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武則天為何對酷吏先用後殺

武則天為何對酷吏先用後殺

  在武則天重用的酷吏中,有兩個最為狠毒,在歷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提到這兩個人的名字,當時的人都會不寒而慄。武則天為了鞏固她的地位,實行鐵血政策,重用酷吏,打擊潛在的政治敵人,借此穩定政局。那麼失去利用價值之後,這兩個殺人魔王又落得個何等的結局呢?
  有一個成語叫做「請君入甕」,意思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條成語說的其實就是武則天手下的兩個酷吏周興和來俊臣的故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武則天依靠酷吏解決了反對派,坐穩了女皇的寶座,一支酷吏隊伍也就應運而生。那麼武則天會不會重賞酷吏,把他們真正當成心腹呢?不會。剛當上皇帝不久,武則天就拿大名鼎鼎的酷吏周興開刀了。
  周興是雍州長安人,從小學習法律,長大後就混上了個司法小吏。雖然都是吃皇糧的,但是唐朝官和吏可是界限森嚴。吏的地位很低,就是衙門裏跑腿打雜的。那時候,當官的責打小吏是家常便飯。如果哪個官居然不打小吏,倒成了罕見的善行,要被記載在史書裏。雖然周興明熟法律制度,在唐高宗時代也曾受到賞識,但是由於出身低微,他始終沒有得到提拔,一直在衙門裏忍氣吞聲。他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會在武則天的手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武則天要改朝換代,昔日趾高氣揚的王公貴族紛紛落馬,小人物的上升之路卻變得空前寬廣。獻祥瑞呀,告密呀,都可以當官。周興原本就是有野心的人,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在這個特殊的年代裏,他的司法才能終於有機會發揮了。周興經手的第一件大案,就是前面講過的宗室謀反案。這個案子讓一大批宗室人頭落地,為武則天稱帝掃除了障礙。周興也因此成為武周建國的一大功臣。當時很多人私下議論他大量製造冤假錯案,周興聽了哈哈一笑,在衙門口貼了兩行大字:「被告之人,問皆稱枉。斬決之後,咸悉無言。」
  真是一副十足的無賴相。武則天當皇帝之後,周興又投其所好,建議廢除李唐宗族的宗正屬籍,剝奪他們的皇室成員資格。周興辦案手段高明,又能上體天心,所以深得武則天的賞識。很快從一個不入流的司法小吏升到四品的秋官侍郎、文昌右丞,陞官的速度飛快。不僅如此,武則天還賜他姓武,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殊榮,儼然就是酷吏中的大哥,周興自己也得意洋洋。
  可是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周興的好日子在天授二年(691)就到頭了。當時來俊臣已經是酷吏裏的後起之秀,和周興一塊兒審案子,也一塊兒吃飯,兩人關係不錯。有一天,正吃飯呢,來俊臣說話了:「現在犯人都不肯招供,您是老前輩,有什麼辦法嗎?」周興哈哈大笑說:「這簡單。你找一個大缸來,四周圍上炭,把炭火生得旺旺的,請他進去坐會兒,到時候讓他招什麼他就招什麼啦!」來俊臣不由得叫一聲好,馬上叫手下人搬來一口缸,眼看炭火已經燒起來了,來俊臣站起身來,朝著周興深深一揖:「奉皇帝聖旨查辦老兄謀反一案,煩請老兄入此甕!」周興當場就嚇呆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你要我招什麼?我都招。」案子不費吹灰之力馬上就結了,謀反罪按律當斬,武則天念周興有功,破例流放嶺南。但周興作惡多端,結怨太多,半途為仇家所殺。這就是著名的「請君入甕」的故事,之所以流傳至今,也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種願望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人自有惡人磨。
  收拾了老資格的酷吏周興,同樣也是酷吏的來俊臣會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呢?他沒有。他覺得自己有兩大優勢,一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哪兩大優勢呢?第一,他忠誠於皇帝。來俊臣在自己的名著《羅織經》裏首先就講忠君。忠到什麼程度呢?「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就是可以置倫常於不顧,也可以置良心於不顧。只要有利於皇帝,沒有他不可以幹的。一個人主動把自己置於狗的位置,難道還不能討得主子的喜歡嗎?何況,他是武則天從死刑犯裏直接提拔上來的,武則天就是他的重生父母,他怎麼會不忠誠呢?
  第二大優勢是專業素質高。來俊臣把刑訊逼供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了,連周興這樣的老手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其他人就更不在話下了。天授二年周興死後,大的案子基本都是來俊臣經辦的也都沒有什麼差池。因為有這樣兩大優勢,來俊臣覺得自己絕不會失寵。延載元年(694),來俊臣因為貪汙被貶官,可是沒過多久就被重新起用,這讓他的信心更堅定了。跟當年武則天的第一個支持者李義府一樣,來俊臣也開始飄飄然了,覺得武則天既然用得著他,就得罩著他,從此更加胡作非為了。
  他都幹了些什麼壞事呢?首先是任意奪人妻女。只要是來俊臣看上的人,也不管人家是未出閣的姑娘還是已嫁人的媳婦,一定要弄到手裏。要是人家不給怎麼辦呢?客氣一點,他就假傳聖旨,讓對方自動把姑娘送給他;要是這家人不識相,他就告人家謀反,把人家全家殺光,然後把姑娘弄過來,被他弄得家破人亡的不計其數。他的妻子就是這麼娶來的。這位來夫人出身於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那是頭等的貴族,唐朝非常講究等級門第,按道理講,無論如何是不會嫁給來俊臣這樣的人。本來這位王小姐已經嫁給一個叫段簡的人了,但是因為太漂亮被來俊臣盯上了。來俊臣就到段家去,假傳聖旨,說皇帝已經把王氏賞給他了。段簡雖然明知道這純屬胡說,但是又怕來俊臣誣陷他謀反,只好把夫人拱手送他。死囚犯出身的來俊臣,也就因此成了太原王氏的乘龍快婿。
  其次,肆意陷害大臣。來俊臣的職業不是查辦謀反案嗎?如果沒人謀反他豈不就失業了,所以他整天琢磨製造嫌疑犯。誰對皇帝有威脅,或者哪怕是誰不買他的賬,他就誣陷誰謀反。後來他膽子越來越大了,也懶得絞盡腦汁了。幹脆找了若幹塊石頭做成靶子,石頭上面一一寫著當朝官員的名字,然後和自己的黨羽一起從遠處拿小石子砸這些靶子,砸中誰就拿誰開刀。這石子可是不長眼睛,誰知道砸中哪個?所以朝廷上人人自危。這還不算,來俊臣連武則天碩果僅存的幾個親人都惦記上了。他跑到武則天跟前,說武則天的兒女、侄子們全都不可靠。他這樣像瘋狗一樣亂咬人,能不招人恨嗎!
  一個人如果讓所有的人都記恨,恐怕就沒什麼好下場了。可是真正讓來俊臣陷於滅頂之災的倒不是他的仇家,而是他的下屬兼朋友酷吏衛遂忠。這是怎麼回事呢?前面不是說過來俊臣的辦案步驟嗎?他在全國各地招一幫流氓,想要打倒哪個人,就讓這幫流氓一起誣告,最後把這個人置於死地,這就是所謂的「羅織」。衛遂忠就是他豢養的這幫打手之一。此人聰明伶俐,能說會道,很得來俊臣的賞識,也算是來俊臣的死黨。
  有一天衛遂忠來找來俊臣喝酒,正逢來俊臣宴請妻子的族人,太原王氏是名門望族,大家正濟濟一堂,舉杯暢飲。衛遂忠突然不請而至,來俊臣覺得他身份太低,上不了臺面,就吩咐管家說:「就說我不在,別讓他進來!」衛遂忠也是粘上毛比猴子還精的人,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原委了,這可太傷自尊了!他徑直闖了進去,指著王氏的鼻子就是一通狂罵,說你有什麼了不起呀,有你們家人在我就不能進來?小心我把你們一家都修理死!王氏原本是名門淑女,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來俊臣的小嘍囉一頓羞辱,回屋痛哭不已。來俊臣也很生氣,命人把衛遂忠捆起來痛打了一頓。衛遂忠這下子可被打清醒了,趕緊跪地求饒。
  來俊臣也還真饒了他。為什麼呀?因為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嘛。兄弟是事業上的好幫手,而且只要坐在這個位置上,還怕討不到老婆?所以他教訓了衛遂忠幾句就讓他走人了。王氏夫人被人白白地羞辱一番,自己在丈夫心目之中的位置不過如此,羞憤交加,沒過幾天,自殺了!即使是這樣,來俊臣也沒當回事兒,因為他又發現新目標了。上次他看上的是段簡的妻子,這次他又看上段簡的妾了。倒黴的段簡只好又乖乖地拱手相送。本來是左擁右抱,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老百姓常講「醜妻近地家中寶」,妻子醜一點,地離自己近一點,都好照顧,不容易被別人盯上。段簡倒好,嬌妻美妾,現在都成別人的了。來俊臣不斷發現新目標,並沒有把妻子的死當回事,可是衛遂忠寢食難安了。他是來俊臣的心腹,知道來俊臣心如蛇蠍,雖然現在沒有找自己的麻煩,但難保哪天不翻舊賬。怎麼辦呢?
  衛遂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去給來俊臣下絆子了。他知道來俊臣是武則天身邊的紅人兒,直接跟武則天說來俊臣謀反未必起作用,所以他決定曲線救國,去求見武則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他問武承嗣:「您可知上次來俊臣擲石頭砸中的是誰的名字?正是魏王您呀!他準備告您謀反呢!」一句話可把武承嗣嚇壞了。他也曾經風聞來俊臣在武則天面前說自己的壞話,現在從來俊臣的心腹衛遂忠口裏再聽說,那就更讓他深信不疑了。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武承嗣立刻行動起來了。
  他先是以帶頭大哥的身份聯絡了武家子弟和太平公主,因為當時太平公主已經嫁到武家,算是武家的人。後來為了增強實力,又把皇嗣李旦也拉了進來,最後幹脆連禁軍將領也給拉上了,說:來,我們一塊兒告倒來俊臣!這些人本來不是一個陣營的,彼此有諸多矛盾,但是在痛恨來俊臣這一點上卻空前一致。反正來俊臣讓大家都人心惶惶,現在正好趁著人多勢眾,一起打倒他。聯絡好了之後,就以魏王武承嗣為首,這些人聯名上奏,控告來俊臣。既然這麼多人聯名上告,那就立案審理吧。一審起來,這罪名可就多了,行賄受賄、欺男霸女已經算是小意思了,更重要的罪狀是來俊臣想要自己做皇帝!證據是什麼呢?來俊臣曾經把自己比作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這石勒原本是個奴隸,後來從奴隸成為了將軍,又從將軍晉陞皇帝。來俊臣自比石勒,不就是要謀反嗎!謀反就得判處死刑啊,這個處理意見就上報給武則天了。
  武則天怎麼處理呢?她對來俊臣還是相當有好感的。她知道來俊臣得罪人很多,但那都是自己讓他幹的。至於說來俊臣想要當皇帝,武則天無論如何是不相信的。何況來俊臣還是個美男子,武則天對於美色總是很感興趣。她想保住來俊臣,因此遲遲沒有答覆。然而越是這樣,那些告來俊臣的人越害怕呀,要是來俊臣不死,接下來就輪到這些人吃不了兜著走了。宰相啊,武則天的面首啊,都被動員起來遊說武則天,可是武則天就是不處理。
  常言道:「惡人自有惡人磨。」最後結束來俊臣性命的還是酷吏。這個酷吏名字叫做吉頊,也是一個美男子。此人曾經和來俊臣共事,心機深沈,膽略非凡,當時也正得武則天信任。神功元年(697)六月的一天,武則天騎馬到禁苑散心,吉頊為她牽馬。騎了一會兒馬,武則天問:「最近外面有什麼動靜嗎?」吉頊回答道:「大家都在議論皇上怎麼還沒判來俊臣死刑呢?」武則天說:「來俊臣有功於國,朕不能不考慮啊!」吉頊朗聲說道:「來俊臣糾結不法之徒,陷害忠良,他們家收受的賄賂有如山積,被他迫害而死的冤魂充塞道路,這樣的人是國賊,是公害啊。陛下您哪能對這樣的人心存惻隱呢?」
  這話還真把武則天說動了。武則天沈默了一會,終於長嘆一聲說:「只好這樣了!」吉頊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起作用呢?有兩點原因:第一,他沒有提來俊臣謀反,他知道武則天不相信他謀反。但是他所開列的來俊臣的罪狀卻都是真的,單憑這些罪狀已經足夠判處來俊臣死刑了。第二,吉頊也是個酷吏,連他都跟武則天說,不能再讓來俊臣茍活於人世,武則天也就意識到了,天下人都已經萬般厭惡來俊臣了,如果這時候再保他,只能是引火燒身。沒辦法,借他的腦袋來平息民憤吧,來俊臣自己在《羅織經》裏也說過,要「善歸上,罪歸下」,有好處時要讓皇上做好人,有罪過時做臣子的應承擔下來,現在,就讓他實踐自己的理論去吧。神功元年六月初三,武則天終於下令將來俊臣斬首。
  斬首那天,洛陽城的老百姓傾城而出,都來看熱鬧。來俊臣人頭剛一落地,百姓蜂擁而上,把來俊臣的屍體挖眼剝皮,連五臟六腑都掏了出來。這情景太讓人震撼了,武則天還真沒想到來俊臣如此讓人痛恨,她不由得暗自慶幸,幸好把他處死了,否則這種鬱積的憤怒要是爆發到自己頭上,豈不是大麻煩!她趕緊和來俊臣脫清關係,親自寫了《暴來俊臣罪狀制》,列舉了來俊臣的種種罪狀,最後說:「宜加赤族之誅,以雪蒼生之憤。」搖身一變,又成了一個替天行道、為民申冤的好皇帝。
  既然要當好皇帝,光殺死來俊臣還不夠,還要進一步證明自己是被蒙蔽的,沒有責任。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武則天找大臣談話了。她說:「過去周興、來俊臣審訊的時候,每次都牽扯好多大臣,我也不是沒有懷疑過,可是派身邊的大臣去複查,回來都說確實如此。我再問那些受審的人,這些人自己都承認謀反,那我也就只好相信了。可是周興、來俊臣死了之後,也就不再有謀反案了,這樣看來,以前那些案子恐怕也有冤枉的吧。」她這明擺著是在裝糊塗,大臣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就都不說話。沈默了一會兒,一個叫姚元崇的大臣說話了:「從垂拱年間以來,所謂的謀反案基本都是周興他們誣告出來的。當時陛下讓大臣去複查,這些大臣還不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怎麼敢真的去查!那些被誣陷的人如果翻供的話,會吃更多的苦頭,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所以只好承認謀反。現在全仗老天保佑,陛下終於看清楚了周興、來俊臣他們的嘴臉,把他們正法了。臣敢以全家族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向您保證,從今再也不會有人謀反了,如果再有人謀反,請陛下問臣的罪!」武則天趕緊順坡下驢,說:「姚愛卿說得對!以前那些宰相只知道順著朕,險些讓朕成了濫用刑罰的人!現在姚愛卿所說的才是我真正想聽的話呀!」一下子把責任推了個精光。武則天和姚元崇之間的這次對話,成為武則天結束酷吏政治的一個標誌。這個姚元崇是誰呢?他就是後來輔佐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大名鼎鼎的宰相姚崇。
  周興和來俊臣都死於酷吏之手,是不是因為惡有惡報呢?其實沒有這麼簡單,關鍵是武則天想要除掉他們了。不光是周興和來俊臣,新舊《唐書》所記載的二十七個酷吏不是被處決,就是承受不了內心的壓力自殺或者發瘋,沒有一個善終。那麼武則天為什麼要把這些幫她打江山的功臣送上斷頭臺呢?
  兩個原因。第一,她已經用完這些人了。她利用酷吏來打擊反對派,鞏固了武周的江山。但是一旦統治真的穩定下來,這些人的歷史使命也就結束了。而且這些人的存在還會成為她的負擔。為什麼呢?首先這些人會有損於她的形象,讓人們覺得她是淫刑之主;其次這些人勢力太大,都侵奪了武則天的神聖皇權了。來俊臣死後,禮部侍郎馬上向武則天自首,說他過去迫於來俊臣的壓力,每年都要任命幾百個來俊臣的親信。武則天質問他為什麼拿國家官職做人情,侍郎說:「臣負陛下,死罪!臣亂國家法,罪止一身;違俊臣語,立見族滅。」可見皇帝的威力還比不上來俊臣,武則天一生追逐權力,怎麼能容忍這樣的事情呢!既然酷吏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留下來有百害而無一利,那麼「狡兔死,走狗烹」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酷吏自身素質太低了,缺乏轉型的可能。酷吏大多出身社會底層,好多人甚至大字不識一個,這樣的文化素質讓他們沒法勝任別的工作。比如說文盲酷吏侯思止就經常鬧笑話。他在洛陽當官,洛陽有一個地名叫白司馬阪,侯思止不大認字,把「阪」字看成謀反的「反」字,還以為是一個叫白司馬的謀反了,在這兒被砍的頭。當時有一個將軍叫孟青棒,他又以為是一種刑具,用來打人的。所以一審問囚徒他就說:「若不承認是白司馬,就讓你吃孟青棒。」犯人莫名其妙,後來知道是這麼回事,好多人都在心裏竊笑。長壽元年(692),曾經幫助武則天平定李敬業叛亂的魏元忠也被人告發謀反。侯思止提審魏元忠時,又露怯了,對魏元忠呵叱道:「急認白司馬,不然即吃孟青棒。」魏元忠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侯思止太生氣了,一個犯人敢笑我,就把魏元忠的腳綁起來,拖著他走。魏元忠說:「我命薄,騎驢摔下來了,腳卻被鞍鐙掛住了,所以被驢拖著走。」侯思止更生氣了,接著又是一頓暴打。魏元忠終於發火了,說:「侯思止!你要殺我就殺,說什麼謀反不謀反!你好歹也是國家官員,居然說什麼白司馬、孟青棒,總有你吃虧的時候!」侯思止不懂啊,以為白司馬、孟青棒是犯忌諱的話,嚇壞了,連忙給魏元忠鬆綁道歉,說:「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指教!」這件事一下子傳開了,連武則天聽了也忍笑不禁。這樣素質的官吏,怎麼可能不被淘汰呢,等著拿腦袋祭旗吧。
  從廢黜中宗李哲到處死來俊臣,酷吏政治持續了十四年之久。唐朝以來,任用酷吏一直是人們批評武則天的最主要罪證。那麼回首這段血腥而又紛繁的歷史,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評價武則天的酷吏政治呢?必須承認,酷吏政治有它極其惡劣的一面。首先它嚴重破壞了司法制度。唐代號稱律令制社會,武周王朝的司法體系承自唐朝,本來也很完備,但是在酷吏橫行的時代,原來的法律條文和司法原則都成了一紙空文,無法再發揮應有的作用。其次,酷吏政治也破壞了人心。君臣之間互相猜忌,大臣為了自保,只能裝聾作啞,茍且偷生。當時的宰相蘇味道有一句名言,說別人要是問你問題,絕不能正面回答,要模模糊糊地回答。可即是不可,不可即是可,凡事無可無不可,所以就留下來一個成語叫做「模稜兩可」。連宰相整天說話做事都似是而非,公事還能辦好嗎?所以在武則天手下雖然有不少很能幹的大臣,但是再也找不到魏徵那樣的直臣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酷吏對於武則天的統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般來說,如果是開國皇帝,必然都有自己的佐命功臣;如果是女主執政又都會有外戚幫忙。武則天既是女人又是開國皇帝,可是她既沒有佐命功臣也沒有得力的外戚,而她遇到的阻力又那麼大,怎麼辦呢?只能是任用酷吏了。通過讓酷吏殺一批人來震懾天下,武則天迅速地穩定了統治,國家沒有發生更大規模的動亂。正是因為有酷吏幫助,武則天才能「計不下席,聽不出闈,蒼生晏然,紫宸易主」。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流血戰爭,老百姓安安穩穩,天下就改朝換代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武則天是贏家,天下的老百姓也是贏家。
  此外酷吏雖然在一定時期內橫行霸道,但是他們行使的主要是監察司法權,而不是行政權。影響最大的酷吏周興、來俊臣,都沒有當過宰相,因此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左右國家政局,這使得酷吏的危害被降到最低。即便是在司法領域裏,酷吏打擊的對象也主要是可能對武則天構成威脅的中高級官員,基層社會受到的震動不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社會整體的平穩發展。更重要的是從任用酷吏到結束酷吏統治,武則天始終把握著政治進程。她深知,酷吏固然是開創和鞏固政權的重要工具,但是要坐穩江山絕不能僅憑暴力威懾。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