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風箏

風箏


風箏

風箏的起源

 中國風箏簡史:



  風箏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民間藝術及休閒活動。一提起放風箏

不但孩童們雀躍三丈,連大人也都會興致勃勃躍躍欲試。



  放風箏趣味的確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到的。前人金聖歎曾經說

:「見人風箏斷,一樂也。」至於風箏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考證。有些

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

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

死去的親友。



  實際上,我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在文獻中「韓非

子」曾記載「哲人墨翟,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昇天空...

」(約紀元前 300 年左右),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以後才有紙

風箏的出現,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

的梁武帝被候景圍困,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候景傳

」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西元 549 年)時,候景作亂,

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

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繫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

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臺城即遭攻陷,梁朝

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所謂「風箏」,是指它在空中能發

生像箏絃的聲音;至於「紙鳶」,則為啞鳥,只飛不鳴。



  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繫上一條弓絃,或在紙鳶頭部按一個風笛,

當紙升空以後,強風通過笛,或者引起弓絃的顫動,就會奏出鳴鳴

聲音。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五代時候,北朝的齊宣帝也用風箏載人為樂,有一次居然於出

五里多遠。「北史」中記載,齊宣帝是利用天牢裡的死囚乘坐風箏

,讓他們「以蓆為翅,從臺飛下」,供齊宣帝娛樂。這些死囚如果

完成皇帝的心願,罪刑可以獲得赦免。



  清朝的李渙曾經編過一部名曲「風箏說」,書中記載一美一醜

的姊妹詹妍、詹強和風箏的故事。兩姊妹分別在風箏上題了詩句,

然後把風箏放掉。後來,拾到斷鷂的兩位男士前去求親,終於促成

兩對美滿姻緣。這是風箏有關的一段佳話。



  又從其他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

世紀才傳至歐洲。



  亞洲人做風箏的技巧,比歐洲人要高明多了。馬來西亞的風箏

是用秣草和乾蘆葦編成的,和韓國、印度的風箏類似,操縱起來很

靈活。他們可以讓風箏很正確的降落在指定地點,還有人可以讓風

箏只距地面十五公分高而風箏絕不會碰到地面。



  今天臺灣的風箏進步更多,民國六十一年,夏威夷舉行一次世界

風箏比賽,參加國之風箏製作技術顯然不及我國。這件事實觸動了

國內許多風箏專門才。到了民國六十四年,臺灣風箏已經外銷到美

國、澳洲、日本及其他國家,一年可以賺取三萬美金的外匯。



  台灣已步入工業時代一切講求速度與效率,無論市面售賣或外

銷風箏早已看不到紙製品,便宜的用塑膠製,稍貴的用尼龍布製,

僅有中、小學生工藝課仍然用紙作,因為紙較方便便宜之故。不過

香港仍然一直生產紙風箏,但風箏面已不是個別繪製而改以印刷,

雖較具工業化卻仍不失傳統特色及鄉土風味。



在歷史上,風箏也曾被用作通訊求救的工具。據史書上所載:「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這一求救的風箏,結果被射落而失敗,不久,臺城陷落,梁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風箏如果是在楚漢相爭時代所發明,計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一百八十餘年的歷史了。台灣有俗話說九月九,風吹滿天吹。」就是形容秋天時,競放風箏的盛況。 放風箏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也可以使人們回憶童年的往事,尤其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風箏,能夠順利的送上天空,更會使人興起一種創作的滿足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