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有禮走遍天下

有禮走遍天下

禮是什麼?
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號稱五千年文化古國。自古為禮儀之邦,擁有豐富的禮儀文化資產。禮之為用,足以敦厚民德,節制情慾,維繫人心,關係國家制度與社會規範之建立,至為重要。一個現代化國家國民要有怎樣的禮節修養呢?內政部訂定有「國民禮儀範例」,如果您照著範例生活,就是一個有禮的人、有修養的人!

生活禮儀
您一定聽過一朵小花的故事。您想,一朵小小的花,能讓一間充滿塵垢的房子生動明亮,讓一個邋遢的人煥然一新,是不是很神奇呢?
「在日常生活中,您一定覺得怎麼處處有人在管您,這個能做,那個不能做的!」,其實這些叮嚀是希望您留意自己的舉止,時時有一朵小花在心中,多體諒與關懷別人,從小處養成好習慣,成為一個真正受歡迎的人!


食的禮儀
吃飯很簡單,但是如果不注意吃飯的規矩,那麼小至不雅,令人取笑;大至失禮,有失修養了。

食應注意的事項:
進食時姿態應保持端正,使用餐具不宜撞擊出聲。
與長者同席共餐,應讓長者先用。
在公共場所用餐,與同席者談話宜低聲細語,不可喧嘩。
食畢,中餐俟主客道謝後告辭;西餐俟主人起立致意後告辭,如於席間先行離席,須向主人及同席者致意。能做到這樣,您就是一位有禮貌有教養的人!  


衣的禮儀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適當合宜的穿著,除了可加深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外,也是待人的一種禮貌。在今日自由風氣盛行之下,衣著可呈現個人生活品味,然而仍是不同場合之需要而決定適當的穿著,才不致失禮。   

穿衣應注意的事項:
衣著應得體,式樣不宜怪異,並保持整潔、樸素。
參加典禮或重要集會,對服裝有規定者應從其規定。
不可當眾赤身露體或脫鞋襪、更衣。
外出不可穿著睡衣或僅著內衣。
戴帽應合適,衣扣宜扣好,入室需脫帽子及大衣。


住的禮儀
臺灣地區地狹人稠,擁擠的生活空間裡享有居住的安寧是每個人所嚮往的。
認同自己的居所就是認同自己的存在,為共同擁有一個完好的生活空間,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當我們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隨時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社區、社會如同大家庭一般,休戚與共、彼此守望相助、安危相扶持,近鄰勝遠親。
  

住家應注意的事項:
居家環境應保持整潔,廢物不可任意拋棄戶外;公共設施應予愛惜維護。
鄰居應和睦相處守望相助,並遵守住戶規則。
當街過道不曬衣物;屋外停放車輛不可妨礙交通。
收音機、電唱機、電視機及談笑等,聲音不可過高,以免妨礙他人。
入室應先按門鈴或扣門,等候室內回答然後進入 。
鄰居遇有凶喪,不可作樂高歌。


行的禮儀
科技文明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便利的生活,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反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享受交通便捷之樂,同時卻也飽嚐交通紊亂之苦。這部分應歸因於若干民眾漠視交通規則,不遵守行的禮儀的緣故。其實,在「行」的方面,有許多禮儀是我們應該注意也可隨時做到的,只要多留意,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行應注意的事項:
駕車行路應遵守交通規則,如有碰撞情事,亦應態度謙和、平心靜氣合理解決。
搭乘電梯及車、船、飛機,需先出後進,先下後上,對於老弱、婦孺、傷殘、疾病者,宜示禮讓,必要時並予攙扶。
與尊長同行,應在其後方或側後方。
行、坐、站立之一般位次,前大後小,右大左小、內大外小。三人以上,中為尊、次為右,再次為左。
乘坐專機(車、船)時,位高者後上先下,位低者先上後下,並宜依次就坐。
當主人親自駕車時,可不要把主人當成司機,這樣是很不禮貌的喔!


生命禮俗
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都需要經過四個重要關口,也就是出生、成年、結婚、喪葬都有相當隆重的習俗與固定的儀式,我們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承的生命禮俗。

成年禮
現代的成年禮在十八歲舉行,目的在於告知青年男女人生應有的責任與義務。行成年禮時服裝需端莊整潔,典禮簡單隆重。

婚禮
訂婚,閩南語稱「過定」、「送定」,也叫「聘定」、「文定」,是男女雙方準備結婚前的一種公開儀式的表示。在現代社會中,經由訂婚可調適男女雙方彼此的關係,並表示對婚姻的重視。   
結婚由新郎率同媒人選擇良辰吉日,在親友的陪同下前往新娘家或約定之地點迎親,返回後,一般習俗拜天地、祖先,並行交拜禮後送入洞房,即告禮成。  
公證結婚手續簡單,只要在結婚數日前向法院公證處登記,當天直接前往行禮即可。聯合婚禮則需配合政府機關團體的時間,依公開儀式舉行,典禮簡單隆重。
自97年5月23日起結婚雙方當事人須向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才發生效力,結婚登記日即為結婚生效日。

喪禮
人生在世,最令人哀傷、難過的事為喪親,我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國家,因此很早便發展出一套完備的喪禮儀節供死者子孫遵循。喪禮的舉行使個人情感得以抒發,所有的禮節要達成基本的目的有五:
盡哀
喪禮之本質只是一個哀字。喪禮中的啼、哭等動作都是幫助孝子表達、抒發內心的哀慟。
報恩
父母生育子女,從懷胎十月到逐漸長大以後的教養,所費之精神體力難以估計,為人子女應於父母健在時反哺報恩。而為死者守喪亦為孝道之表現。
養生送死有節
人遭逢親喪,就好像從平地跌落山谷,喪禮除幫助子女盡哀外,亦是希望幫助他們慢慢恢復正常生活。因為不以死傷生,哀必須節制,而且是漸進式的,故稱有節。
教孝
喪禮本身就是孝道的一環,他不僅是一場安頓死者體魄與精神的禮儀,更是一場教導活人孝順的社會教育。



人際關係之確認與整合

一個家庭甚或一個社會,如有成員死亡,則這家庭或社會的人際關係便可能需要重新調整與確認。家族以喪服來分親疏,以確認彼此之關係,藉以達到凝聚團結的目的。   

喪禮因各地習俗不同可從其特殊習俗,若亡故者立有遺囑,只要合情合理,亦應從其遺囑辦之。人死了就成為祖先神,一方面脫離現實世界,另一方面進入永恆,其精神與生者同在,故應節哀順變,勿過度悲慟而傷了自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