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三國統一

三國統一

三國為何由晉(篡魏)統一,而不是擁有天下奇才的孔明及五虎猛將的蜀漢,或是深得江東民心的孫吳。
    東漢末年,由於發生黃巾之亂,加上朝政由宦官掌政,日漸腐敗,各地群雄並起,待平定黃巾賊,群雄各據一方,無不想一統天下。官渡之戰後,曹操奠定了在北方的根基,坐鎮江東的孫策,也有一定的實力,且頗得民心,劉備此時依附荊州太守劉表,並無領地。三國鼎立的關鍵在赤壁之戰,此戰曹軍因中孔明、周瑜之計大敗,逃回北方,不久後劉備又取得蜀地,三雄各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

    論人才,三國初期魏有司馬懿、徐庶、夏侯惇、許褚、張郃、陳群等人才,吳有陸遜、呂蒙、諸葛瑾、張昭等人,蜀有諸葛孔明、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五虎將及馬良、馬謖等人才。東吳人才較蜀、魏少,蜀魏相差不遠,但此時魏國國力強盛,蜀才剛起步,無法與之相比。末期,三國皆缺人才,尤缺野戰將領,幸而魏有司馬懿,蜀有諸葛孔明,吳有陸遜,足可彌補。

    論地勢,益州地勢險要,多為山區,易守難攻,東吳擁有三江之險,但僅可自保;魏國國力雖強,但軍隊不識水性屢次攻打東吳,皆無功而返;西討蜀漢也無得利,形勢因而僵持住。

    東吳自孫權死後,依憑三江之險,以守成為本,國力也無法攻蜀滅魏。蜀漢以復興漢室為目標,矢志消滅曹魏,加上諸葛孔明謹記先主劉備之志,雖知不可為而為,但緃就七次北伐,仍無法消滅曹魏,最後病逝於五丈原,此後蜀已無足夠人才對抗魏國,但為何魏國仍遲遲無法消滅蜀漢?原因之一,是指揮魏軍與孔明對峙的司馬懿。魏國在曹真去世後,軍事界的兩大龍頭只剩司馬懿,如今一方已死,另一方勢必成為最大權力者,但處於僅次於皇帝的權威地位,是相當危險的。太強的話,會被認為有篡奪王朝的野心;太弱的話,很可能被斬草除根。因此必須表現得恰到好處。

    司馬懿將這個立場巧妙地反應在戰術上。因此在孔明病逝五丈原的那場戰役,最希望蜀軍安然回蜀的,應是他。因為蜀漢一亡,魏帝勢力變強,他的性命勢必不保。因此,司馬懿遲遲無法為魏國拿下蜀漢。最後司馬懿之孫司馬炎篡位,改國號晉,蜀、吳兩國見大勢已去,先後投降,三國於是統一。

    奠定魏國基礎的,是曹操。他識才任用,又是軍事天才,劉備孫權雖也能識才任用,但在戰爭用兵方面,曹操比他們高明許多。後期有司馬懿,他文武全才,不僅行政能力高強,軍事用兵方面也是將才,魏國後期因有他,才不至於被諸葛孔明消滅,否則,以孔明的才能,與孫吳聯手消滅魏國,豈是難事?所以魏國能統一天下,乃前有曹操,後有司馬懿,加上後代皆為人才,劉備之子劉禪、孫權後代根本無法與之相比。這麼多因素下,三國才由晉(司馬氏)統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