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歐洲簡介

歐洲簡介

歐洲簡介

歐洲面積1060萬平方公里,僅大於大洋洲,而人口約7.18億,僅次於亞洲。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面是地中海。歐洲海岸線不太整齊,有許多半島和島嶼。北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除冰島外北歐國家都在那裏;南有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和南歐多個國家聚集的巴爾幹半島;西南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半島。英國本身就是島國,叫大不列顛島,其次的是冰島和愛爾蘭島。義大利還有二大島西西里島和撒丁尼亞島,北面有法國的科西嘉島。希臘有個以邁諾斯文明聞名的克里特島。歐洲島嶼佔全洲面積的9%。再說歐洲的山川。山有阿爾卑斯山脈,在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邊境蜿蜒1200公里。歐洲自西向東有三條大河:萊茵河、多瑙河和窩瓦河,分別注入北海、黑海和裏海。裏海是世界最大湖。深入歐洲內陸的海北面有北海、波羅的海,南有黑海、亞得里亞海和愛琴海。歐洲古代文明就起源於愛琴文明。

歐洲是文化和經濟發展最早的地區。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都發生在歐洲。歐洲能源充足,煤炭和發電量都佔全世界40%以上。鋼產量佔世界一半。瑞士的鐘錶和精密機械,德國的化工和光學儀器,瑞典和西班牙的造船業,還有義大利的時裝、法國的葡萄酒和香水,都世界聞名。歐洲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城市人口佔70%左右。現在歐洲共有43個國家,除俄羅斯只有一半在歐洲外,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德國、法國和義大利。




歐盟

歐盟平衡區域政策:歐盟區域間社經差距,南區高于北區,義大利南部高於北部。而統一後的德國亦見德東(即原東德部分)高于德西。其實自六國共同組成歐洲共同體組織以來,即一直從事著解決空間差異的問題。1958年的羅馬和約即決議,以減少區域發展差異,達成一均衡的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1987年7月簽訂的統一歐洲檔案中,更將縮減不同區域之間的差距和減少發展落後區域個數,訂定為歐洲共同體的「義務」。自此,區域結構政策成為歐盟重要工作,並成立區域結構基金委員,專職於補助歐盟成員國和區域的發展,以減低歐盟內部核心─邊陲之差距,其經費占歐盟總預算約1/3。

歐盟跨國界之區域合作政策:為了促成歐洲走向統一的途徑,歐洲共同體一直有著建構貫穿國界的國家合作計畫。其中,第一個由地方社區、地區政府、國家上到歐洲層級的跨國合作管理區,為1958年,在德國與荷蘭交界區成立的邊界合作區EUREGIO。1971年正式成立歐洲國界區工作組織AGEG,至1996年在歐盟區域內已有90個EUREGIO,其中環繞在德國國界區的就有24個。其目的之一,即在提升位於國家邊陲國界地區的發展,進而縮減與核心區之間的差距。在歐盟空間範圍內,此種越界、跨國的合作區,除了國界合作區外,還包括了自然環境單位區,也就是如同一流域區、山脈區與海岸區等的整體規劃。因此,就歐盟而言,其共同工作除了以成員國為單位外,尚有許多「區域」單位,其最終目的,即在減低區域發展差距,並打破國家主義藩籬。




(一)義大利的飲食文化

義大利菜是相當精緻的料理且具久遠的歷史,自文藝復興開始,義大利人對於烹調的技巧和材料的運用就十分講究,特色為喜歡用橄欖油、大蒜、蕃茄及香料等配料一起烹煮,非常的出味。在十六世紀時義大利公主凱撒琳嫁與法皇亨利二世時,便把義大利傳統烹飪的方式帶入法國,使義大利人自認為是法國菜的鼻祖。義大利食物中紅酒、披薩與通心麵最負盛名,前者是一項悠久的歷史傳統,後兩者既保持了傳統的精緻,又能跟上簡便、速食的現代餐飲習慣,已成世界性流行的食物。

而通心麵與義大利人濃厚的家庭觀念關係密切,每逢假日、慶典的家族聚會,通心麵是不可獲缺的,由於通心麵首重配料,各種酸、甜、辣、鹹等五味雜陳的肉醬正可滿足龐大家族口腹之慾。演變至今通心麵的醬料多達五十餘種,若再搭配麵條本身不同的材料、作法與造型,通心麵的變化更達數百種。

義大利的咖啡亦是其精緻飲食的代表,獨特烹調而成的蒸氣壓縮咖啡(ESPRESSO)和卡布奇諾咖啡(CAPPUCCINO)都是飯後及休憩時的好飲料。在義大利高級的社交場合中,仍可看見沿自文藝復興時代的優雅進餐禮節,尤其是餐酒的講究,每道菜皆有指定的酒品搭配不容差錯。但在普通的餐廳或家庭聚會上,義大利人又會表現出熱情、豪爽的一面,盡情歡樂、喧鬧甚或高歌一曲。

(二)西西里島

地中海最大的島是西西里島。它是義大利的一個自治區。面積25460平方公里,人口508萬。西西里島多山,東北部的埃特納火山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263公尺。它在近2500年間噴發了400多次,是歐洲噴發最頻繁的火山。1669年的噴發最猛烈,火山口寬達4.8公里,深1.2公里。熔岩掩沒了山下的卡塔尼亞城的大部分。不過,火山噴發物質造成肥沃土壤,形成許多豐產的果園。火山下有登山纜車,可通到火山口近旁,便利遊人觀覽火山活動的壯觀景像。西西里島盛產柑橘,特別是檸檬的產量佔全義大利產量的90%。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人口73萬)因是黑手黨的老巢而聞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進攻義大利就是先在西西里島登陸的。

(三)維蘇威火山

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東南有兩座小城,叫龐貝和赫庫蘭尼姆,位於維蘇威山腳下。西元79年8月24日正午時分,本來寧靜的維蘇威山突然噴發。蘑菇狀火柱升起10幾公里高。火山灰和浮石如雹雨般落下,傾刻間把兩座小城埋進10餘公尺深的火山灰和熔岩之下。幾千居民無一人逃出來報告兩城的悲慘遭遇。直到1600年後,考古學家花了上百年的時間,才把龐貝古城從地下發掘出來。因有火山灰的掩埋,城牆、街道、神殿、浴場、角鬥場、住宅和商店,都得以保存下來,甚至有的死者的恐懼和痛苦表情都歷歷在目。

維蘇威火山是歐洲著名火山,現在海拔1280公尺,每次噴發後高度都有變化。自從西元79年那次大噴發後,間歇了近600年,後又噴噴停停。1631年再次大噴發,又有5座村鎮被毀,死亡約4000人。最近一次噴發是在1964年。維蘇威火山灰造成肥沃的土壤,使當地成為著名的葡萄產地。龐貝古城的發掘和那不勒斯的自然風光,還帶來繁榮的旅遊業。維蘇威火山下已建直達山頂火山口的纜車索道。火山口直徑600公尺,深約300公尺。





(一)萊茵河

德國詩人海涅(1797~1856)寫過一首敘事詩《蘿蕾萊》,曾被20多位作曲家譜曲。蘿蕾萊是萊茵河中一塊回音岩,傳說是一個少女變的。她因戀人變心而投萊茵河自盡,死後變作河中岩石,引誘漁船觸岩沈沒。海涅當然是根據民間傳說寫成的敘事詩。不過,萊茵河在德國境內是風景最美的一段河谷,兩岸不僅多懸崖異石,還有不少壯麗的古堡,成為德國最誘人的旅遊景區。

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也是最繁忙的水路。它發源於瑞士西南部阿爾卑斯山麓,向西北流經列支敦士登、奧地利、法國、德國和荷蘭,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長1320公里。瑞士巴塞爾以上為上游,從巴塞爾到德國波昂為中游。自東而來的美因河在美因玆匯入萊茵河。萊茵河中游進入平原,這是德國富饒的農業區,是葡萄和啤酒花的產地。波恩以下是萊茵河下游。沿河重要城市有瑞士的巴塞爾、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德國的美因玆、科隆、杜伊斯堡和荷蘭的鹿特丹。萬噸海輪可通到科隆,小輪船可駛至巴塞爾。

(二)愛爾蘭

愛爾蘭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但作為共和國獨立時間不長。1949年英國才承認愛爾蘭為獨立國家,但北愛爾蘭仍是英國的一部分,一直存在著種族衝突。愛爾蘭共和國位於愛爾蘭島上,北與北愛爾蘭相接,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首都都柏林(人口97萬)位於島的東側,隔愛爾蘭海就是英格蘭。都柏林街道整齊清潔,建築多保持著古老風格。著名古蹟有建於13世紀的都柏林宮和建於18世紀的福爾宮。菲尼克斯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

愛爾蘭是農業小國,自然資源不多,但氣候溫和,到處是綠油油的草木,甚至連公共汽車和房子都漆成綠色,因而有「綠色國家」之稱。愛爾蘭農業以畜牧業為主,活牛出口量很大,肉、乳等也是主要出口產品。愛爾蘭傳統文化氣息濃厚。20世紀又興起愛爾蘭文化復興運動,出了不少世界文化名人。大文豪蕭伯納(1856~1950)、現代派文學名著《尤里西斯》作者喬矣斯(1882~1941)、著名喜劇《溫夫人的扇子》作者王爾德(1854~1900)、小說《牛虻》作者伏尼契(1864~1960),都是愛爾蘭人。

(三)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1769~1821)生於科西嘉島。路易十六時任炮兵少尉。法國大革命時參加國民革命軍。他作戰勇敢頑強,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才能,26歲時升為將軍。第二年被任命為義大利遠征軍司令,率領3萬軍隊決定越過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他的部下紛紛反對,認為那是難以辦到的事。拿破崙堅定地說:「在我的字典裏根本沒有『難』字!」遠征軍克服艱難,終於越過了阿爾卑斯山,長驅直入,攻克米蘭,取得勝利。

拿破崙於1799年發動政變,建立執政府,自任第一執政。1804年又改共和國為帝國,當上了法國皇帝。拿破崙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家,大半生在戰場上度過,指揮過大小戰役50多次。這裏說的拿破崙戰爭,是指1793~1815年間以法國為一方,以英、俄、奧地利、普魯士等歐洲主要國家組成的反法聯盟為另一方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反法聯盟的兵力大大超過法國。在前幾次戰爭中,拿破崙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以少勝多,使反法聯盟自行瓦解崩潰。拿破崙又於1812年發動侵俄戰爭。法軍在嚴冬季節攻入莫斯科。俄軍隨即反攻,法軍衣薄糧缺,節節敗退,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逃回法國。為了不給法軍喘息機會,反法聯盟於1813年以數十萬兵力攻入法國,第二年攻陷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1815年拿破崙潛回巴黎,重新執政。反法聯盟再以70萬大軍分5路攻入法國,6月18日在滑鐵盧會戰,大敗法軍。拿破崙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在流放中憂鬱而死。


(一)阿爾卑斯山

阿爾卑斯山是世界著名的山群,但它的年代並不久遠,與喜馬拉雅山、以及台灣的高山實際都不相上下,而且都有密切的關係。

在2億年到6、7千萬年以前,也就是古生到中生代中期,這裏還是大海,大量的碎屑炭、軟體動物、珊瑚、有孔蟲、苔蘚蟲及菊石沉積之後,逐漸形成了砂岩、頁岩、石灰岩、白雲岩,更變質為片岩、結晶岩。這片範圍廣大的海洋,就是古地中海,地質學上稱為特提斯(Tethys)海。7千萬年到5千萬年以前,也就是中生代白堊紀晚期,地層上開始了最激烈的變化。起因是開始於約1億3千5百萬年前的板塊運動,到這時非板塊已碰到歐洲板塊,地層抬高,海水退出(也有地方發生「海進」),激烈的褶曲和造山運動加上火山活動和岩漿侵入,使阿爾卑斯山逐漸形成。

這個造山運動一直持續至新生代第三紀,即5千至3千萬年以前,不但形成了阿爾卑斯山脈,並沿地中海形成了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的庇里牛斯山脈,匈牙利與羅馬尼亞東邊的喀爾巴阡山脈,縱貫義大利的亞平寧山脈,以及巴爾幹半島上的諸多山脈。其實還不止如此;就在這一時期,已經由南極洲向北飄移了1億8千萬年、遠達5千5百哩的印度板塊也碰上了亞洲大陸板塊印度板塊激烈的向下楔入,我國的西藏與尼泊爾的地層像翹板似的大量升高和褶曲,加上花崗岩體的入侵,也終於形成了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及阿富汗與喀喇崑崙山諸大山脈。

這一時期的造山運動不但激烈而且範圍廣大,甚至連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北美的洛磯山脈和西岸沿海的內華達、馬德雷第以及阿留申與日本弧形列都包括在內,因而被稱為「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山運動」。到了最近的1、2百萬年以前,也就是新生代第四紀,造山運動已大為小、雖未停止,但已大為緩慢,繼之而來的冰河時期。阿爾卑斯的冰河十分發達,由於長期的侵蝕與風化,加上原來劇烈的褶皺、扭曲、重疊,所以,這些山既陡且高,多成帶形、針形、尖塔形;而坡面多為石灰岩,核心則為結晶岩,也就更為嶔崎險峻,壯麗非凡。

(二)獨領風騷的哈布斯堡王朝

不可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縱橫達七個世紀之久,歷經二十位帝王,支系遍布歐洲,是奧地利,也是歐洲歷史上最長、最強大的古老王朝之一。該家族因遠祖居於瑞士阿爾高州的哈布斯堡(鷹的堡壘)而得名。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當選為日耳曼國王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收復了被瓜分的國土,從此,奧地利的榮辱使與哈布期堡王朝的盛衰緊密相連。憑藉巧妙的聯姻政策,哈布斯堡領土不斷地膨脹。加之對政冶、經濟、軍事諸方面的改革,使奧地利迅速強盛起來。至此,帝國領土擴張達到頂點,基於敵對陣營之間錯綜複雜的政冶、宗教矛盾日趨尖銳,歐洲終於爆發了曠日持久約三十年戰爭。交戰雙方雖以締結「西發里亞和約」而握手言和,但帝國卻因此大傷元氣。

1740年,其女瑪麗亞.特瑞莎繼承王位。之後,特瑞莎之子,一位對奧地利歷史深具影響力的風雲人物-約瑟夫二世繼承母志,銳意改革,推行「開明君主制」。這一時期,奧地利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孕育出舉世矚目的天才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札特、舒伯特等人,維也納遂成為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奧地利三次參加反法聯盟,均遭慘敗,帝國已名存實亡。

(三)德國的地形與資源

德國地形由南向北如同階梯般地逐漸下降,從南方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往北降到漢堡所在的北德平原,而後沒入海水之中。由北而南,依序為北德平原、中德高地、南德高地和巴伐利亞高地。

整體而言,德國是個森林覆蓋的國家,森林覆蓋占領土30%的面積最著名的集中區是黑森林(Black Forest),然而德國的土壤並不算肥沃,不過由於化肥和農技的進步,因此約占國土總面積38%的可耕地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德國富裕通常被認為其豐富礦藏有關,德國的煙煤儲存量是歐洲最豐富的。天然氣、石油及其它金屬礦物也是儲存豐富。德國更叫人艷羡的是歐著名而重要的大河貫穿其間,有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和威悉河等,成為如主血管般的運輸大動脈,活絡暢通地將德國豐富的自然和人文內在,不斷地向外傳送。

 (四)紅十字會的由來

1863年時,瑞士企業家兼作家(Henri Dunant)創辦了「國際傷患救助委員會」,此一組織日後便慢慢擴大。而紅十字會標誌的由來,便是當時100多個救助團體,在經過審慎決議後,決定將瑞士的國旗顏色顛倒,而為該會的標誌—白底紅十字。如今,根據日內瓦會議的約定,凡有紅十字會標誌、在世界各災區服務的醫療人員,都要受到安全的保障。





北歐

一、  雪山冰川中的富裕

1.    發展優勢→資源豐富、海運便利、政治穩定、文化相近

2.    發展限制→居高緯區(寒冬漫長、晝夜變化大),不利農業

3.    福利國家「互助合作的形式」→高所得、高稅率、低失業率、平均壽命長

二、  冰河地形

1.    大陸冰河中心→基阿連山(西陡東緩)

2.    冰蝕地形→峽灣(挪威、冰島)、冰蝕湖(瑞典、芬蘭)

3.    冰積地形→冰磧平原、外洗平原、冰磧丘(丹麥)

三、  五國共同的人文特性

(一) 五國曾有長久的政治關係

1.    丹麥:是中世紀(14世紀)北歐地區最大國家,曾合併瑞典、挪威。

2.    瑞典:1521年脫離丹麥,成立瑞典王國,曾統治芬蘭達200年。

3.    挪威:1841年脫離丹麥獨立。

4.    芬蘭:芬蘭人原居歐亞分界烏拉山區一帶,此一民族約在公元100元遷移至波羅的海東側定居,後被瑞典統治,1809年被割讓給俄國,1917年趁俄國大革命而獨立。

5.    冰島:1263年起被挪威統治,後併入丹麥王國,至1944年獨立。

(二) 受到長久政治影響,這五國國旗的造型也都相當類似:

1.    都有藍色-傳統上被視為國民之色,眾多藍色的天空、海洋、湖泊。

2.    均有一個十字架-代表這些國家均是信仰基督教。(其中最古老的是丹麥的國旗,自13世紀即開始使用)

國家
國 旗 的 含 義

丹麥王國
13世紀與愛沙尼亞人交戰時,由天空降下此旗,丹麥因而獲勝的傳說,故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

瑞典王國
據說13世紀的瑞典王與芬蘭人交戰,看見藍色天空出現金色十字架光芒,而設計此旗幟。

挪威王國
1945年脫離丹麥的聯合王國而獨立時,在丹麥國旗上加藍色十字架,以藍、白、紅象徵自由。

芬蘭共和國
藍色:代表自由天空及國內眾多的湖泊。

白色:象徵白雪大地。

冰島共和國
由於過去曾受丹麥、挪威的統治,國旗設計與他們的相似,藍色為傳統色。


(三) 北歐五國有共同的民族、語言、宗教淵源。基督教福音路德派為最多(即馬丁路德所創新教),信仰人口大多高達80﹪以上。芬蘭人與語言是唯一相異於其餘四國的,但歷史上仍有長久的往來關係。

(四) 北歐五國的經濟社會與就業政策均有高度成就,基本上也認同西歐,可是在歐洲的統合上未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根本原因是地緣政治的問題,使其每走一步都要觀察獨立國協的反應。

四、  維京人(Viking)及影響

1.    維京人(諾曼人):

係指8~11世紀居住北歐海灣地區(Vik),從事海上貿易和冒險的丹麥挪威人,而稱為維京人。因可耕地不多,扶養力低,維京人向海外發展以取得財富,為防護商品免於受海盜掠奪,他們自衛武裝。在海上遇到較弱對手時,他們自己也成為海盜,形成了當時歐洲「侵略」的代名詞。他們以挪威為根據地,向南、向東、向西發展,同時也漸接受基督教的傳入。

2.    優越造船、航海技術:

維京人利用木材資源,造大船,每艘船漿34對,無甲板,船輕,吃水量淺即可。易靠海岸,亦可逆河而行;大船前後皆有龍頭,故不須轉向,方便海上航行及調度。今日北歐人仍沿襲祖先從事海上活動的特性,轉而從事海上運動項目。

3.    建立平等的社會制度-古代北歐人受地形影響而分居各地,亦形成莊園制度,其社會組織如下:

(1) 各部落有首長(Kooung,或King),是經由推選產生,而非世襲。

(2) 部落重大事務是由貴族群(首長、長老等)同意而行,首長不可任意而為。

4.    人人地位平等:

貴族與莊園中的自由農民皆有平等的權利,因此,至維京人稱霸海權時,船上水手人人皆可為領導者,是平等的,此一價值觀延伸至現代社會。

五、  各國發展差異:

(一)丹麥

1.  北美穀類進口的影響,發展商業化畜牧業

2.  採行聯合產銷、農業機械化、科學化經營為主要乳肉出口國

3.  發展輕重工業朝向經濟多元化

(二)挪威

1.  航運、魚撈為主要經濟活動

2.  北海的石油天然氣形成工業優勢

(三)瑞典

1.  林木、鐵礦為主要資源

2.  工業發展條件良好→富資源、具研發能力

3.  電腦、電訊工業發達

(四)芬蘭

1.  森林面積比率高,林業發展與森林保育並重

2.  機械、電子工業發達並急速拓展貿易

(五)冰島

1.  冰河、火山地形交會,成極佳地形教室

2.  繁榮主要依賴漁業,佔出口比率高

3.  水力、地熱資源和觀光業日趨重要

六、  發展問題與展望

1.    問題:發展成就生活水準如何維持、加入歐盟步調不一

2.    展望:再度產生超越人口比例與自然環境的影響力,成為國際社會最具有創造力的地區之一

一.  瑞典IKEA家具

在1950年創立,以獨特理念聞名企業界,主張家俱配套工作可由顧客自行在家中組合,其盒式包裝方式易於存放與運輸,即使你是非技術者,亦可自行組裝家具。

IKEA名稱係由創辦人(Ingrar Kamprad)與住處地名(Elmtaryd Agunnard)的首字母組成的,中文譯為宜佳。

二.  丹麥的樂高(LEGO)玩具

1932年由丹麥木匠克里斯欽森(O. K. Christiansen)成立LEGO公司(LEGO,取丹麥語leg godt即"玩得好"縮寫而成)他開始製造木質玩具以增加收入,25年後他的兒子創造一系列玩具積木,能使兒童組合出任何形體,新產品立即風行全球,並在日後每年賺取大量外匯。




一、 位置和影響

1.    相對位置→北起波羅的海,南臨希臘、愛奧尼亞海,東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及黑海,西臨德國、奧地利

2.    歐亞陸橋→古為東西文化、貿易或戰爭必經,各民族、宗教的交錯地帶

3.    政治破碎帶→政治疆界與民族分布的界線不一致

4.    歐洲火藥庫→長期民族問題導致政治不安,甚至引發國際衝突

二、 東歐各國民族組成

1. 同一民族的國家(主要民族比例90%以上):匈牙利(99%)、波蘭(97%)、阿爾巴尼亞(97%)、捷克(94%)、斯洛維尼亞(90%)

2. 少數民族中僅有一族佔多數的國家(主要民族的比例、主要的少數民族及比例):羅馬尼亞(89%、匈牙利7%)、斯洛伐克(87%、匈牙利11%)、克羅埃西亞(75%、塞爾維亞11%)、馬其頓(67%、阿爾巴尼亞20%)

3. 多民族國家(>5%的民族):保加利亞(保加利亞73%、土耳其15%、吉普賽6%)、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36%、克羅埃西亞20%、回教徒9%、斯洛文斯8%、阿爾巴尼亞8%、馬其頓6%、南斯拉夫5%)、塞爾維亞-孟坦尼格羅(塞爾維亞63%、阿爾巴尼亞14%、孟坦尼格羅6%、南斯拉夫5%)、波士尼亞-赫塞哥維亞(回教徒39%、塞爾維亞32%、克羅埃西亞18%、南斯拉夫8%)

4. 南斯拉夫族:依其主要分布地可分為東、西、南三支。東支即為俄羅斯人的先祖;西支即為今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人;中古時代馬札耳入侵原西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建立匈牙利王國,因而將西斯拉夫一分為二,南支主要分為塞爾維亞人、克洛埃西亞人、斯洛文人和保加利亞人。

5. 吉普賽人:自稱「羅姆」(Rom),意即為人,「吉普賽」(Gypsies)是由埃及人(Egyptian)一詞訛傳而成,歐洲人誤認為其發祥地為埃及,據考證吉普賽人起源於印度,受突厥人入侵,10世紀自印度遷出,經波斯、土耳其進入南歐,或經亞美尼亞、俄羅斯進入東歐等地落腳,三分之二集中在東歐,但在每個國家的人口比例都不超過5%。吉普賽女子多精於占卜和巫術;男子則善長打鐵與從事販馬、樂手。吉普賽人自古在歐洲便被視為Cain受詛咒的子孫,為不祥之人;因Cain打造了十字架上的釘子,被詛咒後代子孫必需不斷漂泊以為懲罰,因此備受歧視與壓迫,處於社會底層。在中古歐洲,吉普賽人往往成為貴族的奴隸,尤其在羅馬尼亞,即使神職人員也同樣奴役他們,甚至被視為暴力犯罪、無惡不作之徒。近代更為納粹指為血統不純,而加以殺害,受難者估計達40萬民。或許是受到種族歧視與壓迫,使得吉普賽人對定居社會敬而遠之,以四處賣藝或打零工維生。吉普賽人的音樂深深影響西班牙、匈牙利的音樂發展,即使到今日羅馬尼亞的偏遠鄉村,仍有吉普賽人帶著熊表演音樂、舞蹈。也曾有些國家試圖為他們建立國宅、安排就學與工作,然吉普賽人自外於社會,不願接受官方的安排與法律約束。吉普賽人不納稅卻又使用社會資源,也往往造成貧民窟、犯罪等社會問題,對東歐政府無疑是一項待解決的頭痛課題。

三、 前南斯拉夫

1.    民族和語文→前南斯拉夫二種文字是指拉丁文與近似俄文的基利爾(Kiril)文;語言上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馬其頓語,前者也可視為二種語言;主要民族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等等。

2.    南斯拉夫的分裂→前南斯拉夫在不甘淪為蘇聯附庸,1948年與蘇俄交惡後,奉行不結盟政策,1965年的經濟改革方案,更採行自由市場競爭、利潤均分的制度,農業上放棄國有化,使南斯拉夫的經濟顯著成長,然這些經濟改革卻未在南北產業結構上做調整,南北貧富差距加大,注下分裂的誘因之一。1980年軍事強人領袖狄托去逝後,出現權力真空,各共和國皆欲爭取領導權,而聯邦內最大國塞爾維亞在狄托在世時分為伏伊丁那、科索伏二省,原因是不願該共和國獨大,引起其他各族的反彈。信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族於塞國雖為少數,但在治權上佔優勢且由於歷史仇恨與文化差異,視境內阿爾巴尼亞裔回教徒為異端處處壓迫,終導致1989年科省境內阿爾巴尼亞裔要求從自治省升為共和國,以爭取更大的自主權,塞國以強硬的軍事手段鎮壓,其他共和國深恐塞國藉機獨攬大權,於是斯洛維尼亞首先發難欲脫離聯邦。1990年在蘇聯解體的推波助瀾下,除塞爾維亞-孟坦尼格羅共和國外,其餘共和國陸續由非共黨取得政權,進一步相繼脫離南斯拉夫聯邦成為四個獨立國家。1992年回教徒居多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亞在宣布脫離聯邦政府時,塞國更積極提供波國境內塞族各種軍事援助,引發長達三年血腥內戰。1998年自治區科索伏的抗爭再起,塞國隨即採取所謂的種族淨化政策,而對阿爾巴尼亞人、回教徒進行殘酷屠殺,1999年3月北約為伸張國際正義出兵攻擊科索伏塞軍,前南斯拉夫的種族問題顯然已成歐洲火藥庫的導火線。

四、 波蘭農業轉私有化的問題(在原私有土地比率很高進入自由市場後面臨的一些難題)

1.    在農地方面→私有農地的規模很小,且分割零碎不利機械化,買賣土地又不易,因此未能達到專業化生產的經濟效益。

2.    勞力方面→工業化導致農村勞動人口流失與老化。

3.    在市場、資金方面→與前蘇聯的出口貿易中斷,與西歐市場貿易又尚未打開,除歐盟的限制外,品質、包裝都難與西歐競爭。通貨膨脹使得糧食需求量減少、飼料、肥料價格上漲,農民所得減少,因而不願增加投資。

五、 多瑙河三角洲的整治

1.    三角洲的分布範圍:三角洲橫跨羅馬尼亞、烏克蘭兩國邊界,總面積約三千五百四十平方公里,為多瑙河注入黑海前分為三大支流時形成大片島嶼、沼澤地。約二萬居民散居其間。該三角洲為325種鳥類繁殖、棲息、覓食之地,並有大批候鳥在此過冬,其中黑鸛、白塘鵝為瀕臨絕種的稀有鳥類。而春季則有鯡魚、鱒魚溯河而來此產卵。

2.    1980年代:1980年代中期,羅馬尼亞政府將三角洲改為耕地種植稻麥。築堤抽水,導致水生植物死亡,塘鵝和鸕鶿則被大量射殺。1989年這項改造計劃也因土壤鹽化不適合耕作、又沒錢買化肥改善而難以為繼。當初部分居民被迫遷移,留下來者則靠捕魚、打獵、割蘆葦、養蜂維生。

3.    共黨跨台後:西方旅遊業視該地富異國風味,前往觀光賞鳥者日眾,但因當地旅館設備簡陋,遊客大多留在船上,當地人賺不到遊客的錢。目前來自數國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正設法回復該濕地原來面目,在六個堤堰和水壩打洞使河水回流,並在此區設有野生動植物管理員巡邏。羅馬尼亞及烏克蘭並於1990年在多瑙河三角洲成立聯合自然保育區,1991年羅馬尼亞劃定多瑙河三角洲生物圈保護區,所需經費由世界銀行等外國贊助者提供。此外,此項計劃引起東正教教會、歐美等水利工程師、科學家、環保人士的注意。目前三角洲復原工作進展頗快,重新淹水區已長出藺草,並有大鷸築巢、還可見大批鯉魚。

六、 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分裂

1.    民族文化的差異:捷克斯洛伐克主要有兩個民族,波西米亞、摩拉維亞的捷克人,東部的斯洛伐克人,而捷克人占國土的三分之二面積,且人口約為斯洛伐克的兩倍,另外還有匈牙利、烏克蘭、日耳曼等少數民族。雖然捷克與斯洛伐克的語言相通,但保有不同文化傳統,各有自己的學校與報紙。連國歌都反映兩民族不同的特性,前半段是捷克優美旋律,後一半是斯洛伐克熱情洋溢的舞曲。捷克人喜歡喝啤酒、斯洛伐克人則好葡萄酒。

2.    產業發展不同:斯洛伐克傳統上以農、林業維生,捷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名列最先進的十大工業國之一,這與其自然環境有密切關聯,斯洛伐克的地形以山脈為主,僅南部多瑙河流域有較肥沃的平原;而捷克波希米盆地的周圍富含煤與金屬礦,盆底則為農產豐盛的精華區。在歷史上捷克的經濟力一直勝過斯洛伐克,而政經資源也一直由捷克人所掌握,因而在建設上有重捷克、輕斯洛伐克的傾向,1960年代起斯洛伐克開始爭取自身權利,1992年要求與捷克共享聯邦政府的統治權,但談判破裂雙方領袖最後協議分道揚鑣,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正式獨立。

七、 東歐和南歐地理背景、建築的比較


比較項目
東歐(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民宅)
南歐(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民宅)

建築
屋頂
茅草斜頂斜度較大(冬季降雪)
紅瓦斜頂斜度較小或平頂(少雨)

建材
木材(就地取材)
石磚(就地取材)

顏色
咖啡
白色(反射太陽光)

地理背景
氣候
溫帶大陸性,夏熱冬冷
溫帶地中海,夏熱冬雨

地形
山地
山坡

地區開發
較晚
較早,森林破伐殆盡




歐洲人的飲酒文化

許多歐洲人習慣餐前、飯後甚至在每道菜間搭配飲酒,事實上飲用那一類酒與其原料產地分布有極密切相關,如南歐盛產葡萄,酒南歐的人則以葡萄酒為好。啤酒的主要原料為大麥,在夏涼的氣候下所長的麥芽較適宜製造啤酒,因而在地中海區之外的歐洲幾乎都有製造啤酒的環境,德國、捷克的製造技術高人一等,因此中歐的啤酒消耗量最大。

烈酒的原料來源不一,白蘭地以葡萄酒、威士忌以大麥、伏特加與琴酒則以穀類或馬鈴薯釀成,因此西、南歐烈酒飲用以白蘭地為主,東歐則以伏特加為主。在東歐捷克比爾森釀製的淡啤酒在歐洲最富盛名,然僅有十分之一的啤酒用於出口,其餘的都在國內消耗,可以說是比德國人更愛喝啤酒的民族。而波蘭人好飲烈酒伏特加,如果慶典上沒有伏特加會被認為不好客、或是主人寒酸;而好飲烈酒據說是歷史不幸殘留下來的習慣,將絕望沈浸在酒精之中,藉此麻醉悲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