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米24與米26同角度對比:小如玩具

米24與米26同角度對比:小如玩具

米-26是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現改名為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股份公司)研製的雙發多用途重型運輸直升機,北約代號為“光暈”(Halo)。是當今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機,

米-24D,北約代號雌鹿(Hind),由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1972年開始生產,定位為大型直昇機空中砲艇和低運量兵員運輸用途,最初為蘇聯空軍使用,成功後外銷30國以上。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張罕見的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與米-24D“雌鹿”武裝直升機同角度對比照。雖然該照片是攝於2013年,但如今看來依舊震撼,在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的雄姿面前,“雌鹿”也顯得嬌小。


米26是繼米-6和米-10以後發展的重型運輸直升機,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役的最重的直升機,由蘇聯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原米里實驗設計局)主持設計。該機的機艙內載和艙外外掛質量均可達20噸,與美國C-130運輸機載荷能力相當。


該機於1970年代開始研製,1977年12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81年6月在巴黎航展展出,1985年通過蘇聯國家鑑定,1985年實施量產,1986年出口外銷,售價1020萬美元。“米-26”投產後,有多款改型機種,如:米-26A、米-26T、米-26P及米-26M等。目前,“米-26”系列機型的製造商為俄羅斯羅斯托夫直升機聯合股份公司。


米26直升機除作為軍事用途之外,其民用功能也相當出色,如森林消防、自然災害救援等。2008年5月,大陸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搶險中,就是頻繁使用該機調運大型工程設備到震區實施堰塞湖的挖掘、疏浚工程,在預防次生災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米-26”還是聯合國執行維和任務的直升機機種之一。



米-26直升機吊運客機


米-24雌鹿武裝運輸直升機(Mi-24),是蘇聯米里直升機設計局設計的蘇聯也是世界的第一代武裝加運輸的多用途中型直升機。該機於60年代末開始研製,1971年定型,1972年底完成試飛並投入批生產,1973年正式開始裝備部隊使用。後繼以米-24為藍本共研發了A、B、C、D、E和F六種型號,到2014年為止總產量約2000架。


米-24還出口到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古巴、印度、伊拉克、利比亞、尼加拉瓜、越南、葉門等國家。儘管米里設計局又推出了更新的米-28直升機,但由於米24至今仍是俄陸軍航空兵、獨聯體各國和世界許多國家空軍的主幹,米里設計局便繼續以米-28的技術改良米-24,以達到現代化的標準。甚至一向使用西方武器的以色列,也為了爭奪市場而推出米-24的改進型,從中不難看出米-24在武裝直升機中的重要地位。


米-24延續了米-8寬大的機身,有一個裝8名步兵的運兵艙,這是米-24與AH-1為代表的西方武裝直升機的重大差異。這一運兵艙使得米-24能先以自身火力壓制地面敵軍,然後迅速將步兵空投到特定區域,非常適合用於陸軍部隊協同​​空降作戰。但這也使得米-24機體臃腫,比AH-1要碩大得多,飛行性能下降,被敵方命中的機率增大。


米-24飽經戰火的洗禮,在當今世界的武裝直升機中,米-24擁有最豐富的作戰經驗。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曾參與3大洲超過30場戰爭和武裝衝突。米-24參加了阿富汗戰爭。


同年5月1架米-24被擊落,首開“雌鹿”被擊落的紀錄。受制於阿富汗多山高溫的環境,米-24不但無法表現其高速的優點,反而在起飛降落時十分危險。高速的轉彎,也易使米-24失速墜落


在這場戰爭中,直升機乘員的傷亡率高居所有飛行員之冠。造成“雌鹿”最大損失的最初是高射機槍和小口徑高炮,分佔全部損失的42%和25%。


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是“雌鹿”生涯中的另一場大戰。伊拉克空軍以米-24A和米-25攻擊伊朗的美製AH-1J武裝直升機。在兩伊戰爭中,曾經發生118場戰機與直升機間的空戰,56場直升機之間的空戰。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