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修行的探討

修行的探討

轉貼 虛空不空 部落格  作者 後山神手人稱阿山是也 大大!!~

最近常上他部落格看文章,以及討論,跟大家分享他的心得。

一方面也檢討自已的盲點@@!!~


一味---4(上溯空性 下及萬有)

雖然從事各類修行或身心靈成長的人很多,但就整體人口來說畢竟還是少數;而這些少數的人裡,能得到真正轉化和改變的,又屬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其中原因很多,除了人性外,主要是行者對於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並不清楚、沒有一張完整的身心轉化或說修行的藍圖,再來是道聽塗說者、依文解義者多,有實際經驗者少(對於經典和權威的盲從)。



我們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
我們想要追求及過怎樣的生活?
現在的我,跟十年前、五年前、三年前、一年前,除了身體的老化外,有什麼不同?
我們預計: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甚至臨終前,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的身體、心理、情緒、慣性、心靈是否都能有所改變和成長?



這些真的是值得我們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很多人修行,往往將重心放在很高很遠的地方,追求究竟、圓滿、解脫等所謂靈性的成長上面;這沒有什麼不對,只是他們忽略了除了高度外,還有深度,也就是身體和心理層面;尤其是心理層面,這是傳統修行法門比較欠缺的一環,而現代或西方心理學在這部份有不少經驗,值得借鏡。



修行原本是很單純地認識身心現象,然後轉化身心的狀態,有方法、有驗證,是每個人都可以第一人稱去經驗,是可以很科學、很理性的;但不知為什麼卻要搞得神神秘秘,要去塑造出某些大師---只有少數人才能攀上心靈的高峰,其他芸芸眾生只能當個信徒和追隨者。


關於修行,如果要我規劃一條路,給個建議,我會建議:


1.以理性為核心

以當下、經驗、理性為基礎,任何非當下的、非經驗的、非理性的,暫時先放一旁,太多的道聽塗說,只會造成我們觀念的紛歧和負擔,而且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在進入比較深的狀態時,會造成干擾;觀念會影響我們的觀察和體驗,不同的觀念會形成不同的"境",會製造許多不同的問題。

要嘛完全放下道聽塗說的觀念,一切從零開始,重新以自己的經驗,建立屬於自己的身心觀;不然就是博覽群籍、廣泛吸收各家學說,然後整理出一套整合的觀點。



如果以瑜珈七輪論來說,這像徵第四輪,是屬於七輪的中心位置;但很弔詭的,修行是要向上超越理性(上三輪),向下修復或說完整前理性的發展過程(下三輪);上下三輪同屬非理性,所以有些修行的法門要人放下科學、理性的頭腦,而這便是災難的開始:向下沉淪在前理性期的失衡裡,卻以為是在超理性的超脫中。



2.身體層面

一個人的心性修為到哪,別人無法得知,甚至連自己都不容易清楚;但身體狀況如何,我想自己是心知肚明的;有人身體不好,希望藉由打坐來達到健康的目的,這不是不可能,但應該不容易;除非你知道打坐和身體健康的某些關聯性,這中間的因果關係要能聯繫起來,否則你只是在幻想,幻想你做了A,B自然會完成;就像要準備考試,不好好念書,認為去拜文昌君,或是做些觀想(想像自己通過考試的樣子,即通過考試的安排),就能心想事成,真是愚不可及;但是如果去廟裡拜拜、或打坐能讓心靜定下來,讀書更有效率,這未嘗不可(這就是我講的A和B之間的關連性)。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理性的重要,要去思考整個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當然理性無法解決所有事情,也不要要緊抓住理性不放,至少它可以讓我們減少許多愚昧的行為。



這讓我想起一個婆羅門的故事:有個婆羅門的修行者,有些神通,能知道人或動物死後的去處,有一次他發現一隻狗死後直接上了天堂,他覺得很訝異,因為很多人修了半天,也不見得上得了天堂,所以他嚇了一個結論,因為狗是吃大便的,不殺生也不執著於口腹之欲,所以能上天堂;如果我們吃大便,一定也能上天堂,所以他就敎他的追隨者吃大便......


修行界很多這樣的情形。



在身體方面,我們不要求超人一等,但至少要有一般人的水平,如果我們的身體狀況比我們同年齡的朋友還差,那我們等反省檢討:
飲食
運動
作息習慣
情緒
我想只要這四方面不要太離譜,健康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至於怎麼做,先不在這討論。



身體層面可以把他歸在第一輪。



3.心理層面:這又可以在分為情緒面、想法和成就感(自我實現)

   a.情緒面:有的人個性平和,然而有的人卻有很強烈的情緒,甚至做出極端的事;強烈的負面情緒,往往跟早年的慾望被剝奪、不被滿足及受虐有關;我們來到這世界,最早接觸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孤立無援,所以除了飲食之欲外,最渴望的是父母的關心和愛;如果這方面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比如父母離異、過世、忽略(忙或漠視)、重男輕女、甚至無心的一句話,都可能造成一些深遠的影響;



當我們常常覺得不爽,對人對事常感到憤怒,往往並不是外在的事物引發我們的情緒,而是內在有某個部份不平衡,所以我們必須向內看,去探求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指責週遭的人和事。



空虛、孤獨感,無法建立親密關係,癮(煙、酒、藥物、賭博、購物、食物)等,這些都屬於這個層面的問題。(當然有些問題是跨領域)


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和情緒爆發,我們很容易看出這是有問題的;但是有一些情形,卻讓人不易察覺此人可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所謂得理不饒人,表面上似乎他們是有理的,站得住腳的,但往往小題大做,甚至傷害他人,這些人很容易依附在一些受害團體、保護團體或是民運、社運團體,表面上他們是伸張正義,實則是抒發內在的暴力能量;


在宗教或修行團體,他們很容易變成基本教義派人士,謾罵、批判、辯論,美其名為破邪顯正,實則滿足內在的暴力衝動。


(我並不是愚昧慈悲或好好先生的信徒、一味縱容一些做不好的事的人,而是當我們要所謂伸張正義時,應先看看自己的出發點、還有再做這些事時心境,如果你有一種滿足或爽快的感覺,那你是在發洩,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偉大;就像在教育小孩,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如果是這樣的心情,我想就可以去伸張正義)


  
還有一個方式可以觀察我們內在是否平衡,就是所謂酒品好不好;有的人喝了酒胡言亂語,有的抱怨哭泣,有的翻桌摔東西,有的滋事打人….,我想這些都是內在的不平衡,酒精讓抑制性的表面意識暫時罷工,內在較深的部分得以顯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酒前酒後判若兩人,那要小心,即使不喝酒,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會爆發出來。
(我並不鼓勵喝酒)



還有一種情形,有些人沒什麼太多的情緒,也沒有太多的活力,這是內在的能量受到壓抑,這會影響身體健康。


以上情形我將它歸在第二輪。
  

  b.想法、看法:
你的父母愛你嗎?還是他們比較疼愛其他兄弟姐妹?
你對人性、對未來、對一些人、事、物、對家庭、對婚姻的看法是如何?

這些觀念和看法是怎麼來的?

  

  c.成就感、自我實現、自信:

    你滿足於現在的生活和成就嗎?
   你還在追求生命的意義嗎?你活著最主要的目的是?
   你的嗜好、休閒活動是什麼?你最享受、滿足的是做什麼?
   你想做的,是自己真正想做的,還是父母或是其他人的期望?



這我把他歸在第三輪,也就是自我的價值


以上(下三輪)都是屬於我內的,主觀的感受,你可以說向內或是向下迴旋,如果這些面向(議題),都有基本的解決(先不談圓滿),我想在世間法上,應該就可算是健全、成功的人;如果這些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那還會有多少人想要修行呢?很多人會想修行不就是因為上述這些問題促成的嗎?


但遺憾的是,很多修行的法門,並不擅長處理這些問題。(有些法門是有涵蓋或能解決部分上述問題的)

****************************************************************


第四輪以上(上三輪),是所謂超越個人的體驗,也就是思維和理性所不能及的領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把上、下三輪給混淆了---沉溺在下三輪的前理性期,卻自認為是超個人的上三輪境界,因為這兩者同是非理性;這也就是理性為什麼一直是被打壓的原因。
  


前、超這兩種境界,只要稍具理性和科學精神的頭腦,並不難區別,除了非理性外,他們是很不一樣的;但人們寧可相信自己的不凡與高人一等,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個失衡、失調的人(其實我最想用的字眼是病態)。


前理性期(下三輪)的體驗,是局限在個人的、是內在的,因為內在跟外在一樣寬廣,還有很多是強烈和前所未有的經驗,所以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超個人的體驗;超個人的體驗,是超越個人的感官,跟更大的存有取得聯繫,你感受到其他人或其他有情的感受;你超越了時間的限制,感受到過去或未來;你知道了一些就常理、理性而言你不太可能知道的事情;前理性期(奇想、神話其)也很容易會有類似的感覺,差別是,前理性的感受是經不起驗證的,那只是自己的感覺,就算偶而命中,那個機率也是非常低,跟用猜的差不多,不服氣,你可以證明。

舉例來說: 東西方都有所謂靈魂出體或出竅,我相信、也接受這種可能性;但我們怎麼證明是真的出體還是在做白日夢?

很簡單,如果你能出體,你就出體到你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家中看一下,看他家有沒有什麼特徵,或是一般人不容易知道的擺設;不然來我家,我在牆上掛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1-9),11%的機率,應該不是很難?猜對了,我們再來對談,我會虛心請教你,你如何辦到的,否則不要在我面前談出體,我都當你是做白日夢。

大家覺得坊間、網路上那麼多人在談出體,甚至開班授徒,有多少人敢接受這樣的測試呢?又有多少比例的人真有這能耐呢?(我想應該低於11%吧!)
就算猜對了,也還不一定是出體,很多方式是可以知道的。


其他的一些超個人感官經驗也是如此,真正的超感官經驗是可以很精準、精確的,而且經的起驗證;至於那些語焉不詳、什麼天機不可洩漏的(真的不可洩漏那你就不要講,不要講的不清不楚吊人胃口),那些大概都是內在需要得到關注和有所企圖吧!



下、上三輪(前、超)的境界,還有個區別,上三輪、超個人的經驗是充滿力量,是他人或客觀上可感受到或觀察到的力量,而不是那種自我感覺良好了力量,他能造成物質世界的變化,超越身心的限制,展現超感能力(特異功能);下三輪統一、平衡了,也會覺得充滿力量,但那是一種身心統合、充滿體力、精神和自信,認為可以戰勝一切,解決所有困難力量感。


上三輪的經驗不多,所以無法詳述各個境界;超感經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如果有人一直強調他這方面的經驗,那表示他下三輪還不平衡,還有許多需求;


以下根據肯恩的分類,讓大家有個印象他分為:

粗鈍次元(自我)
感官與生理本能階段(0-7個月)
情緒欲力階段(1-3歲)
奇想階段(3-4歲)
神話階段(7-11歲)


理性階段(11-15歲)
統觀邏輯(粗鈍次元所能達到的高峰)



精微次元(靈魂,超個人經驗的起點)

通靈階段:大自然神秘境界(巫士、瑜珈士)  力量
精微光明階段:諸神的領域、本尊神密境界(聖人)   祥和光輝



自性次元(靈性、真我)
自性階段(智者、賢者)  如如不動的平等心
不二境界(圓滿證悟者)   無窮的幽默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