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hand grenade (手榴彈)

hand grenade (手榴彈)


用手投擲的彈藥。因早期榴彈的外形和破片有些象石榴和石榴子﹐故名。一般由彈體﹑引信兩部分組成。彈體呈柱形或卵形﹐有的帶有手柄﹐內盛炸藥或其他裝填物。多採用擊發(或拉發)延期引信﹐也有採用電觸發和延期雙重作用引信的。
         分類與性能 手榴彈可分為殺傷﹑反坦克﹑燃燒﹑發煙﹑照明﹑毒氣和教練等彈種。殺傷手榴彈又分兩種﹕一種是常用的破片型﹐亦稱防禦手榴彈。主要用破片殺傷有生目標﹐兼有震懾破壞作用。其彈體外殼用鑄鐵或衝壓鋼板製成﹐也有用鐵皮(或塑料)殼內襯鋼珠﹑鋼絲等預製破片製成的。一般全彈重300~600克﹐有的僅重120克﹐也有重達1000克左右的。引信延期時間3~5秒﹐有效破片重 0.1~0.4克﹐數量300~1000片﹐有的可達5000片以上。殺傷半徑為5~15米。另一種是爆破型﹐亦稱進攻手榴彈。彈殼用鐵皮﹑塑料或其他材料製成。一般全彈重100~400克﹐炸藥重量佔30~70%﹐引信延期時間 4秒左右。爆炸時﹐產生爆轟作用﹐震懾殺傷敵人。因所生破片很輕飛散不遠﹐投擲後繼續衝鋒﹐也不致傷及自己﹐適於在進攻中使用。有的可臨時加裝破片套﹐作防禦手榴彈用。普通木柄殺傷手榴彈(圖1 木柄殺傷手榴彈 )在投擲時﹐帶出拉火繩﹐可使火帽﹑延期藥﹑雷管﹑炸藥相繼作用﹐產生爆炸。加重型木柄殺傷手榴彈則適於在防禦中使用。反坦克手榴彈﹐亦稱反坦克手雷(圖2 反坦克手榴彈 )﹐多用空心裝藥﹐瞬發引信。通常配有手柄﹐彈尾有尾翅或穩定傘﹐以保證命中姿態正確﹐利於破甲。一般全彈重1000克左右﹐垂直破甲厚度可達170毫米﹐可穿透混凝土工事500毫米以上。燃燒﹑發煙﹑照明﹑毒氣等手榴彈外形和結構與殺傷手榴彈相似﹐內裝化學戰劑或煙火藥﹐配延期起爆或點火引信。
         簡史 手榴彈是隨火藥的發明與使用發展起來的。中國宋朝咸平三年(1000)﹐唐福向宋真宗獻的“火毬”﹐是現有史料記載最早的守城用的手投彈藥。經元至明﹐使用過“萬人敵”﹑“鑽風神火流星炮”(鑄鐵殼)和爆發毒火﹑毒煙﹑毒液的各種手投彈藥。15世紀﹐歐洲有了裝黑火藥的手榴彈。17世紀﹐出現了“榴彈兵”部隊﹐風行一時。19世紀﹐由於槍炮的發展及城堡攻防戰漸少﹐手榴彈一度受到冷遇。後來﹐塹壕戰興起﹐為了彌補步槍﹑機槍不易對付塹壕內和障礙後目標的缺陷﹐手榴彈遂又得到重視。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中﹐雙方使用了手榴彈﹐效果顯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了手榴彈。較為典型的是德軍木柄手榴彈和英軍菠蘿形密爾斯式手榴彈﹐輕便安全﹐性能較好﹐為不少國家所借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還在繼續使用。1916年坦克出現以後﹐各種反坦克手榴彈應運而生。先是裝汽油的燃燒瓶﹐以後又出現了各種磁性﹑黏性和採用空心裝藥的反坦克手榴彈。20世紀50年代﹐美軍使用了鋼板預製破片彈殼的 M26式小型手榴彈﹐爆炸時﹐生成大量高速小破片﹐破片重量雖然大幅度減小﹐但動能大﹐分布密度高﹐殺傷效能並未降低。
         手榴彈輕小﹐有一定威力﹐生產﹑攜帶﹑使用簡便﹐在歷次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現仍在發展﹐在未來戰爭中仍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近戰武器。
  
AN-M8煙幕手榴彈


M26-A1破片手榴弾


引用自http://www.big-ordnance.com/grenades/grenades3.htm

CS瓦斯


引用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8B%E6%A6%B4%E5%BC%B9

閃光手榴彈


引用自
http://www.less-lethal.com/72seflba.htm

震撼彈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