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廖煥文墓

廖煥文墓

廖煥文墓
廖煥文墓建於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墓園以花崗岩與青斗石二色石材為主要構材,採傳統墓之規制,符合「天圓地方,光前(低)裕後(高),前作內弓月池狀」之傳統格式(墓坵呈圓,墓埕作方),規模宏大。不論浮雕、字刻具稱精緻,其水泥塑造物施工亦屬上乘,與當時習用之以磚為構材、洗石子為表面裝飾之近代作法不同,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廖氏在日治初棄武從農,以蔗田經營有方致富奠定家業,曾任南屯山子腳保正,熱心地方公益,捐資倡建「知高橋」與「新庄橋」兩水泥橋樑以利鄉人往返之便。
廖氏辭世其墓葬由地方仕紳多人參與,墓園之營造擇大肚山東麓緩坡為墓址,投以三甲八分水田價額之鉅資,石材之採購暨石匠,俱求之於泉州,歷時六月方成。當時名人有櫟社社長傅錫祺與烏日學田詩人陳若時等亦為之題銘。本墓具有之建築文化價值,及對南屯地區拓墾史之意義,可作為本市鄉土教學之教材。
         
* 等  級         市定古蹟
* 類  別         墓葬
* 公告日期         95年4月26日







資料來源:二魚的古蹟歷史建築之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