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辦公室炮灰的自救之路:觀職場老人眼色行事為妙

辦公室炮灰的自救之路:觀職場老人眼色行事為妙

炮灰即Cannon Fodder,比喻為被強迫參加非正義戰爭去送命的士兵。在職場意為在現實激烈競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或者組織,或者在利益分配過程中被無視的個體或者組織的無畏犧牲者。炮灰有許多同意詞:“做分母的”、“穿小鞋的”、“替罪羊”、“冤大頭”、“墊背的”、“出局的”,而且越往後其程度越重。

從這個定義可以知道,炮灰之廣無處不在。公務員考試2009年的成功率是1.29%,可知“出灰率”是相當高的;一些大學畢業生剛進企業,不把“老江湖”當盤菜,結果頻頻被穿小鞋;與作為裁判的頂頭上司混得太水乳交融,最後不知覺做了替罪羊;在職場愛搶上司風頭終變冤大頭;當局者最後一搏時殃及池魚而製造一批墊車模磺叭瘟斕嫉某璩跡攪訟氯瘟斕跡槐獬鼉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博弈,在博弈的過程中,有人是主角,有人就永遠跑龍套;還有的在博弈過程中敗陣而出局。總之,有博弈的地方就會有炮彈與炮灰。

一起看看炮灰的誕生與自救之策。

Ⅰ型炮灰:主動把自己煉成犧牲者

說起來很難相信,有些人一進職場就尋死覓活地想要做炮灰,仿佛這就是指派的任務。這些人時時刻刻都以“炮灰”自居,他們總是給人一副“誰都在欺負我”的樣子。我就有這樣一個朋友,他在一所學校工作,每次見到我都會訴說自己的不公平遭遇:“領導就是故意把課給我安排在了那一天,就嫌我那天有兼職”、“我打聽了,給我發的獎金是最低的”、“我就是不讓他們好過,我就把這些課佔著”、“我受夠了,感覺他們都在欺負老實人”、“你看如果我辭職會怎麼樣”……

面對朋友的炮灰自居,我都無言以對,只感覺“他怎麼這麼不幸!”其實,真如人們所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之後就是“可恨之人定會有可憐之果”。想想看,如果這樣一個總是抱怨連天的人在你的周圍,你會怎麼對待他。周圍的人慢慢就習慣於把他當炮灰了——“反正把他當炮灰還是不當炮灰成本都是一樣的”。於是,炮灰型人才活生生地給自己製造了一圈把其定位成專職炮灰的人。

在職場,相信這種炮灰型人才並不在少數。他們以“絕不做炮灰”為信條,義無反顧地走向炮灰之路。反思一下自己,想想看自己有沒有對同事有感激之情;自己從同事那裏都收穫了什麼樣的支援與幫助;你如果離開目前的崗位,同事與領導會如何看。通過這些反思,你可能就會知道,其實別人的存在不是用來坑害你的,更多時候是在幫助你成長的。當有了這樣的積極心態,以一種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時,積極的東西也會多起來。

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自我實現的預言”。假如你相信我是一個著名的職業心理學家,而且相信我掌握一種預測人未來成就狀態的理論與方法。那麼,我如果告訴你“你將來沒什麼大出息”,你聽後可能會很沮喪——然後就缺乏了進取的勇氣與激情——然後就失去許多成長的機會——於是就真的碌碌無為——於是,你就真的相信我是活神仙了。當然,反過來積極的預言也會得到應驗。所以,當你在職場以一種更積極的預期去過職場生涯時,你會獲得更多積極的價值實現。

Ⅱ型炮灰:原來我是想當炮彈的

職場炮灰的第二種類型是以炮彈為使命,卻最終成為炮灰。這脫胎于一個職場規則:職場混跡的過程中一定要發現誰是炮灰,否則你就是。真的就像這個世界有時候的樣子:我每次去廣州、深圳出差,總有“智者”諄諄告誡:“在廣州、深圳需要有看誰都像是賊的準備,才可以不被偷。”於是,這種防害心態練就一副炮彈架勢。

具體的表現就是,許多能幹的職場人以攻為守,時時處處都以發現炮灰為終極追求。

小林與小王是一年前一起進單位的大學生。小林做事低調,而且很喜歡做自己的工作,因此工作做得很出色,只是他不善於表功,所以經常更多從工作中得到的只是“自身的鍛鍊”。而小王就大不同,他在與小林一起合作時,總是能“發現”更輕鬆的工作內容,但是,面對領導時小王總是能把兩人的工作表達成像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功勞。而且小王總是在領導在場的時候,表現得積極主動,仿佛單位的工作都是他一個人幹的:經常會扛著水桶經過領導開著門的辦公室,經常會在領導經過的時候大聲說“這個事情雖然很麻煩,但我一定做好”,經常充當領導的“眼線”溜進領導辦公室密談,經常對同事說“有什麼事情就找我”卻從來在需要他幫忙的時候“非常忙”……

小王的這種行為,不僅小林,單位與小王接觸過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有小王自己還以為自己擁有職場金剛鑽。只是小王漸漸發現,沒有人再願意與他合作了,只要大家有一起合作完成的工作,寧願一個人完成也不願與小王合作。也沒有人再把他放在自己的人際圈裏了,大家聚會都藉故不帶小王。自然,領導奇怪地發現,他從小王那兒得到的關於下屬的資訊都是負面的,好像都沒有一個好人似的。於是,領導認為這個眼線已經沒有價值了,於是暗示小王“以後還是工作期間來彙報工作好點啊”。

小王以做炮彈的架勢卻成為炮灰的結果,這是一種必然。炮彈畢竟不像“飛去來器”打了人還能原樣收回,真的炮彈打過一次就成炮灰,職場炮彈打的地方和次數太多了,也只能淪為炮灰。

當然有時做炮彈可能並非斯人主動,有時真的有想攻擊之物。比如新來的HRD是董事長朋友的女兒,每天上班的工作是八卦世界奇聞,還對人頤指氣使,更可氣的是,大家都還來巴結她。於是每天辛苦工作的你既得不到同事應有的尊重,又要受關係戶顯赫地位的刺激,頓覺天下不公。類似的不公平還有:每次出外勤都是你去窮鄉僻壤,而老闆的親信們總是去繁華大城市;公司平均加薪8%,你只加了5%;被提升的那個人明明還沒有你能幹……於是,“不在沈默中死亡,就在沈默中爆發”,你開始與不公平的事物為敵,以為自己不會是“一個人在戰鬥”,一定會有盟友來支援。結果,在你的帶領下,大家都義憤填膺準備跟著你大幹一場。只是當你真的衝上陣的時候,發現大家都隱身而去,然後你獨獨成了靶子被射得千瘡百孔,儼然一副炮灰樣兒。

關於這種Ⅱ型炮灰,如果是主動做炮彈類型的,基本沒什麼解藥。因為當事人並沒有自覺性,而且估計在做炮彈的時候得到的甜頭還不少,自然缺少改變的動機了。而當其一旦淪為炮灰,基本上也就沒什麼翻身的機會了。只有一點可以反省一下:在職場你是否把別人(尤其是與自己資歷相同的同事)都當傻瓜?如果有,而且如果你的IQ沒有達到160以上,那麼還是需要有所改變,職場鑽營的動機需要收斂一些,並且最好改鑽營為協同合作的努力。

職場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源就是同盟軍。岳飛同志在職場對誰都攻擊,說別人怕死、腐敗、無能,最後被下獄時,竟然沒有當權的同僚為他求情。所以,在職場混還是要學習張居正,無論何時都有人為他說話,而且為他說話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而對於Ⅱ型裏的被動攻擊型,需要更清醒地看世界,要知道世界就是不公平的,“speak up for your own right(站出來捍衛權利”這樣的壯舉需要有豐富的群眾基礎以及領導者基礎才可以。

Ⅲ型炮灰:就是因為知道得太多

成為職場炮灰的第三種類型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後面會接上什麼。在職場,資訊就是權力和權利。因此許多人職場混跡的原則就是高度敏銳地捕抓“內幕”。比如,管理者往往會培養幾個“線人”來了解下面員工或下一級管理者的心思與動向,下層員工則總是關注著從領導辦公室出來的人。但因為這種資訊渠道的不正規,往往使得這個渠道裏的資訊變得“小道化”。而資訊小道化之後,往往會被不由自主地演繹,因為每個資訊傳遞都為了實現自己的權力與權利,為資訊附加了新內容。

於是掌握這些小道消息太多的人,往往會被當成“攪屎棍兒”遭人厭棄。因此,面對小道而來的“秘密”,需要“不參與,不評論,不作為判斷標準”,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知道太多”不得不“被炮灰”的結局。另外,還有些領導故意想表現得很親民,而把自己的私生活、自己的一些小缺點暴露給了一些下屬,其實這對於領導與下屬都是非常危險的。領導可能是一時衝動說了些極端的話,之後可能會很後悔,而下屬則因為“真的知道太多”而成為領導眼中特別的人——特別被當成會隨時出賣自己的人。面對這種領導的私密資訊,還是學學這位職場高手的方法吧。姑且把這位高手稱為老H。老大給老H說了一個秘密,並特別叮嚀他要保密,結果老H的反應是:“哎呀,現在年紀大了耳朵不好記性也不好,您剛才說的是什麼來著?”

如果你正在或已經“被炮灰”

其實炮灰的類型還有很多,比如那種“被炮類”型,即太怕“被炮灰”反而逃避職場紛爭,結果要麼廣泛地“被炮灰”,要麼連炮灰的資格都沒有了;比如那種喜歡職場鬥爭卻不自量力而敗陣出局的類型;比如幻想職場清平的,就像傻根兒喊出“誰是小偷,出來讓我看看”一樣地喊出“有本事向我開火”;還有一種就是,為了工作起早貪黑,為了博得領導青睞寧願主動加班,光鮮的身份和外表是用犧牲個人時間和健康換來的,結果只不過成就了自己進入“白領炮灰團”變成一個十足的職場“焦鬱碌”(焦慮、鬱悶、忙碌且碌碌無為)。

對於上面幾種正在變成炮灰的人,如果有自覺性,能夠去反思改變,就還有改變的機會。

其一,想想自己工作是為什麼。其實許多時候人們把工具當成目標,把在職場上位、博得領導賞識、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作為目標。其實這些只是過程,目標就是這些都達到的時候你想做的事情。

其二,給自己做好定位。最好先好好地以別人期待的方式出現,然後慢慢改變,否則人們會吃不消,以為你想如何如何呢。比如新來乍到的,還是好好觀老人眼色行事為妙。做好自己新兵的角色,慢慢爭取群眾基礎。

但如果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炮灰,也許只能改頭換面重新做人了。做法就是主動改變自己混跡的江湖,換換地域或者換換領域。另外想特別補充說明的是,職場其實更多時候是陽光的,大家都是善良且助人的。如果每個職場人都能如此心態,其實職場何愁不成一片凈土。只是這個需要大家的共同成長與建設。

最後說明一下,前面提到的老H就是和珅,他的老闆就是乾隆。面對和珅說自己“沒聽清楚”,乾隆會心一笑。估計他心裏在想:這個老狐狸,很可愛,可信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