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上床蘿蔔下床薑。」原來他們的妙用真的這麼棒!

「上床蘿蔔下床薑。」原來他們的妙用真的這麼棒!

「上床蘿蔔下床薑是」很久以前在養生界流傳的一句民間諺語,意思就是清早下床時吃點生薑,晚上上床時吃點蘿蔔,有益於健康。那麼這個的依據在哪裡呢?

中醫認為生薑辛溫,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作用。能夠治療風寒感冒、脾胃虛寒的胃痛、嘔吐以及肺寒的咳嗽等證。現代研究表明生薑中富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生薑的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

蘿蔔更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蔬菜,無論生熟,都非常可口。李時珍高度讚賞蘿蔔「根、葉皆可生可熟,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中醫學認為,蘿蔔生者味辛,藥性冷;熟者味甘,藥性溫平。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髒等功效。蘿蔔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一般水果還多,它所含的維生素A、B以及鈣、磷、鐵等也較豐富。

由於蘿蔔性涼,敗火清熱,下氣消食,勞累一天,吃點蘿蔔,潤喉消食,清虛燥之熱,有利於睡眠質量的提高。

晚上8、9點時吃蘿蔔,睡眠質量會得到明顯提高,第二天,大便還成形,確實是好東西。起床時之所以吃薑,是利用薑的生發之機,起床就是要生發起來,用薑可再助一把力。

但凡事都不能過。比如,有些人不分季節,不分時辰吃薑,那就會有不好的後果。比如,有的人在夜裡吃薑,這樣好不好呢?當然不好。古代有句話,「夜不食薑,秋不食薑」,夜裡和秋天不吃薑。

因為夜是主合的,要關閉,天地之氣都關閉了,人也要休息了,要關閉了,要排毒養血了,而薑是主散的。如果夜裡吃姜,那就是天地之氣都關閉時,還在拚命地 去發散,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同樣,秋天是主收斂的,跟夜一樣,也是主收的、主合的。這時候吃姜也是不符合養生規律的。

最好是早飯的時候準備一碟子泡姜,就著米粥吃。泡過的子薑口感脆嫩,入口有一絲絲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調和在一起,簡單,清爽,細細地品來,卻是世間至味。這是最養人的飲食,功效遠遠勝過參湯。

需要去皮嗎

現在的食譜中,凡是用到薑的,打頭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個字:「薑去皮」。從什麼時候開始,薑皮如此不招人待見,必欲剝之而後快?

其實,姜皮絕非可有可無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去皮吃還是帶皮吃,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的。

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薑肉性熱,所以薑皮性涼。薑肉發汗,所以薑皮止汗。受了風寒,喝薑湯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平時喝生薑紅棗茶驅寒,則不去皮。一般做菜用姜,那肯定是帶皮吃了,以免偏性。

吃大閘蟹用的薑汁除外,可以去皮,平衡蟹的寒性。飯後再喝上一碗熱熱的薑糖水,暖暖胃,那就更妙了。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夏天妙用薑,的確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呢。

溫馨小貼士:因為薑是溫熱的食物,不適合體質燥熱的人食用,且薑和酒和兔肉是不能一起吃的,容易造成火氣大或腹瀉。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