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劉墉

劉墉


大英博物館館藏書法 - 清 劉墉作

御賜御“海岱高門第”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於諸城(今高密逄戈莊)的一個名門望族。從劉墉曾祖父劉必顯中進士起,至侄孫劉喜海止,一門出了35名舉人,11位進士,兩個宰相,有禦賜“海岱高門第”之稱。
    劉墉遠祖務農,家道清貧。始祖弘治年間自碭山遷諸城。四世曾祖劉必顯,順治九年進士,官至戶部員外郎,致仕後在五蓮山下置槎河山莊隱居,年九十二卒,留有“當官清廉”的祖訓。
    劉墉祖父劉棨,18歲中舉,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為政清廉,頗有政績。康熙四十八年,詔選“操守清廉、才具優長之員,天下知府得舉者唯劉棨及陳鵬年二人”,遂升任天津道副使。後擢江西按察使,積勞成疾,卒於四川布政使任上。曾迎駕五臺山,康熙禦賜“清愛”墨寶,劉家自此便有“清愛堂”的稱號。


    父親劉統勳,雍正二年進士,歷任工部、刑部、吏部尚書,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為人剛正,名震朝野。任都察院左督禦使時,敢於彈劾首輔大學士張廷玉和吏部尚書。先後懲處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及朝廷顯貴12人,甚得乾隆賞識,是漢臣出任首席軍機大臣第一人。
    據《諸城縣志》載:劉統勳“家故有田數十畝,敝廬一處,服官五十餘年,未增尺寸”。乾隆四十一年卒於任上,乾隆皇帝親自到劉府致喪,見其家徒四壁,感動言“如統勳乃不愧真宰相”。


    劉墉又稱“劉青天”
    劉墉幼時在老家讀書,後隨父遷居京城驢市胡同(今禮士胡同)。乾隆六年鄉試中舉。乾隆十六年會試,以第六十四名中進士;殿試以前十名進呈,欽點二甲第二名,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一年後散館,授翰林院編修,繼升侍講。旋因受父親株連入獄,逾月獲釋,降為編修。
    乾隆二十一年,劉墉出任安徽學政,乾隆皇帝贈詩相送“海岱高門第,瀛州新翰林。家聲勉永繼,莫負獎期深。”三年後調任江蘇學政,後授山西太原知府。《山西通志》評價他“豐裁峻整,習掌故,達政體,於吏事以勤慎著稱”。三年後遷冀寧道臺,次年因原屬下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公帑失察去官,發軍臺效力贖罪。
    乾隆三十四年,劉墉被重新起用為江寧知府。《清史稿》載“授江寧知府,有清名”。就連著名詩人袁枚也在《送劉石庵觀察之江右》詩中讚道:“初聞領丹陽,官吏齊短脰。光風吹一年,歡風極老幼。先聲將人奪,苦志將人救。抗上聳強肩,覆下紆緩袖。張口輒詆琪,上手多寬宥。豪強既帖柔,狐鼠亦俯伏。救災如救焚,除弊如除垢。殷然愛才心,白首還如舊。”
    乾隆三十八年劉統勳去世,時任陜西按察使的劉墉回籍守喪3年。回京後授內閣學士,先後兼禮部、戶部、吏部侍郎。乾隆四十五年,授湖南巡撫。時值該省大災,哀鴻遍野,盜案迭出,污吏橫行。劉墉微服私訪,一面嚴劾貪官,革除陋習,連撤兩名知縣、一個知州。一面勘修城垣,開倉放賑,撫恤災民,並鼓勵民間開採峒硝。很快便庫銀充實,民豐糧足。有《清史列傳》記錄了他的作為。
    嘉慶二年,劉墉拜體仁閣大學士。清朝不設宰相職,大學士為最高職務,即民間所謂宰相。嘉慶四年,奉旨查辦文華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和珅案。輔佐嘉慶皇帝整肅朝綱,勵精圖治,出現了短暫的嘉初盛世。
    嘉慶九年(1805),劉墉卒於任上,享年85歲,贈太子太保,謚號文清,入祀賢良祠。


    “劉羅鍋”的傳說
    歷史上的劉墉是否是羅鍋,史書上並無記載。多數研究者認為劉墉並不是羅鍋,因為清代的取士、選官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重要標準的。所謂身,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錶堂堂,否則難立官威。所謂言,即口齒清楚,語言明晰,否則有礙治事。所謂書,是指既能寫一手好文章,又能寫一手好書法。所謂判,即思維敏捷,審判明斷,便於判案。在這四條標準中,“身”居首位,六根不凈之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考的。劉墉係科甲出身,並且參加過乾隆皇上主持的殿試,必在“身、言、書、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順利過關。因此絕大多數學者推測劉墉絕不會是“羅鍋兒”。


    關於羅鍋的來歷,主要有三種傳說。


    一說,一回劉墉上朝,乾隆見他叩拜的樣子很滑稽,就開玩笑說:“劉愛卿,你往這一跪,不成羅鍋了嗎?”年逾七旬的劉墉本來背就有點駝,他見皇上當眾取笑,就撲通跪下,高呼:“臣謝主隆恩。”乾隆問:“你謝什么?”劉墉回答:“謝萬歲封我羅鍋二字。按大清律例,皇上封大臣一個字,一年多加一萬兩俸銀,今皇上封臣‘羅鍋’二字,每年可多收兩萬兩銀子,豈不該謝主隆恩嗎?”
    乾隆見劉墉討了便宜,便想趁機挖苦一下劉墉,將銀子再賺回來,就說:“朕素聞劉愛卿工詩善對,朕現以‘羅鍋’為題賦詩一首,你若八步之內和上,朕就給你兩萬兩銀子。”
    賜名羅鍋並未冤,
    口在胸膛耳在肩,
    抬頭難得觀日月,
    側身才可見青天。
    臥似心字缺三點,
    立如彎弓少一弦。
    ……


    劉墉不慌不忙,和道:
    駝生脊峰可存糧,
    人長駝背智謀廣。
    背駝皆因讀書多,
    滿腹經綸背後藏.
    文韜武略輔明君,
    背負乾坤保國邦。
    ……
    不過,這兩萬兩白銀,劉墉可沒拿回家,而是全部捐回山東老家救濟了黃河水災,於是“劉羅鍋”的外號便流傳開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劉墉殿試時名列第一,何珅見劉墉彎腰駝背像個羅鍋,就取笑他是殘疾人,不能當狀元。乾隆想試試他的真才實學,就讓他以自身為題作首詩,劉墉當場作詩:
    背駝負乾坤,
    腹內滿經綸。
    一眼辨忠姦,
    單腿跳龍門。
    丹心撫社稷,
    涂腦報皇恩。
    以貌取人者,
    豈是聖賢人?
    結果龍顏大悅,欽點劉墉為狀元。


    在諸城還有另一種說法。劉墉是兩朝元老,又是嘉慶皇帝的老師,因此被嘉慶皇帝尊稱為劉閣老。但諸城方言中“閣”和“鍋”音不分,於是以訛傳訛,閣老變成了“鍋腰”,當地方言叫羅鍋就叫“鍋腰兒”,於是劉墉也就成了禦封“劉鍋腰”,後來京城一帶的說書藝人翻成北京話就成了劉羅鍋。
    當然以上都是傳說。袁枚《隨園詩話》的批註者舒坤曾說“劉有‘劉駝子’之名”,看來也並非全無依據。再加上民間認為羅鍋之人心眼兒多,經說書藝人的演繹,劉羅鍋就成為一個文學形象流傳開來,和歷史人物的劉墉還是有些區別的。


    力查山東巡撫國泰
    劉墉不僅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為山東老家辦過不少好事。乾隆五十七年,山東大旱,五十餘州縣顆粒無收,劉墉聯絡山東籍官員,疏請豁免錢糧,發放賑濟。恩準免除兩年稅賦,廣設粥廠,救民於水火。嘉慶三年,山東曹州段黃河決口,年屆80的體仁閣大學士劉墉攜工部尚書慶桂親往黃河大堤查勘,將查勘險情和下游河道淤積的情形據實上奏,建議開放引河與堵築決口,嘉慶皇帝禦批“如所議行”,很快便將黃河決口堵住。並當即查辦了齊河縣民控告知縣侵蝕舞弊案,革去治黃不利的河道總督李奉翰頂戴花翎,為山東父老解倒懸之危。但劉墉的主要政績應是為家鄉人民除害、查辦山東巡撫國泰一案。此案《清史稿·國泰列傳》中有詳細記載,可惜幾個電視劇中皆未提及,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


    國泰,富察氏,滿族鑲白旗人,皇妃伯父,父文綬時任四川總督。監生出身,襲刑部郎中,放任山東布政使,因善於逢迎行賄,又結交朝中寵臣和珅,遂於乾隆四十五年升任山東巡撫。大學士於敏中之弟於易簡時任山東布政使,二人依仗皇親國戚,貪贓枉法,橫徵暴斂,為害山東多年。史載“國泰紈子,婪索諸屬吏,徵賂諸州縣,數輒至千萬”。
    乾隆四十七年,劉墉升任都察院左都禦使,專司彈劾百僚、糾察刑獄之職。在他的支援下,山東道監察禦使錢灃彈劾國泰貪縱營私、虧缺庫銀之罪。乾隆下旨令左都禦使劉墉、戶部尚書和珅為欽差大臣,率監察禦史錢灃,前往山東查實。
    國泰大案涉及朝廷命官、地方大員30餘人,震驚朝野,轟動一時,《劉墉拿國泰》的故事被當時的說書藝人編為大鼓傳誦。

    “濃墨宰相”之譽
    劉墉不僅是一代名相,而且是一位著名書法家。《清史稿》載“墉工書,有名於時”。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合稱“劉、成、翁、鐵”四大家,被公認為“本朝書法之最”,有“濃墨宰相”之譽。


    劉墉6歲習書,初學董其昌、趙孟頫,繼學二王、鐘繇,字體“珠圓玉潤,如美女簪花”。中年深研顏真卿、蘇軾,“筆力雄健,局勢堂皇。”晚年潛心北朝碑版,古樸深沉,藏巧於拙。書法兼採眾長,獨成一家。其書用墨厚重,枯潤互映,貌豐骨勁,味厚神藏。清代學者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評價說:“論者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
    清書法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裏記載了一個故事,劉墉學生戈仙舟,拿著劉墉的一幅字去請教岳父翁方綱。翁方綱看後不屑地說:“去問你的恩師,他的書法,哪一筆是古人的呢?”戈仙舟將此語轉告劉墉,劉墉笑著說:“我自成我書爾。去問你的岳翁,他的書法哪一筆是他自己的呢?”翁方綱無言以對,傳為書壇佳話。
    劉墉書名遠播,時人以求得劉墉墨寶為榮,但劉墉極少以字酬人。劉墉為官清廉,積蓄不多,其妾黃氏善摹劉體,世間流傳凡只署“石庵”及用長腳“石庵”印者,多為代筆之作。大英博物館中唯一展出的一幅書法便是劉墉之作。
    劉墉膝下無子,侄劉環之官至吏部尚書,經奏請嘉慶恩準,將劉墉生前所著詩詞、文章、書法分別搜集整理刻印,有《石庵詩集》、《清愛堂帖》、《劉文清公文集》17卷行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