設置,並成為生活中的家庭社群組合及家族精神中心的角色。    而傳統的經濟型態,也影響著空間的應用,如鄉村聚落中出現的稻埕﹑農場﹑水井﹑漁村﹑礦坑等,都是反映當時農業社會經濟生產方式,表現出來的是人與土地資源之間的一種恆定性的經濟活動。而這類的空間應用若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則由於經濟型態的轉變而漸漸失去了明顯的型態可供追溯。
      
  若從空間生活史的觀念來談,社會性在空間上的表徵該是生活環境轉變的記錄,而透過私人生活史為背景,綜合許多個人的片段與經驗,可幫助我們了解生活環境所顯現的意義。在傳統中,這類空間多是樹下空間﹑井傍空間等,也由於許多個人生活史的記錄,這樣的空間則有著歷史傳承的功能。於現代生活中,這類的空間則可演變為中庭設計,使之成為人們精神的聚合點。

二﹑本土設計風格演變(註二)

      台灣的室內設計業,自光復以來,經過混沌時期先驅前輩們的努力開墾,外來資訊的激發,以及台灣本身的經濟繁榮,約至60年代中期後,民生物資漸豐,人們於衣食溫飽之餘,開始注意到住的品質應可更好,尤其對於日常生活中所處最多的環境----室內空間,更容易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因而開啟了人們對室內空間有設計需要的觀念,也促進台灣室內設計業的漸趨成型。台灣較明確的 "室內設計" 觀念和行業正式出現,這幾乎可以說是高度外來影響下所產生的。而在這之前,類似的美化裝修工作,則是由於本地商業性的自發需求而生。

       台灣初期的室內設計,基本上是一種 "美術設計" 的延伸,而稍後加入了工業設計方面的影響,帶入了部份工業設計的觀念,及包浩斯等國際思潮的樣象,為台灣啟蒙階段的室內設計注入了一股心血力。

       真正影響本土室內設計,從三度空間的角度出發做設計的,應該是來自建築設計方面的影響。就設計的思想、理論來說,建築設計已有相當的歷史和累積的成熟度,而 "美術設計" 方面僅有繪畫上有較豐富的思潮理論可參考研究,其他工藝的歷史、理論則鮮少;至於工業設計更是新興的行業,有關的方法理論,也尚在建立中。所以,就這三者而言,實以建築設計的影響最為深切。

       外來的影響內容與設計思潮、風格的表現,和社會變遷的節奏是有階段性的,台灣室內設計所受外來的影響和風格特質,大約可分為幾個階段:

   1、 "藝術家" 風格,以1950年王水河的 "南夜咖啡室" 為代表。
   2、現代主義影響:以1964年王大閎的 "虹廬" 為代表。
   3、套裝風格:以1973年譚國良 "地中海式" 、 "smith 公館" 為代表。
   4、寓言手法:1985年登琨豔的 "舊情綿綿" 出現後達到高潮。
   5、日本風潮:簡學義 "誠品中山店" 為人所熟知。
   6、多元風格並進:季鐵生 "音樂住宅" 為歷史性的記號。

三﹑樣品屋的設計發展(註三)

    樣品屋,之於台灣建築與室內設計領域而言,始終屬於極其獨特不群的一支。這項由獨特房地現象孕育而生的產物,以其緊口社會脈動的姿態豐富了空間設計思考範疇,也為台灣室內設計史劃下了最標新立異的一頁,並為台灣的室內設計闢出一條不同的路徑。    在民國59年時,由國泰建設率先發軔,由梁敏川設計;而後白宮建設成立,也邀約梁敏川於新完工的大樓中設計一樣品屋,引發極熱烈的回響而成為潮流。民國64年,台北房屋在台中東海花園別墅推出
「全國室內設計名家大展」,由21名設計師設計佈置23戶樣品屋,並「樣品屋」的聲勢推至沸點。而在民國66年,第一個具備今日風貌﹑由「平地起樓閣」的樣品屋正式誕生。

    其風格演變可分為幾個階段:
民國70年以前:整體趨勢不明顯,以幾何圓形分割手法為主要表現示。
民國70~75年:適逢台灣經濟起飛,「新古典」樣式流行,仿希臘、羅馬式,極盡富麗夸示之能事。
民國75年之後:「後現代風格」出現,企圖營造「破屋殘垣」的意象,新鮮感十足。
民國77、78年間:工業轉型,科技意識抬頭,以大量的科技意象語彙   為設計,之後國民所得提高,成就了追求自然、重視休閒的新生活風潮。
         80年代以後:以休閒主題為主,自然質感,簡雅風格成為生活、居家的全新看法。

本土的設計環境與教育

    台灣設計相關教育最大缺陷是缺乏對設計背後思想根源﹑意識型態以及設計與歷史演變之間關係的認識。在日據時代台灣充滿著日本式的建築,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又留下了美式的影子建築。從台灣建築史來看,除廟宇外,找不到屬於台灣本土風貌的建築。我們年輕一輩的設計師拼命學西方,總是形貌相似,卻做不出味道來,在不了解自己與外國有何不同與差異所做出的設計在取向上往往有所偏差,不但造成了整體的混亂感,亦使生活空間品質降低。

       而回歸到設計教育,在現行的體制中並沒有足夠的人文訓練足以支持設計的內涵,就更別說對本土意識的養成了。因此從大環境的觀點來看,教育無疑是支持本土化發揚最佳的工具,若能落實本土思想根源的教育,再來談本土設計手法的應用,這樣才能長久。

當代本土省思

一﹑本土性的生成
       長久以來,台灣的室內設計風格就跟著國外的風尚走,而真正的本土化風格又該是什麼呢?許多人總以為運用傳統的建築手法及家俱飾品就是本土化的表現,但卻忽略了精神層面的實質意義,以至於在實際的應用設計上無法與理論搭配,而流於設計的表面化以致空洞無內涵。

       本土的室內設計可從許多構面下手:諸如傳統的造形﹑質感﹑地域性的材料,甚至風水觀念等,但若能從人文的精神去切入設計,那麼所謂的本土化才有存在的意義。
  
  二﹑教育環境的配合

       本土化的生成與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本土化的實踐更有賴教育功能的發揮。    首先是設計師的專業能力的養成。透過教育的方式讓設計師對本土性的設計有充分的專業,包含人文及社會的修養,以及相關的設計元素的應用等,以其專業的姿態來說服業主對其本土化設計的認同,並站在第一線為本土化的延續做努力。
       而社會大眾對本土的認知也須透過教育,以使大眾對其生活環境產生認同並有著較高的美學素養,讓室內設計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且人人都可設計自己的生活空間,從大眾對本土的關心,應用到室內及公共環境之中,以達真正本土的落實。

三﹑本土風格的發展

       能夠使自己本土的風格成為世界風潮是大眾所期盼的,在室內設計中,我們也希望能有風行世界的潮流出現。以日本而言,其特有的和室空間型態改良後在許多地區就成為設計的新寵,也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的產物。而在傳統與現代的演變中,則須堅守舊有的精粹而立足於傳統,再謀求世界性的發展。

       就台灣本土而言,從台灣的傳統生活型態轉變成世界性風格的可能性或許較小,而從台灣的材料資源來看也較不可能,但若能從居家飾品的應用,藉由科技的手法將之與傳統結合,並以精神面為設計出發,則本土化的國際性流行並非是不可能的。

結論

      設計一如文學﹑音樂﹑繪畫等般,作為整個文化創造活動的一部份,見證著人類社會與經濟的變動。而本土性的設計則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及文化的象徵,失去了這一精神,也就失去了族群的生命力。然而本土化的設計卻不是唯一的,只要把握住自己生活的本質與傳統人文層面,各種現代手法的運用都是可能的;也唯有與時代的多元性與科技性結合,方能使傳統的本土特質永存而歷久彌新。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