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南韓K1坦克

南韓K1坦克

1979 年,南韓提出了新型坦克研發意向。僅僅過了6 年,發展出來的K1 正式服役,從此打破了北韓人民軍的坦克優勢,扭轉了朝鮮半島的裝甲對比,同時一舉成為當時亞洲最強主戰坦克。

研製背景——漢江奇蹟

韓戰爆發前,北韓方面就有T34/85 坦克183 輛,南韓方面的坦克數量為0 !開戰僅4 天,漢城即被攻占。南韓政府多次舉國逃亡,差點被趕下海。後來雖然南韓依靠美國援軍打回去,但是北韓坦克成為南韓全民的精神障礙。戰後,北韓大規模生產和裝備蘇式坦克,到20 世紀80 年代,外界估計北韓人民軍有2000 輛左右的坦克。而當時南韓僅有美國援助的300 輛M47 、950 輛M48 坦克,數量和質量都落後於北韓。南韓面臨著沉重的北方裝甲壓力。且當時南韓祇負責使用和維修,從來沒有生產哪怕是自行組裝過坦克。印度研製阿瓊之前,已經生產了勝利式坦克,和南韓相比算是有一定的基礎了。

20 世紀60 年代以後,南韓政府開始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推動了本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南韓1980 年出口總值增長到1960 年的534 倍!短短20 多年,南韓由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一躍成為中上等發達國家、“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展帶來強大的軍費支持,南韓有錢、有自信要研製能對抗北韓裝甲壓力的先進坦克。


1989 年拍攝的南韓M48A3K 坦克,注意砲口。其90 毫米主砲威力不足於打穿T-62 正面

111758oubceuceu0bliu0c.jpeg (47.91 KB)
南韓M48A5 坦克105 毫米主砲已經能夠擊穿T-62 及北韓暴風虎坦克,但是其防護不足抵抗北韓T-62 系列的主砲

研製特點

南韓經過權衡,承認自己沒有自行研發能力。1979 年,南韓向美國和德國四家公司發出“委託設計”招標書,即南韓“給指標、選配件”,中標公司負責“設計、調試、兼容”,幫助南韓在本土現代汽車集團建立生產線來組裝。1980 年,克萊斯勒防務公司入選。XK1 坦克既然是“拼裝機”,配件都是當時世界上的先進產品:美國火砲、英國裝甲、法國車長瞄準鏡、德國動力、南韓懸掛、加拿大計算機……由於克萊斯勒公司水平高,並沒有遇到明顯兼容性困難,進展很快。1983 年克萊斯勒即生產出XK1 坦克底盤樣車和火控樣車,1984 年定型,並且開始在南韓現代汽車集團生產。1985 年,第一輛量產型下線,進入南韓軍中服役。K1 訂單總量1027 輛,一直生產到1997 年停產。

與K1 不同,印度阿瓊坦克項目最初決定自行研製,各個零件都要國產。印度當時並沒有生產先進坦克的基礎,只在英國指導下生產過41~42 噸的勝利式坦克。英國原廠的勝利式坦克只有39 噸,顯然印度在質量控制上出問題了。阿瓊項目相關的先進技術儲備:發動機、傳動、懸掛、履帶、火砲、彈藥、火控、裝甲等等,樣樣是空白。然而阿瓊項目卻硬要自行研製,指標還要超越正在研製中的豹2 坦克,世界最強。從1974 年研發一直忙到1984 年才拿出2 輛毛病不斷的樣車,後來也被迫自己動手組裝。當然,阿瓊的動手組裝方式還是堅持“印度自主”,由缺乏經驗的印度戰車研究發展局來負責,結果迄今38 年,印度人自己的組裝機都沒有辦法用。

性能特點——當時亞洲最強

K1 坦克研製時並沒有像阿瓊一樣要求成為世界最強坦克,當1985 年K1 服役時,它是當時亞洲最強坦克。

1 、總體設計

克萊斯勒公司就是M1 坦克的設計者,設計出來的K1 坦克外形像是小一號的M1 坦克。K1 總體設計和M1 相似,乘員4 人,比M1 坦克更扁平、短小,車體長縮短了44 厘米,車寬減少了6 厘米,車高降低了12.5 厘米。縮小外形除了韓人體型小的因素外,還有南韓軍方高層希望通過縮小外形來降低中彈機率的因素。K1 雖然減重,但是車體和履帶長度也縮短,單位壓力為87 千帕,比M1 (92.4 千帕)小,和後來的日本90 式相同。K1 並未採用M1 的帶尾彈艙的大砲塔,砲塔重量減輕,加上長寬高縮小,戰鬥重量51.1 噸,比M1 少3.4 噸。印度的阿瓊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總體設計,指標不斷更改,要求不斷增加。

2 、機動性

K1 動力為882 千瓦(1200 馬力)的MB871Ka-501 型8 缸水冷柴油機,該發動機可以形像地說成是豹2 坦克1103 千瓦(1500 馬力)MB873Ka-501 型12 缸水冷柴油機的“降頻”版。最初由德國MTU 公司供應整機,大批量生產時由MTU 提供零件在南韓組裝。發動機配德國LSG3000 液力機械傳動裝置,自動變速,操縱十分輕巧靈活,可以原地轉向。由於是“降頻”發動機,K1 坦克噸功率為23.5 馬力/ 噸(豹2A5 為27.2 馬力/ 噸),從0 加速到32 千米/ 小時需要9.4 秒(豹2A5 為7 秒),最大公路速度65 千米/ 小時(豹2A5 為72 千米/ 小時)。K 1機動性雖然不如豹2A5 ,但是和北韓T-54/55 、T-62 相比,卻是相當優秀。和K1 相反,阿瓊用的是“超頻”的發動機——把豹1 坦克的MB838CaM-500 發動機(830 馬力)強行升高到1400 馬力。喜歡拼裝機的電腦愛好者都明白超頻容易出現的後果:過熱。印度阿瓊在夏季沙漠中就經常因為發動機過熱癱瘓。K1 的單位壓力0.87 千克/ 平方厘米,比M1 (0.94 千克/ 平方厘米)小,但比PT-76 水陸兩用坦克(0.47 千克/ 平方厘米)大很多,有資料說其在鬆軟土地上通過性能好是一種誤導。K1 的懸掛很有特色。K1 採用了獨特的扭杆- 液氣混合懸掛系統,比採用扭杆懸掛的M1 激進很多。在K1 的6 對負重輪中,第1 、第2 、和第6 對負重輪採用液氣懸掛,中間的3 對負重輪採用扭杆式懸掛。扭杆式懸掛系統價格便宜,簡單可靠,容易維護;液氣懸掛系統減震效果比扭杆式好,越野時乘員比較舒適,但是價格昂貴,需要經常補充油氣,維護麻煩。綜合相關新聞,K1 裝備以後懸掛系統偶有液氣洩露,但未出大麻煩。因為液氣懸掛,K1 的坎坷地形通過能力特別好。

3 、火砲

K1 採用美國M68A1 式坦克炮,與M1 、M48A5 相同,為英國L7 線膛砲的美國改良版,壽命長達700 發。阿瓊用的是英國原裝的L11A5 型120 毫米線膛砲,壽命只有120 發。K1 主砲所用彈種同M48A5 ,其中主力彈種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的穿甲厚度是脫殼穿甲彈的1.5 倍。其在1000 米處的穿甲厚度為450 毫米,2000 米處為400 毫米。主砲威力足於擊穿包括暴風虎之內的北韓所有坦克。K1 攜彈量為47 發,比M1 少8 發。砲彈主要儲存在駕駛員身邊,砲塔吊籃內裝填手前立放8 發。這種儲存方式不同M1 系列沉重的大尾艙,好處是減輕砲塔重量和體積;壞處就是在駕駛員身邊堆放著39 發砲彈,一旦踩上反坦克地雷,容易殉爆。主砲俯仰範圍-10~20 °,加上車體液氣懸掛帶來的-10~+10 °俯仰範圍,主砲可用仰角高達-20~+30 °,非常適合朝鮮半島多山地形。而對手T-62 主砲俯仰範圍只有-4 ° 30 ′ ~+17 °。


北韓最新暴風虎坦克也不能抵擋K1 坦克的M68A1 式坦克炮

4 、火控

K1 採用的火控系統比M1 還先進,其“獵- 殲”型指揮儀式系統同M1A1 。系統由車長瞄準鏡、砲長主瞄準鏡、砲長輔助瞄準鏡和彈道計算機組成。雷射測距儀可以測量200~7990 米之間的目標距離。當所測量的目標距離在200~4000 米之間時,距離數據自動輸入火控計算機,進行彈道計算,同時也顯示在砲長主瞄準鏡的目鏡視場中。當測量距離在4010~7990 米時,因距離超出了火控計算機的計算距離,距離數據不自動輸送給火控計算機,僅顯示在目鏡中。砲長主瞄準鏡採用影像單目式晝夜合一瞄準鏡,裝有有熱像儀和二氧化碳激光測距儀,比M1 的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測距儀還先進。K1 原型車的車長瞄準鏡為法國雙穩V580-13 型週視週視潛望瞄準鏡,放大倍率為3 ×和10 ×。正式生產型採用三星公司授權生產型。K1 的車長和砲長都能獨立搜索,車長發現目標以後,可以按動按鈕,驅動砲塔以及火砲對準目標,將目標交給砲長精確瞄準和射擊,自己再去搜索下一個目標;車長也可以直接精確瞄準和射擊。M1A1 火控反應時間是6.2 秒,K1 的火控反應時間也應該接近這個水平。印度阿瓊為了追求國產化,未成套引進火控,而是故意把能成套引進的設備分散拆解,印度組裝,求國產化率。印度所謂的國產“薩吉姆”全數字化火控系統實際打靶精度從來都沒有達到設計指標過。

5 、防護

K1 坦克採用了美國轉手的英國“喬巴姆”裝甲技術。南韓對其防護能力保密。有資料推測其正面防穿甲彈能力相當於400 毫米垂直均質裝甲鋼水平,能有效防護T-62 以及改型的主砲。K1 無雷射告警裝置。車內有自動滅火抑爆裝置,滅火劑為哈龍1301 ,無毒,可在100 毫秒內將車內火勢撲滅。北韓T-62 的動力艙和戰鬥艙均裝有有毒的溴化乙烯滅火裝置,可自動或手動。使用滅火器時乘員必須退出艙外以防中毒,顯然,這對乘員是兩難的選擇。印度有政治條件引進“喬巴姆”裝甲,卻強調國產。印度自行研製且配方絕密的“坎昌”式複合裝甲自稱對穿甲彈防護能力高達700 毫米垂直均質裝甲鋼水平,當然這是印度戰車研究發展局一家說了算,實際性能對國防部長和參謀長都保密。


K1 登陸訓練,南韓裝甲部隊一旦在北韓後方登陸,必然造成局勢逆轉

K1 坦克於1985 入役。1990 年,日本90 式坦克也入役了,情報顯示北韓也在改進T-62 坦克。為了保持領先優勢,南韓決定研製K1 改進型K1A1 。1996 年,第一輛樣車製成,當年試驗通過,定型。K1A1 和K1 相比,改動不大。因為主砲改為120 毫米M256 型,車長(炮向前)由9.67 米增至9.71 米。K1A1 戰車全重增加了2.1 噸,達到53.2 噸。滅火抑爆裝置換裝了傳感器,更靈敏更可靠。M256 型坦克炮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120-L44 的美國改良版,壽命提高到1000 發,是M1 系列主砲,威力強悍。南韓從美國獲得了特許生產授權。南韓國產的K276 型尾翼穩定長桿鎢芯穿甲彈在1000 米處威力能夠達到700 毫米,2000 米處威力達670 毫米,已經足夠對付北韓所有坦克。必要時南韓K1A1 和駐南韓美軍可以通用坦克砲彈。主砲射程增大,火控也跟著改用德克薩斯儀表公司的改進型GPTTS 型砲長瞄準鏡。換裝120 毫米主砲以後,K1A1 彈藥基數減少15 發,為32 發。從1997 年起,南韓停產K1 ,計劃分兩批對K1 升級改裝到K1A1 。首批計劃從1997 年到2005 年,升級484 輛;其餘計劃第二批升級。2011 年7 月有關國產傳動系統故障的報導提及只有450 多輛K1A1 在役。不過後來傳動系統故障也未造成批量召回,估計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南韓120 毫米K276 型穿甲彈,1000 米處威力能夠達到700 毫米,2000 米處威力達670 毫米,足夠打穿北韓最新坦克正面

結語

南韓和印度發展國產坦克,都大量採用了國外先進零件,走的都是拼裝機的道路。只是K1 和阿瓊不一樣,一開始就有自知之明,讓大品牌商來“設計、調試、兼容”,兼容性很好,研發到服役僅僅6 年。服役之後當即形成了戰鬥力,獲得了對北韓的重大優勢。阿瓊是自研自產不成才被迫請求外國組裝,拼裝過程中故障不斷,機動、火力、防護各個環節幾乎沒有不出問題,無法實用。目前南韓已經走過了請人組裝的階段,開始幫人組裝——土耳其最新國產“阿爾泰”坦克,就採用了部分南韓K2 坦克技術。南韓的成功經驗,值得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借鑒。


南韓K2 部分技術出口土耳其,幫助土耳其“組裝”


土耳其最新坦克“阿爾泰”含有南韓技術,從組裝到品牌,K1 打下來一個良好的基礎


駐南韓美軍M1A2SEP 打靶訓練,北韓坦克面對的是防護和火力都有優勢的敵人


駐南韓美軍阿帕契參加火力演習,戰時負責攻擊北韓坦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