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把屎把尿不喊苦 談寶寶的排泄觀察

把屎把尿不喊苦 談寶寶的排泄觀察

文/群英產後護理之家林永麗嬰兒室護理長

幫寶寶換尿布這項工作,相信都曾經讓每位爸爸媽媽雞飛狗跳,一方面得防止排泄物弄髒環境,一方面又得幫小寶寶細嫩的屁股清潔乾淨,還得注意尿布透不透氣,寶寶有沒有紅屁股的情形發生。
但其實藉由換尿布時,觀察寶寶的排泄物,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從排泄的次數、排泄物的性狀、排泄物多寡,來觀察寶寶的狀況是否健康正常喔!



排尿
經驗豐富的嬰兒室護士以尿量的多寡來評估寶寶的飲乳量是否足夠。
甫出生一兩天的寶寶尿液顏色通常偏深,與寶寶攝取的乳量多寡有關,因為媽媽才剛開始泌乳,乳量通常不會太多,當攝取乳量不足時,寶寶尿液多會出現深茶色,甚至會出現偏乾的結晶尿。
寶寶出生五到六天後,媽媽的泌乳系統已建構完成,寶寶攝取的母乳量開始增加,尿液量與顏色也逐漸回復正常。通常寶寶從醫院嬰兒室出院時,媽媽乳量已分泌足夠,此現象多會改善。
同時因為攝取乳量足夠,加上寶寶的胃容量較小,一天通常甚至會換6次以上尿布,以尿布的重量觀察是否需要換尿布,或者可以選擇有尿濕顯示功能的尿布,藉由換尿布的次數,來觀察寶寶的食量是否足夠。



排便
純母乳寶寶在接受母乳哺育初期,解便次數非常多,這是因為母乳好吸收,再加上初乳含有良好的抗體,乳汁剛開始進入寶寶腸道,腸胃蠕動情形好,於是反應在寶寶的排便次數上。這時候糞便含水量增多且性狀較稀,但是與腹瀉情形不同。
隨著寶寶接受母乳哺育的天數增加,腸道會逐漸適應乳汁,隨著解便次數會減少,排便量也會開始增加。臨床觀察發現,餵養母乳的寶寶,便祕情形發生率也比較低。
而寶寶的便秘情形應如何界定?若寶寶每天都有解便動作,但大便乾硬,形狀偏圓,類似羊排泄物,即為便秘情形,當遇到寶寶便秘時,一般觀念認為,新生兒的糞便成條狀代表排便順暢,但其實新生兒的糞便應該呈膏狀才是正常情形。
遇到寶寶發生便秘時,可先從更換調整配方乳品牌,藉由調整攝取配方乳的成分,來減緩寶寶便秘情形。或者可以利用輔助動作來幫助寶寶產生便意,若看到寶寶臉部有用力表情,媽媽可讓寶寶平躺,並彎曲寶寶的膝蓋,輕抓住小腿往肚子方向輕壓,可幫助寶寶排便順暢。
若利用輔助食品,可選用乳酸菌幫助新生兒排便順利,但必須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以免造成新生兒的腸道不適,得到反效果。
林護理長分享,曾經為了改善新生兒的便秘情形,連續更換三次配方乳,雖然情形改善,卻反引起疹子現象,後來經過醫師診斷指示下服用乳酸菌,才減緩紅疹產生。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抵抗力又脆弱,照顧上更要格外小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