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AAV-7兩棲突擊車

AAV-7兩棲突擊車



總重量 22.8 噸
全長 7.94 米
寬度 3.27 米
全高 3.26 米
操作人數 3+25
裝甲厚度、類型 45 毫米
主要武器 Mk19 40毫米榴彈發射器-864發
次要武器 M2HB .50BMG (12.7毫米)重機槍-1,200 發
發動機 底特律柴油引擎 8V-53T (P-7),康明斯 VT 400 903 (P-7A1)
輸出功率 400 匹 (300 千瓦) VTAC 525 903 525hp(AAV-7RAM-RS)
推重比 18 匹/噸
懸掛系統 管式扭桿 (AAV-7A1);扭桿(AAV-7RAM-RS)
最大行動距離 480 公里
最高速度 64 公里/小時,13.5 公里/小時



兩棲突擊載具(Amphibious Assault Vehicle,AAV)的正式名稱為AAV-7A1(原名LVT-7),是一種全履帶式兩棲登陸車輛,由FMC公司所製造。本車現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主要兩棲兵力運輸工具,水平線外「艦—岸」登陸運動中,AAV-7A1 扮演由兩棲登陸艦艇上運輸登陸部隊及其裝備上岸的角色;登陸上岸後,登陸部隊則將其當作一輛裝甲運兵車使用,為其提供戰場火力支援。



LVT-7 於 1972 年開始進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逐步汰換 當時仍使用中的 LVT-5 登陸車。1982 年,FMC 公司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簽訂 LVT-7 服役壽命延長計畫(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 SLEP)的合約,主要項目包括更換改良型的引擎、傳動系統與武器系統,以及提升車輛的整體可靠性。原來使用的GM 8V53T引擎被更換為康明斯(Cummins)公司VT400柴油引擎,傳動系統也更換為FMC公司的HS-400-3A1。



目前有三種AAV-7A1的衍生型:
AAVP-7A1人員運輸車
AAVC-7A1指揮車
AAVR-7A1救濟車

AAV7兩棲登陸車馬力有五百二十五匹,在水上行進時速十三公里,登陸後速度可高達二十五至三十五公里,火力有四十公釐榴彈槍、五○機槍、四管煙幕彈發射器等,可裝載十八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車身兩側還配備反應裝甲避開爆炸。



AAVP-7A1已經被修改為可以使用Mk 154地雷清除套件(Mine Clearance Line Charge, MCLC)。MCLC套件可以發射 3條內含炸藥的導爆索,以清除沙灘上可能埋藏的地雷或其他障礙物。MCLC套件已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自由伊拉克作戰中展現其價值。



1970年代,美國陸軍曾使用LVT-7作為機動測試載具(Mobile Test Unit, MTU),以試驗陸基防空高能雷射的作戰效益。在紅石陸軍測試場多次的成功測試之後,這套雷射系統據信已轉交給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SA)進一步測試。

20輛阿根廷LVTP-7曾在1982年參加福克蘭群島的入侵作戰,之後就一直留在阿根廷本土直到戰爭結束。接下來在伊拉克戰爭中被廣泛的運用,但相較於M2布萊德雷戰鬥車,其貧弱的防護力總是成為乘組員和搭載的士兵抱怨的原因。多輛AAV7-A1曾在Nasiriyah戰鬥中被火箭推進榴彈(RPG)、迫砲、戰車和大砲的攻擊中破壞或摧毀。[1] 然而即使加裝了由以色列拉斐爾(Rafael)公司發展的附加裝甲套件(Applique Armor Kit)以抵擋諸如RPG之類的攻擊,2005年8月3日,14名陸戰隊員連同所乘坐的兩棲突擊載具被3枚堆疊在一起的反戰車地雷摧毀。[2]AAV-7A1也被運用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Persian Gulf War)和恢復希望行動(Operation Restore Hope)。

美國布希政府於2001年4月批准出售AAV-7A1兩棲突擊載具給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自2003年起著手規劃換裝,2005年7月與12月分兩梯次運回,2006年3月28日舉行換裝典禮,由海軍司令林鎮夷上將主持。服役後取代部分現役的LVTP-5,分別部署在台北林口與高屏地區各27輛(1個加強登陸步兵營),分屬2個陸戰旅(66旅及99旅)。

代號「飛馬計畫」的採購案,總經費為新台幣61億元,為「熱車移交」,選擇的構型為RAM/RS。這批54輛兩棲突擊載具中,包含48輛人員運輸車(AAVP-7A1)、4輛指揮車(AAVC-7A1)與2輛救濟車(AAVR-7A1)。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