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歷史上有沒有西涼國王薛平貴

歷史上有沒有西涼國王薛平貴

  薛平貴,民間傳說中唐朝時期人物,出身貧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拋繡球選其為婿,其後,薛平貴從軍遠赴西涼征戰,輾轉成為西涼國王,回到中原與王寶釧相聚。中國各地有許多關於薛平貴事跡的戲曲劇種廣泛流傳。
  西安武家坡王寶釧寒窯,作為一個古跡,已在多年前修復並對外開放,其中還塑有薛平貴、王寶釧像及紅鬃烈馬。這一古跡的產生,實際上只是出於一種傳說,它是由舊劇《武家坡》-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而來的。但是薛平貴與王寶釧在歷史上並無其人其事,那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說法倒有多種。
  薛、王故事的出現,最早約在唐、宋之際,因此,較多的看法認為它是薛仁貴與迎春故事的演變,因為演薛、王故事的《武家坡》,與演薛、柳故事的《汾河灣》情節十分相似。過去持這一觀點的較普遍,今天也仍大有人在。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薛平貴即是後晉石敬塘,見於近人崇彝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其說云:薛平貴、王寶釧故事,計由花園贈金、綵樓配、三擊掌、探寒窯、平貴別窯、趕三關、武家坡、銀空冊、算糧大登殿為止。石敬塘為後唐李氏婿,又為契丹所立,國號晉,即戲中由西涼歸來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實指長樂老馮道,故薛平貴實乃石敬塘之化名。但考證石敬塘實為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這裡既稱他是李氏婿,不知為何又拉到馮道身上。所以其事雖略有相符,看來卻有穿鑿附會之嫌。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故事系改編來的。今人楊憲益先生在一篇題為《薛平貴故事的來源》的考證文章中說:「薛平貴故事最早流傳於西北民間,頗為人們所喜聞樂道,後來編成戲曲,是為秦腔,而京劇《武家坡》正是由秦腔借來的。故事可能是唐、宋間西北邊疆的產物,而在元代以前只流傳於西北一帶。因此,故事雖不見於元曲,也不會是薛仁貴故事《汾河灣》的翻版;相反倒有可能《汾河灣》是根據《武家坡》改編的。理由是《格林兄弟童話》中,有篇題為《熊皮》的,與此十分相似。
  《熊皮》故事大意是:一個軍士遇到一個妖人給他一張熊皮,叫他7年不得沐浴修飾,此後就可得到極大財富和終身無憂。這軍士後來來到一人家,有三姐妹都非常美麗,但大姐、二姐嫌他醜陋,獨有三妹因他救過她的父親而願意嫁給他。結婚後,這軍士將一枚指環剖分為二,以一半交給妻子作為信物,又出外漫遊。他的妻子穿了敝衣,隨便兩個姐姐如何恥笑,總是安貧守節。7年期滿後,這軍士衣錦榮歸,她們都不認識他;他取出指環認了妻子,大姐、二姐羞愧而死。把這個故事對照《武家坡》中的王氏三姐妹金釧、銀釧、寶釧,由三妹寶釧嫁給薛平貴,婚後平貴投戎直到榮歸,其中情節都相符。至於「熊皮」怎麼會變成薛平貴,楊文認為那是因為在古人的北歐語裡,「熊皮」(Thebearhide)的譯音與「薛平貴」三個字的音完全相符。為此,楊文認為故事必出於一源,它是由歐洲經西域通過回鶻人傳過來的,而當時回鶻在西北地區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
  綜觀以上諸說,來自歐洲之論似乎合情理,但是,《格林兄弟童話》是18世紀初的作品,而薛平貴故事卻在10世紀左右已流傳於中國西北地區。因此,是《童話》取材古中國西北地區民間故事,還是武家坡故事來源於西方,這還是一個疑問。看來,要弄清這一故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還需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