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韓媒稱過度信任俄羅斯 韓火箭研發遭背後一擊

韓媒稱過度信任俄羅斯 韓火箭研發遭背後一擊

 韓國《朝鮮日報》25日發表文章稱,韓國兩次發射“羅老號”都以失敗告終,後獨自開發了初級水準的火箭發動機,但由於俄羅斯方面不予配合,阻止韓國使用測試火箭發動機的地上燃燒試驗設施,最後連性能試驗都無法進行。

 文章稱,因為依賴俄羅斯而嘗到“羅老號”(KSLV-1)發射失敗的教訓後,韓國制定了到2021年自主開發韓國型運載火箭(KSLV-2)的計畫。但無法參與韓國型運載火箭開發專案的俄羅斯拒絕韓方使用本國的燃燒試驗場。也就是說,繼“羅老號”之後,獨自開發火箭專案也受到俄羅斯的擺佈。

 文章指出,韓國原本期待在開發“羅老號”的過程中,得到俄方的技術轉讓。但俄羅斯2006年改變立場稱,不會轉讓“羅老號”一級火箭相關技術,只提供完成品。使用液體燃料的一級火箭是為“羅老號”飛向宇宙提供大部分力量的核心部分。如果不能確保一級火箭技術,接下來韓國型運載火箭的開發也會前景不明。

 文章稱,韓國著手開發運載火箭已經有15年時間,但韓國國內至今沒有大型火箭發動機使用的地上燃燒試驗場。只有可供10噸級小型發動機使用的燃燒試驗場。韓國型運載火箭使用的75噸級發動機試製品只能大幅降低功率進行試驗。

 文章援引了漢陽大學機械工學教授趙辰洙的話說:“如果剛開始就獨自開發,國內一定會建立燃燒試驗場。”另一位火箭專家表示:“由於俄羅斯不斷改變立場,韓國白白浪費了很多年。”

 文章指出,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計畫在2015年之前投入3700億韓元,在羅老太空中心建立地上燃燒試驗場。但由於預算沒有到位,計畫一直沒有進展。如果今年10月“羅老號”第三次發射再次失敗,對火箭開發的質疑恐怕會大幅擴散。


---------------------------


混合式探空火箭 交大打造100%MIT太空夢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10/45328.htm
2012年05月10日 15:12

國科會近日撥出3千3百萬元補助金,投入「前瞻探空火箭研發」,交大、屏科大,以及財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9日進行合作簽署,帶領研發團隊的交大機械系吳宗信教授表示,期盼台灣未來能成功發射微衛星入軌,讓美國太空總署向台灣購買衛星,打造100%MIT的台灣太空夢。

目前全球尚未有大學團隊以混合式探空火箭系統,發射火箭至100公里以上並從事太空科學研究,吳宗信透露,此項合作計畫是採用混合式燃燒推進系統,具有安全、綠色、系統簡單、低成本、燃料來源多樣化,以及可控制推力的太空推進技術,不僅在學術上具極高價值,透過研發將可提供相當高的比衝 (Isp > 250 s)、降低燃料使用率。

吳宗信表示,2010年飛上高空八公里的混合式火箭HTTP-1讓學生相信飛上天的夢想會成真,為台灣學術領域的混合式火箭系統研發跨出第一步。隔年發射HTTP-2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他認為態度決定一切,失敗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台灣的太空夢會一直堅持下去,期盼未來能實踐發射50-100公斤微衛星入軌的夢想。

交大校長吳妍華說,這是國內學、研團隊共同研發探空火箭合作的歷史時刻,期盼此項研發合作計畫,打造三贏的策略目標。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