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五力
												
																											職場五力
   輕易學會「職場5力—─傾聽力、思考力、溝通力、書寫力、時間管理力」,並
 且能夠輕鬆持續,快速成長的「簡易要訣」是什麼?
   各位好。在此向第一次閱讀筆者的書的讀者說聲「你好」,並向看過筆者的書的
 讀者說聲:「真的好久不見了!」
 真正「工作能力強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不知各位是否聽過京瓷名譽會長稻盛和夫先生所提出的?人生、工作方程式??這
 個方程式如下——
?人生、工作的成果?=?思考方式?×?熱誠?×?能力?
  這個方程式的精髓在於它不是加法,而是乘法。?思考方式?的計數是從1到10,
 而?熱誠?與?能力?則是從0到10。因此,無論有多少?熱誠?與?能力?,?思考方式?是
 負數的人一樣無法得分。因為乘起來的結果就會是負的。
 這個見解真是太厲害了,以一行「方程式」便清楚揭示了工作的本質。
 能持續成長的人才具有三要件:1率真、2好學、3正面思考
   筆者十分敬重的船井綜合研究所會長船井幸雄先生提出的「有潛力的人才三要件
 」,可說相當於上述提到稻盛先生的方程式中?思考方式?的部分。船井會長認為有潛
 力的人才應具備的三個要件是:
1.坦誠率真
2.熱愛學習
3.正面思考
   各位思考一下,是否有潛力的人果真都具備了這三項特質呢?其實反過來思考更
 容易了解:
 不坦誠、厭惡學習、負面思考
   哇!如果有人集這三點於一身,很明顯那真是糟透了。
   據說船井會長是在分析多位事業有成老闆的共通點之後,導出了這三點結論。
   這看似簡單的三要件,又再度一語中的道出人生與事業的基準。因此筆者要在此
 深入探討,希望各位都能加強認識這三點。
   這個論點可參考本書的「人才能力」金字塔圖。
   在金字塔最底層的是基本思考方式,其上是熱誠,再往上則全都是能力。
   能力則分為三段,分別是基本技能(5力)、專業技能與管理技能。
  最下方的基本技能(5力)是各行各業上班族都通用,而且也最重要的能力,可說
 是工作的基礎。
 這個所有上班族都應具備的五種能力其構成為:
 職場5力:
1.傾聽力
2.思考力
3.溝通力
4.書寫力
5.時間管理力
   以上這五大基本技能,你是否俱全呢?
   這張「人才能力」金字塔圖表在考評員工方面,深獲各界人士好評。
 若只列舉出「無法實踐的技能」是沒有用的!
   各位最近逛過書店嗎?你也許會說:「逛過啊,我可是很熱衷於學習的。」
   那麼到書店去時你一定不會錯過企管書籍區吧?那裡都陳列了什麼新書呢?想必
 有以下的主題吧。
 .傾聽
 .創意
 .如何讓人聽你說話
 .如何讓文章有條理
 .時間管理
 .說話如何頭頭是道
……等等。
   確實市面上自我啟發的書很多。筆者每次到書店瀏覽這類書的書架,都感觸良多
 ,可想而知,想要尋找學習、加強基本技能的書籍,或是有這方面煩惱的上班族為數
 不少。這類書大多都寫得很好,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例如看到下面這一段話,你
 怎麼想?
   為了訓練思考能力,平日經常問「為什麼? 」是很重要的。得到一項資訊的時候
 ,試著問問「為什麼?」,在工作上不斷問「為什麼? 」、「為什麼會成功?」、「
 為什麼不成功?」便能夠訓練我們的思考能力。
   看到這段文字,想必各位都會認為產生「原來如此」、「的確沒錯」的感覺,但
 這實際上做得到嗎?若連基本的執行方法都付之闕如,那麼即使概念正確,也是無濟
 於事。
 抽象的概念如何實際執行?
   由於筆者從事顧問工作,像這類基本技能的書每個月都要讀上至少十本。無論是
 為了完成這本書,還是為了平常舉辦的講座,筆者都大量涉獵。有時候甚至一次要看
 四、五十本之多。而筆者發現幾乎所有的書都能讓人產生「原來如此」、「對,是這
 樣沒錯!」的感覺,但同時,卻也總是讓筆者產生「可是具體上該怎麼做?」的疑問
 。這些書僅止於「有道理」,似乎還缺少了什麼。於是筆者明白,只要寫一本書,與
 這些「有道理」的好書銜接起來,也就是教人如何實踐的方法,就能解決許多人的煩
 惱。
 .方法→說話要「具體」,加入「數字」,歸納為「一句話」
 .效果→列舉數字,具體地以一句話表達,提高說服力
 具數一、具數一、具數一……
「嗯?這次又是什麼……?」
 不曉得各位認為這是什麼意思?事實上,「具」、「數」和「一」,分別是某個詞的
 開頭。
 而這三個詞是提高「溝通力」極為關鍵的重點,同時也是筆者的終極祕訣。
 那麼,先為各位介紹「具」。
 「說話時重要的『具』是……?」
 「難道是『具體』?」
 正確!一點也沒錯,說話具體在提升「溝通力」中屬於王牌級的祕訣。請各位比較下
 面兩段話。
 〔業務A〕:「本公司的產品必定能對您有所幫助。很多客人都很喜歡,買了不會後
 悔的。要不要帶一件?」
 〔業務B〕:「只要使用本公司的產品,能節省不少成本。例如您的同業X公司用了
 以後降低了成本,結果令人十分滿意。請考慮看看。」
 這兩段話哪個具體?很清楚地,當然是後者。
 「具體」vs.「抽象」
 各位常經常要與上司、同事、後輩、客戶溝通、對話,這種時候你能將想表達的話「
 具體」描述出來嗎?還是其實常流於「抽象」?
 在筆者的公司裡經常會聽到像是「喂,你剛才說的話一點都不『具體』!」這類的對
 話,好彼此提醒說話要具體明瞭。
 那麼依此類推,接著『具數一』中的「數」,便應該很容易理解了吧。
 「是『數字』的意思吧?」
 沒錯,正確答案。亦即要用「數字」來說話。
 A:「課長,只要執行這項銷售提升策略,業績肯定會提高。請交給我!」
 B:「課長,只要執行這項銷售提升策略,業績一定比去年成長20% 。請交給我執行
 !」
 試問各位,如果是課長會將工作交付給誰?當然是B。
 其實,筆者認為一般讀者都理解用數字說話的重要,只是實際上要做到可能有一定的
 難度。
 要用數字來說話並不需要「溝通力」,因為數字只要從資料裡抓出即可。
 建議各位養成思考、傾聽、從書本雜誌裡擷取數字的習慣,一旦習慣養成便能隨時隨
 地用數字說話。對話時若加入「數字」,說服力便大不相同。
 經常要思考如何「歸納成一句話」
 最後的「一」,各位猜得到嗎?
 「一」就是「一句話」的一,「一言以蔽之」,這就是最後的祕訣。
 A:「公司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根據我的觀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員工。員工沒有
 朝氣這件事極需改進,員工沒有朝氣的話……」
 B:「我認為公司當前最大的問題便是員工缺乏活力,原因在於……」
 這兩段話聽起來如何?不消說,當然是後者聽來清楚明瞭。
 如同說話要「具體」、要用「數字」說明,雖明白說話要「一言以蔽之」,但平常總
 是很難做到。要「一言以蔽之」不僅需要「溝通力」,也得要有「思考力」。
 所以請各位將「具數一」三字牢記,這就代表了「具體談話」、「數字表達」及「一
 言以蔽之」。
 附帶一提,前面提過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正是「具數一」的最佳示範。
 他擅長用「一句話」來談政治,亦即所謂的「口號政治」。而且每個句子都十分簡潔
 有力,像是「太感動了!」、「沒有改革就沒有成長」、「骨太改革」及「郵政民營
 化」等,正因為是短短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而深植民眾的記憶裡。
 請各位出聲反覆念著「具數一、具數一、具數一…」來加強記憶,同時,從明天起留
 意自己的話是否「具體」、是否加入「數字」及是否「一言以蔽之」。每一天、無時
 無刻都要檢查說話是否符合「具數一」,以提升自身的「溝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