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又剛好是 國父逝世紀念日)國曆3月12日.

民國建立之初,一些政客與軍閥為了本身利益,仍舊把持政權不放;

因此國內實際上是動盪不安的,為此 國父四處奔走,為了國家和平統一努力。

1924年冬天,北洋軍閥邀請 國父北上商討國家統一的問題,

當時 國父身體已經不太好,仍抱病前往。遽料,就在他剛到天津時,

突然傳出北京政府承認不平等條約的消息;受到這個刺激,

國父身體情況急遽惡化,診斷發現是肝癌。

1925年3月12日,  國父孫中山先生不幸病逝,

當時的國民黨中央爲繼承總理遺願,于1928年3月1日,做出決定:

在總理逝世紀念日,各地舉行植樹活動以響應總理生前所提倡之

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並通電全國“本月12日爲先總理逝世三周年紀念,

因爾後此決議,每年3月12日,全國各地一致舉行種樹典禮,

以造中山林之提倡,務期蔚成大觀。昭布無極。”

隨後,在南京第一林場專門劃出一塊土地,

作爲舉行“三一二”植樹典禮的場所,取名“中山林”。

同年4月17日,國民政府鄭重發佈通告,以孫中山逝世的3月12日爲植樹節,

全稱爲“總理逝世紀念植樹節”。這便是植樹節日子的由來。

而大家可能不曉得的是中共也是將同一天訂為植樹節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

每年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可見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恢宏眼光早已超越一切,而同為世人所敬重與懷念!

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都是會有政府首長帶頭做植樹的活動,

而全國各級學校或是民間團體也都是共襄盛舉!

林務局為推動全民植樹綠化理念,自民國92年起將每年立春日(國曆2月上旬)至3月12日訂為

「植樹月」;期間由林務局、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縣市政府、社區辦理下列四項主要活動: 社區植樹活動:

以「社區」為中心,由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或工作站)接受具自主性之社區,申請林務局經費補助所辦理之社區綠美化植樹活動。
區域植樹活動:
以全台各地閒置國公有土地、農地、濱海地區、機關學校空地等為主,由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結合地方政府並邀集當地居民及企業團體共同辦理之植樹活動。
中樞紀念植樹活動:
由林務局主辦,於3月12日植樹節當天恭請 總統、副總統及五院院長所舉辦之紀念植樹活動。
植樹節大會:
由林務局頒發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造林保林特優優良單位、植樹綠美化全國模範社區、國家森林之友等獎項,以鼓勵基層林業同仁士氣及表揚國家森林之友志願服務之精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