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上小學前必備的生活能力

上小學前必備的生活能力

再過不久,小一新鮮人就要進入小學就讀,從此踏入正式的學程了,話句話說孩子必須具備更多新的能力,以適應團體生活的要求。小學與幼稚園有許多地方不相同,比如要穿制服、要寫作業、上課時間還不能亂跑……這麼多新規矩小新鮮人有辦法學會嗎?家長們又可以做什麼預備工作,來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呢?

學會過馬路
  如果孩子以後將走路上、下學,那麼便可以從教孩子認識每天上學的路線開始。除了提醒孩子行的安全之外,此時也是訓練孩子自己過馬路的好時機呢。爸媽在選擇練習上下學的路徑時,應將安全考量擺在第一位,勿帶孩子走暗巷或偏僻的捷徑。訓練孩子過馬路時,父母可以先示範在十字路口該如何停、聽、看,然後牽著孩子的手走一遍,最後再讓孩子自己判斷情況,若正確,便讓孩子牽著手過馬路;若判斷錯誤,家長除糾正外,還必須把理由說清楚。
  提醒家長,在教導孩子辨識交通號誌時,只告訴他紅燈行、綠燈亮是不夠的。事實上,當號誌剛轉換時,反方向車道還不時會有車子衝出來,這是兒童上學最須注意的地方。不過,其實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過馬路的問題,因為每天上、下學的時段,在重要的十字路口,都會有導護老師和愛心家長來協助孩子們過馬路的。因此,教導孩子聽從導護老師和愛心家長的指揮,也是教孩子學會過馬路的重要訣竅之一。

做好「自己的事」
  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是小一新鮮人要面對的挑戰之一,對小學生而言,重要的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衣服、收拾書包、整理書桌及文具等。父母常會對孩子說:「自己穿衣服!」、「把你的書桌整理乾淨!」但對孩子來說,大人這些籠統的口令,孩子往往僅能模糊的接收,而無法確實瞭解。以收拾書包為例,父母不妨先教孩子如何將書、文具分類,或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能有所遵循,進而養成好習慣。
  此外,能不能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也是孩子要學會的。因此剛開學時,家長可以幫孩子將教科書或文具貼上標籤,避免孩子丟三落四的。責任感的養成,其實就在這些每日瑣事中,像是準時上學、完成功課、記得帶作業等,父母應讓孩子覺得那些都是自己份內的工作,既使沒有媽媽鬧鐘的耳提面命,孩子也能自我要求。

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困難
  小學新鮮人另一項很重要的自理能力是:會上廁所。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的大小便訓練早已完成了,沒什麼好擔心的,然而事實上小學老師們卻經常遇到出現如廁問題的小朋友。家長可能很納悶,為什麼孩子在學校會憋尿甚至尿褲子呢?
  仔細深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發現原來是因為學校的廁所大多是蹲式的,或是擔心廁所不潔,孩子用慣了家裡乾淨的的坐式馬桶,到了學校還需要從新學習蹲式馬桶的使用,或克服怕髒的心理障礙。因此,父母不妨在開學前後,和孩子一起試用學校廁所,並避免對學校廁所有太多負向的評論。
  有些孩子則是不敢表達或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與困難,而造成尿褲子的問題。小學一堂課40分鐘,有些孩子因為下課玩瘋了,忘了去上廁所,到上課時才感覺到尿意,已經憋不住了。因此在開學前,父母便須告知孩子,若急著想上廁所,應告訴老師,並教導孩子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此外上課時間,廁所人比較少,最好也請同學陪孩子一起去。若父母能提早發覺這些生活上的差異,先做好心理準備和及早訓練,便可以減少孩子適應不良的問題呢。

能夠「坐得住」
  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同樣困擾許多家有小一新鮮人的父母。由於上小學後,孩子每節課必須安靜坐上40分鐘,因此在開學前,家長可運用一些方法加長孩子的專注力。例如:給孩子一些有趣的讀物,像是自然、人文、生態或歷史漫畫書,均是不錯的素材。在進行時,爸媽可以陪孩子讀故事書20分鐘,再做親子對話遊戲20分鐘,或一起在電腦前看光碟、玩電腦遊戲、做趣味的科學實驗、拼圖遊戲等,都是提升專注力的好方法。孩子的學習需要大人的關心,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全程參與,相信都有助孩子專注力的延長。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規律的作息,也可讓孩子每天精神飽足、注意力容易集中。上小學後的生活作息和幼稚園時大不相同,例如到校的時間較早、放學回家後還有家庭作業要完成等,家長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慢慢調整孩子的作息。由於各校的時間表都不大相同,因此父母可以先瞭解學校規定的到校時間,再倒推出孩子每天應該起床和入睡的時間,並從現在就開始調整全家人的睡眠時間表。
  充足的睡眠和營養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因此除了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之外,每天早上為孩子準備好營養早餐也是很重要的。家長需要依照起床梳洗、早餐所需的時間,來規劃每天的時間表,否則,當時間安排過於匆促時,必定會成為親子間起衝突的引爆點。
  最後要提醒父母,孩子要上小學了,家長也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心態,以身作則,並配合學校的教學,陪孩子一塊兒學習與成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