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原始的大儺舞

原始的大儺舞

《大儺》是古代的一種風俗,多為迎神以驅逐疫鬼。儺舞,是在舉行大儺儀式時所跳的舞蹈。它源遠流長,早在《論語·鄉黨》中就有“鄉人儺”的記載,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被稱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萬載縣的儺舞,始於元而盛行于明代初期,以客家地區的潭埠鎮、株潭鎮為主,至今依然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格。2005年 6月,萬載縣派出由95人組成的儺舞隊,參加了在南昌市舉行的、有來自日本、南韓、俄羅斯、巴西等 6國和江西、湖南、雲南、安徽等省共30支儺舞隊1500余人出席的“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在國際儺文化藝術周上,原汁原味、古樸灑脫的萬載儺舞表演,一舉奪得了最高獎“民間藝術表演優秀表演獎”、唯一的“江西儺文化展金獎”和“中外儺藝術展演銀獎”3塊獎牌。同時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萬載儺舞,又稱《跳魈》和《搬案》,除表演驅鬼捉鬼外,還以舞蹈形式來祈求國泰民安、人壽年豐、驅瘟除疫、人丁興旺。萬載儺舞由 24人表演,表演者都必須頭戴面具,身穿古代服裝。面具均由香樟木精雕而成,並都必須請華山教的土師進行“開光”,意為儺神招收陰兵、陰將,這樣,儺神才有靈驗,才能驅妖鎮邪。萬載儺舞面具的設計極富民族傳統色彩,有的目瞪口闊、有的眉清目秀、有的威武雄壯、有的滑稽可笑,給人一種撲朔迷離之美,而臉譜的顏色也各有不同,分紅、綠、黑、白四種。潭埠鎮沙江橋的儺舞面具等藝術品,曾參加省“儺鄉杯”藝術品展覽,還獲得了優秀收藏獎。萬載儺舞的舞蹈動作,簡單古拙,跳時,表演者除手執月斧、干戚等兵器和拂帚、令旗等道具外,步法還十分講究,每前進一步,首先是稍稍提起左腳,然後高提右腳,如此曲折呼喚行進。在跳儺時,每一動作還都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符合“方、圓、扁、仄”的規律。所謂“方”,是指手上動作要方正得體,棱角分明;“圓”是指在轉圈時,只能轉動半步,不能越位;“扁”是在扭動身體時,面向要保持清楚;“仄”是在表演傾斜動作時,要把穩節奏,保持穩定。同時,還要邊舞邊打出各式各樣的手勢(俗稱“拗訣”),以表示驅鬼驅邪。這些特點便形成了萬載儺舞獨特的悠閒、莊重、輕盈、灑脫的風格。

    萬載儺舞共有17個節目,按出場次序為:《開山》、《走地》、《先鋒》、《功曹》、《綠品》、《鮑三娘與花關索》、《楊帥》、《小鬼鑽圈》、《判官捉小鬼》、《上下關比武》、《沙和尚》、《城隍傳旨》、《土地》、《小鬼爬單桿》、《小鬼爬雙桿》、《雷公》、《團將》等。其中,除《先鋒》為文儺外,其餘都是武儺。“文儺”面具清秀,身穿長袍水袖,手持三角令旗,其身份有如古代軍營中的中軍。這17個節目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要算《開山》了,它的狀態是:頭長雙角,怒目圓睜,口長獠牙,左手握鑿,右手執斧,時而斧劈山,時而鑿開路,動靜結合,美妙有趣。中國攝影家協會江西分會曾在美國紐約、洛杉磯等城市展出了這 17個萬載儺舞節目的彩色照片,獲得好評。儺舞的最後一個節目是《團將》,此時,跳儺氣氛達到了高潮,鞭炮聲聲,海螺陣陣,嗩吶吹出曲牌《長牌子》,在打擊樂的配合下,大菩薩(儺神)手執七星寶劍,在萬民傘下不斷起舞,待跳完“七星斗”後,儺舞結束。

    萬載儺舞一直流傳至今,歷代不衰。近年活躍在萬載民間的儺舞隊有 17支,分佈在全縣90%的鄉鎮。客家人居住較多的潭埠鎮的池溪、茵果和株潭的車陂、同勝等村最為活躍。跳儺舞前,要到儺神廟舉行請儺儀式,稱為“出案”。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儺廟大開正門,燃燭鳴炮,鼓樂喧天,由儺首從神龕上請下儺神大菩薩,為其用清水洗臉,更換新帽後,便將大菩薩安放在交椅上,然後再置於神龕前的香案上。過了正月初一,正月初二儺舞隊便抬著儺神一路吹打,前往各村和鄰縣跳儺。供奉儺神的儺神廟,據《萬載縣誌》載,全縣共有 8座,分佈在黃茅、株潭、潭埠、馬步、白良等鄉鎮,由於年久失修,加之“文革”破壞,現保留較為完整的只有“沙橋儺祠”一座,在潭埠鎮的沙江橋,坐西朝北,佔地 2畝多,民間稱“儺廟”。儺舞因 24名鼓樂手,故又稱“二十四戲”。

    萬載儺舞,蜚聲海外,國際儺學研究專家、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東洋文化研究所文學博士田中一成先生,曾專程到萬載潭埠鎮池溪村考察儺舞,參觀了沙江橋的儺廟,觀摩了儺舞表演,並進行了實況錄影。田中一成先生對池溪儺舞隊的表演技藝及保存完好的儺藝術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萬載儺舞,是保存完好不失藝術原貌的民間舞蹈珍品,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田中一成先生還將萬載儺舞收進了他的長篇巨著———《中國巫係演劇研究》一書中。

    台灣“大陸奇觀”攝製組的同胞,也慕名前來萬載,觀看了潭埠池溪的儺舞表演,並將萬載儺舞攝製成風光片,在台灣放映,不但促進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還弘揚了炎黃子孫的民族文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