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華民國建都臺北後的國運分析

中華民國建都臺北後的國運分析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在中原華夏一帶,歷經了無數的朝代,無不由國師依照風水地理之理論,建都選
址,當初肯定是國運昌隆,時曰一久,却遭至滅亡而改朝換代,此乃氣運流行,物換星移的自然現象,
猶如人由初生到衰老病死一樣,沒有長生不老的道理。驗證了再美好的真龍大地,也都要承受上天星氣
轉移的命運,這就是地理宗師楊公筠松傳下,正統風水之術,說穿了就是天與大地互動的關係而已。可
惜歷代侯王,都禁斷此不傳之秘,並非一般地理師都能知曉的。


昔時周公得此風水之術,定都選址,成為歷代最興旺而且最長久的朝代,所以楊公弟子曾求已公安云:
〔是以聖人卜河洛,瀍澗兩水交華嵩,相其陰陽觀流泉,卜年ト世宅都宮〕,驗證了聖人作法,千古一
揆,以證風水之道,惟在大地的山水脉以認上天所寓之氣,來斷定氣運流轉,其興旺之氣到底有多久,
來作定都選址的重要參考,縱使中華民國臺灣,建都在臺北大地,也是不例外。

臺灣近代風水名師曾子南先生,敍述臺北龍穴,為紫微坦局,他說:「臺北祖山雪山系,為臺灣北部最
高峯,雄偉聳拔,一龍中出,辭樓下殿,起伏頓跌,踴躍奔騰,迨至結穴,降落平洋,左右護龍,百里
繞抱,天乙太乙拱照明堂,上將上相護捍坦上,有王者之象,以此開國建都,必成强國而王天下。」

這種說詞,僅就大地山脉描述,雖淋漓盡致,但仍看不出臺北建都的興衰史,只知大地而不知氣之所寓
,顯然違背風水地理精義,雖然臺北大地可以王天下,試問可於古往今來開府建國,永遠不敗嗎?

上天之氣,寓於臺北大地,是雷地豫卦五爻,雖興旺但却不清純,為差錯卦氣,豫者喜悅,安樂也。雷
地豫卦體為坤下震上,坤為地,而震為雷,氣運流行其中,自開府建國到民國五十二年,生機一片暗淡
,隨時有亡國之險,全國上下,充滿著憂患和悲傷的氣氛。

民國五十三年後,氣轉入生氣,慢慢的轉危為安,卦象顯示,春雷一響,陽氣上升,地中萬物昭蘇而欣
欣向榮,便是悅樂之象,主事者為震為長子,出了蔣經國,名震驚動百里建侯,坤為三陰,震為二陰一
陽,象一陽為蔣經國統眾陰,陰為臣下百姓,行師之象,且震陽卦,坤陰卦,剛柔相應,意指蔣經國行
事,必為百姓之樂從,內有臣下百姓順從,外有蔣經國行事,所以而成其歡樂也。

蔣經國之後,有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相繼出任總統,也都意味著春雷一響,臣下百姓昭蘇而欣欣
向榮,充滿著悅樂,但卦氣不純,雜有風地觀之象,意指風行地上,遍觸萬類,周觀之象也,其氣為死
氣,意味著臺灣雖欣欣向榮,充滿喜悅安樂,然大觀在上,中國大陸視正統以觀天下,認為臺灣為中國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虎視眈眈欲求臺灣統一,將維持至民國一百拾二年為止。

及至一百拾三年後,國運將由興旺之氣轉衰,屆時不見春雷一響,萬物昭蘇,喜悅安樂之象將隨時幻滅
,剛柔彼此相應,總統行事不力,臣下百姓不順服,百業蕭條,充滿著肅殺之氣,國力急驟下滑,而差
錯的風地觀卦氣,即中國始終認為正統之觀天下却日漸成形,這時的雷地豫卦氣已時不我予,只以天之
神道而四時都不敢背逆,中華民國臺灣豈能違,再不遷移國都,其命運將可想而知,屆時物換星移,由
安轉危之勢不可免。

盛衰消長,地之氣也,真龍大地雖好而氣運未到,沒有先獲福之理,楊公祖師雌雄大法,歷代禁秘,幾
近失傳,臺南正德堂承襲楊公嫡傳,不敢怠慢,舘主王健龍兢兢業業,反覆研究考驗,並傳授學員十多
年,謹以中華民國建都臺北,運用臺北之卦氣分析探討國運的興衰,以嚮讀者,祈望有緣,不吝指教,
是為禱盼。作者﹕臺南正德堂舘主王健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