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安史之亂長安淪陷

安史之亂長安淪陷

  長安為大唐政治、文化、軍事、宗教的中心,又是當時的國際大都會。人口眾多,建築規整,名勝林立,繁華富庶。王維在《和賈舍人早朝》一詩中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寫出了宮城中早朝場面和大唐天子君臨萬邦的盛大氣勢。
  開皇二年(582),隋文帝以著名建築家宇文愷為都城建設總設計師,在漢長安東南修建宮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定名大興。唐王朝建立後,仍以大興城為首都,改大興城為長安城。永徽五年(654),唐高宗委派工部尚書閆玄德負責,在春、秋兩季,先後修建唐城外部城牆和東、西、南三面的9座城門及城樓。其時,全城面積84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明清都城北京的4倍。且規模宏大,佈局嚴整,南北向大街11條,東西向大街14條,全城劃分109個坊和東、西兩市。正如白居易在詩句中所描述的那樣:「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長安氣勢恢宏。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主街道寬度都在100米以上,作為全城中軸線的朱雀大街寬度更是達155米,比起今天任何一座現代化大都市都毫不遜色。不難想像,當時來自世界的各國使臣,沿著如同廣場一樣寬廣的朱雀大街前往大明宮朝覲大唐皇帝的時候,大唐無以倫比的強盛與國力,將對他們的心靈產生何等的震撼。然而,在大唐玄宗皇帝倉皇出逃後,這座世界上最偉岸的城市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
  叛軍攻下潼關後,安祿山命部將孫孝哲率兵,由潼關進逼長安。因為玄宗等早已離開長安,逃往蜀地,叛軍如入無人之境。關中形勢一片大亂,大唐開元盛世的長安氣像一去不返。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十七,長安留守官員崔光遠、邊令誠等人,開城納降,孫孝哲率叛軍輕而易舉地進入西京長安。這樣,兩京全部陷落入叛軍之手。回想唐將封常清奮勇保護東都洛陽屢敗屢戰的往事,天下人這才意識到大將未死敵手的悲哀。
  安祿山一開始沒有料到玄宗會如此之快地西去避難,所以進兵遲緩,佔領潼關後,推遲10天進兵,好做攻打長安的充分準備。想不到長安不戰而下,安祿山自然喜出望外。至此,安祿山盡數虜掠了長安府庫中的兵器甲仗、文物、圖籍,宣春雲韶樂隊、犀牛、大象、舞馬以及掖庭後宮也都被劫掠一空。安祿山竊據河、洛地區,任命張通儒為西京留守,仍任命崔光遠為京兆尹,派安守忠總領部隊鎮守西京。
  孫孝哲是安祿山最寵信的心腹,喜歡專權用事,常常與嚴莊爭權。安祿山派孫孝哲監督關中諸將帥的軍隊,張通儒等人都受他的節制。孫孝哲性情粗獷,處事果斷,用刑嚴厲,叛軍將領都十分害怕他。安祿山命令搜捕朝臣、宦官和宮女,每抓到數百人時,就派兵護送到洛陽。到了這個時候,大臣們主動投降安祿山的不在少數,也有不少臣子是被脅迫投降。主動投降的臣子中,以唐故相陳希烈和駙馬張均、張垍兄弟地位最為尊崇,自然也最為引人注目。陳希烈因為晚年失去玄宗的信任,一直心懷怨恨,叛軍一到,就與同樣不滿玄宗的張均、張垍兄弟等人投降了叛軍。
  六月十八,安祿山聽說楊貴妃姐妹在馬嵬坡被殺,大為遺憾。又想到兒子安慶宗被唐朝處死一事,不禁無比痛恨,傳令孫孝哲說:「除陳希烈,張均、張垍等已經投誠,應即來洛陽授官之外,其餘尚在長安的皇親國戚,全部處死,一個不留。」在中國的歷史上,報復和仇恨似乎總是新政權的主要動機。孫孝哲本來就殺人不眨眼,他接到安祿山的這一命令後,立即加倍執行,把搜捕到的皇親國戚、王侯將相以及相關人員全部押到崇仁坊。先在崇仁坊設置安慶宗的亡靈,然後將這些人一個個剝光衣服,挖出心肝,用來祭奠安慶宗。霍國長公主以及王妃、駙馬等人均遇害,就連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也殺得一個不留。凡是楊國忠、高力士的親信黨羽以及安祿山平時憎恨的人都被殺掉,總共83人。有的被叛軍用鐵棒揭去腦蓋,以至血流滿街。過了幾日,叛軍又殺死搜捕到的皇孫及郡主、縣主20餘人。
  安祿山任命投降的陳希烈、張垍為宰相,其餘投降的朝臣都授以官職。至此,叛軍的勢力大盛,向西威脅隴州(今甘肅隴縣),向南侵擾江漢(今湖北),向北佔領了河東(今山西)道的一半。安祿山大有代替唐王朝、橫行天下之勢。然而,叛軍將領都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既已攻陷長安,便志驕意滿,日夜縱酒取樂,沉湎於聲色珍寶財物,再也沒有向西進攻的意圖。安祿心山也戀洛陽,縱情酒色,貪圖行樂,不思進取。這就為唐朝保存實力,伺機反攻提供了良機。
  安祿山未能得到楊貴妃姐妹,便著力搜羅唐宮中的梨園弟子。天寶年間安祿山留住長安,玄宗每逢大宴,先設太常雅樂助興。雅樂班分坐、立兩部。坐部樂工坐在堂前演奏,立部樂工站在堂下演奏。雅樂過後,以敲擊吹奏為長的番樂登場。接著是教坊新聲和府縣散樂雜戲,千姿百態,陸續畢呈。有時,宮女各穿新奇艷麗的衣服,出到筵前,清歌妙舞,媚態撩人。絕佳之處在於,每當酒酣意悅之際,司農卿就命御苑管象的牧人,引馴象入場,表演奇妙的象舞。安祿山當年經常參加玄宗舉辦的各種宴會,也頗好這一套,飛觥暢飲後,便叫樂工們協奏獻技。為了逼迫樂工們就範,還下令採取了「露刃持滿以脅之」的卑劣手段。於是玉簫鳳笛,金鐘玉磬,羯鼓琵琶等器樂齊鳴。或吹或彈,或敲或擊,實在是清音亮節,悅耳動人。
  安祿山大樂,說:「我當日在唐宮侍宴,也曾聽過幾次雅樂,只是前番作客,尚受拘束,比不上今日作主這麼快活。可惜李三郎(指玄宗)有美人兒(指楊貴妃)陪著,我卻不及他那麼風流。」有人阿諛說:「皇上要選美人兒還不容易?然而,如今娘娘(指安祿山小妾段氏)德容均備,比起楊氏姊妹還要好得很。」安祿山搖頭擺手說:「不,不,未必,未必。」言語中充分流露出對楊貴妃美色的垂涎。後人因此說安祿山起兵作亂,一是要當皇帝,二是想得到楊貴妃。
  段氏聰明美貌,向來受安祿山寵愛,他的三子安慶恩便是段氏所生。她聽了這話,隱隱有些不安。此時,安祿山二子安慶緒已經被封為太子,這讓段氏更加心中不快起來。酒至半酣,安祿山又誇獎樂工說:「真好看,真好聽。孤家向來雖蓄大志,只因李三郎待我甚厚,所以不忍,意欲待他宴駕了方始舉事,我想楊國忠這廝屢次發我隱謀,激我做出這些事來,正所謂富貴逼人。一起兵時,呼吸間得了二十四郡。想李三郎不知費了多少錢糧,用了多少心機,教成這班梨園子弟,自己不能受用。倒留與我們作樂,豈不是個天數。」這話是安祿山躊躇滿志時說出來的,應該是真心話,可見楊國忠確實在促使安祿山謀反一事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梨園樂工聽了安祿山的話,一個個眼淚汪汪,低頭傷感,不覺間歌不成聲,舞不成態。樂工雷海清更是當殿痛哭,大罵安祿山恩將仇報,罪惡滔天,並將手中琵琶向安祿山擲去。可惜未中,遂被亂刀砍死,並肢解以示眾。後來清人洪昇作傳奇劇本《長生殿》,其中有一出《罵賊》,便是講述雷海清罵賊這段歷史故事。當時享有盛名的大詩人王維聞此事而賦詩道:「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而王維自己,也沒有逃脫安史之亂所帶來的災難。此時此刻,他正被迫在安祿山手下為官。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王維感傷下吟誦雷海清事跡的這首詩竟然會成為他日後的救命稻草。人的命運亦如同歷史的發展,某位意外和不經意的所為往往起了關鍵性的所用。關於王維,在後面還會有專門的篇章敘述。
  玄宗拋棄臣僚子民,自己率先落難而逃,長安兵不血刃淪陷於叛軍之手,標誌著盛唐的時代正式結束,但大唐江山的夢魘還遠沒有結束。被樂工激怒的安祿山,立即以長安百姓曾乘亂盜搶國庫為名,命叛軍在長安進行大搜捕。叛軍將卒乘機搶掠,百姓多數因此而家徒四壁。安祿山還認為難解心頭之恨,於是又下令對百姓進行嚴刑逼供,連引搜捕。結果搞得長安人心惶惶,百姓們更加思念唐朝。民間經常流傳著太子李亨要領兵奪回長安的小道消息。有時只要一人大呼「太子的大軍來了」,長安城中的人就會四散奔逃,街市為空。叛軍一旦看到北方有塵土飛揚,也往往以為是唐軍到了,驚慌失措,隨時準備逃走。長安中的一些江湖豪俠,也時常暗中襲擊叛軍官兵,令叛軍人心浮動。安祿山詔令南不出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北不過雲陽(今陝西富平東),西不過武功(今陝西武功),這讓他更加氣急敗壞,下令史思明、阿史那承慶等揮兵攻打唐軍控制的城鎮。
  叛軍每攻破一城,便把城中的婦女、財物甚至衣服搶奪一空。把青壯年男子組織起來,給他們擔運貨物,而把那些老、弱、殘、病、幼都用刀挑死,並以此取樂。叛軍兵威所到之處,無不給當地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大多官僚、士紳、老百姓一聽到太子李亨在靈武郡登基,都爭相前去投奔,相繼於路。而一些被被叛軍攻陷的州郡,叛軍一來,軍民無力抵抗,便一起投降,表示為安祿山守城。而叛軍一走,軍民就奮起殺死留守的叛軍部隊,重新歸順唐朝。如此反反覆覆十幾回,以至城鎮已經都成了廢墟。如此可見,天下的人心依然向著唐朝。
  後來唐朝能夠起死回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人心所向。對於天下的百姓們來說,回首往昔的繁華,唐朝依然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朝廷,他們期待朝廷能重新回到輝煌的頂點。然而,這一天再也沒有到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