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北管的歷史

北管的歷史

「北管」是台灣現存的兩大傳統音樂系統之一,自清代中葉以來,北管深入民間且無所不在。
「北管」實際上是一個泛稱,泛指早期傳入台灣,以官話(正音)演唱的各種聲腔與非閩南、客家的漢族音樂,民間則習慣用「北亓」(即「 北的」),與統稱為「南亓」(即「南的」)的南管系統相對。在這種情況下, 北管幾乎網羅了台灣音樂中不屬於「南亓」的所有樂種,其多樣性與複雜性可想 而知。台灣這兩大系統的音樂,在早期確實可以依據形式、內容與風格清楚劃分 ;但是到了後期,南北之間有「交加」(交叉)的現象。這種發展,一方面使北管的名稱定義與範疇更不易明確勾畫,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台灣特有,深厚而頑強的北管文化。

北管涵蓋的範圍雖廣,但可以依據種類的不同,分別從戲曲音樂、器樂與歌 樂三大部份來了解;民間傳統提到北管,則是同時或分別指稱亂彈(亂彈戲)、 正音(正音戲)、福路(福祿)戲、西皮戲、子弟戲、外江戲、大戲、老戲、四 平戲、鑼鼓陣、八音等。

官音的線索
職業亂彈班的演出活動與興衰,缺乏明確的史料記載。雖然呂訴上在《台灣 電影戲劇史》中曾提及有一本《台灣外誌後傳》,在<平海氛記>中有一段記述 ,「荷駐台長官但潑一,若有事務,必問通事何斌……家中造下二座戲台,又使人入內地,買二班官音戲童及戲服,若遇朋友到家,即備酒席看戲或小唱觀玩。 」但文中所言及之「官音」,是指那一個官話系統?是崑曲或是正音?如果是正音?北管是否與它有直接的關係?這項文獻的可靠性如果能夠進一步證實,它可能成為北管最早傳入台灣的有力證據,但截至目前為止,它仍只是一個有意義的線索。「爾後,鄭成功幕僚沈光文,為民眾娛樂,從中國南部招聘戲班到台演出於是江浙、福建泉州、廣東潮州陸續有劇團來台演出。最初的演出中心,是在台灣的縣治台南,漸漸地向南北普及。」(來源同上)這項有關戲班演出的記載,則可以從其它相關資料中,獲得比較確定的證實,但仍無法與北管劃上等號。

實證的材料
台灣現存的北管子弟館閣文物、活動等,是研究北管歷史比較可靠的依據。 從台灣最古老的北管子弟團體──彰化梨春園,開館至今已經近二百年,並且早 在一百多年前子弟就開如學習亂彈來看,北管在台灣發展至少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

業餘班社
從日本治台五年後(1900年)到二次大戰結束(1945年),台灣各地成立許多業餘亂彈班社北管子弟團,分別以社、軒、堂、園、團等為名。各子弟團間曾 為了榮譽、音樂曲目或技巧的競賽(行話「考腹內」)而發生過爭鬥,稱為「拼館」。實際上,只有在堂、社的樂曲、樂器及信奉的戲神有別,其它軒、園之間並無多大不同(北管耆老葉美景先生口述,1996)。二次大戰期間,受戰爭及經 濟不景氣的影響,子弟團沒有成長。以彰化為例,在當時縣治所在地的彰化城附近,四方城門者建有館閣;城南門口有梨春園(全台灣最古老,近二百年歷史)、東門有集樂軒、北門有繹如齋 、西門有月華閣,號稱四大館閣,是彰化子弟學習亂彈的中心;除此之外,根據 林美容的調查,彰化一地共有超過三十個以上的北管子弟團,學習亂彈戲曲音樂。

職業戲班
根據呂訴上、邱坤良等人的研究,最早成立的職業戲班是在日治時期(大正 十二年,1923年),由宜蘭(隘丁)陳火順等人合股成立的「共樂軒」。其後十二年間,共成立了十一個亂彈班(含改組、改名)、一個囝仔班;而二次大戰 期間,同樣也沒有新班成立。此外,從昭和二年(1927年)起,日人在台灣設置 的五州兩廳中,只有花蓮港廳、澎湖廳沒有亂彈班;其中以台南州有九個班最多 。各班的演出天數,除少數班外,一年平均都演出兩百天至三百天,楊神改的「 改良陞班」更是一年演出三百六十五天,亂彈戲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近年來學者的研究,以及相繼展開的各縣市及社區發展史的調查(例如許常惠教授帶領的台中縣1989年、彰化縣1987年音樂調查),也都證實北管廣泛分佈在漢族(閩、客)人民居住的地區,與人民生活關係非常密切。各地館閣分佈的 狀況、活動方式等,充份反映了台灣的移民在拓墾歷史上,族群、地域觀念、經 濟、交通等的發展情形,是研究台灣歷史文化發展重要的一環。

音階
一般來說,扮仙戲的唱腔、鼓吹樂中北曲的部份,多用七聲音階。福路戲、 西皮戲或絲竹樂曲(弦仔譜)多用五聲音階。

拍子
拍子有四種:自由板(散板):節拍自由,例如福路戲中的「彩板」、西皮戲中的「導 板」、鼓吹樂中的「引」類曲牌(如《醉花蔭》、《新水令》等),都是自由板 的曲子。
一板三撩:板是每小節的第一拍,屬於強拍子,撩則是弱拍子上的音。這 種一個強拍三個弱拍的形式,相當於四四拍子。頭手鼓的檀板出現在強拍板上, 每隔三個撩搖一下檀板。
一板一撩:是一個「板」之後接著一個「撩」的二拍子形式。
有板無撩:指連續拍的一拍子形式。

速度
一般用「緊板」、「慢板」、「快板」來區分不同的速度。這三種名詞實際 上也是不同唱腔的名稱;唱腔板式與速度有關,故一般又可拿來分別不同的速度 。

調門
調門是唱奏時,決定調高及宮調系統的方法。北管音樂由於包括的樂種較多 ,定調門的方式也比較多樣:鼓吹樂以主奏樂器嗩吶定調:以嗩吶音孔全閉時的音定為調高,並以該音 名為調名,稱某某管。例如,嗩吶音孔全閉時,若所得的音當做士(La),稱為士管。福路戲曲以主奏樂器椰胡的定絃來定調:將椰胡的兩根弦,調成為合尺( Sol Re),成五度曲調音程定絃。西皮戲曲以主奏樂器京胡的定絃來定調:京胡的兩根絃,調為士工(La Mi),成五度曲調音程定絃。二黃唱腔:調門定為合ㄨ(Sol Re)。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