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唐太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唐太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為,卻拿自己的兒子們沒有辦法。他為他們操心勞神、灑淚頓足,甚至下過殺子詔,史家記下這類宮廷軼聞,我們不妨利用它來認識一下封建社會。

      李世民有14個兒子。按慣例,立太子以長,余為王,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礎,可是非嫡長子立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長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兒子總是處於一種極為特殊的地位。而結果呢,這些兒子絕大多數不成器,下場也很可悲︰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這等於被開除出李家戶籍,爾後又被流放。

      
      唐太宗的大兒子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聰明,武德三年,封恆山王。太宗即位,為皇太子,時年八歲。不料成年後喜好聲色,漫遊無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兩面派,當著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宮,便與群小褻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後來,李承乾甚至想謀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獄後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裡。唐太宗有鑒于此,曾下了一道詔書︰“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望者,兩棄之,著為令。”(《新唐書•太宗諸子》)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紙空文。

      第2子楚王李寬,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國除。

      第3子吳王李恪,是隋煬帝女兒陰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吳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就藉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冤獄。

     第4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進封衛王,貞觀二年,改封越王,授揚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懷奪嫡之計。於是太子和魏王雙方各樹朋黨,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殺後,李泰也被“幽閉”起來,後改封泰為順陽王,遷居均州的鄖鄉縣。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35歲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於鄖鄉,年三十有五。

     第5子李祐,武德八年,封宜陽王,其年改封楚王。貞觀二年,改封燕王,十年,改封齊王,授齊州都督。他整天與小流氓鬼混,尤其愛好打獵。長史屢諫不聽。太宗怪長史輔導無方,換了敢於犯顏直諫的權萬紀任長史。貞觀十七年,李派刺客殺了權萬紀,發動叛亂。結果李事敗,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第6子李揞,貞觀五年,封梁王,十年,改封蜀王、益州都督。田獵無度,不避禾稼,深為百姓所怨,屢次為非作歹,是個浪蕩公子,太宗怒曰︰“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煉,可為方圓之器。至如--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貶為虢州刺史。高宗永徽四年,李揞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

     第7子李惲,貞觀五年,封郯王,十年,改封蔣王、安州都督。縱情享樂,使州縣不堪其勞。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誣告李惲謀反,惶懼自殺。

     第8子李貞,貞觀五年,封漢王,十年,改封越王、揚州都督。“頗涉文史,兼有吏幹”,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後來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第9子李治,貞觀五年,封晉王。就是後來的唐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後來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殺戮,不能不說是高宗的昏聵所致。

   第10子李慎,貞觀五年,封申王,十年,改封紀王。雖然聰明好學,可惜是個懦弱無能的膽小鬼。越王李貞勸其反武,他不肯“同謀”,可武則天還是殺了他。

   第11子李囂,貞觀五年封江王,六年薨,謚曰殤。

   第12子李簡,貞觀五年封代王,其年薨,無後,國除。

   第13子李福,貞觀十三年封趙王,十八年,授秦州都督。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

   第14子李明,貞觀二十一年封曹王。在太宗晚年,與庶人串通謀反,貶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殺。這顯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認可的。

    總計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於非命”!

      這樣一算,李世民這14個兒子,竟是不肖子居多。《舊唐書》的作者談及太宗諸子,感嘆道︰“子弟作藩,盤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李世民的繼承者,只有這14個“候選人”,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也就於此可見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李世民之過?是保傅失教之錯?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宮中親自盤馬彎弓教育諸子,頗有不忘傳統的味兒。可見是重視教育子女的。他還親自為太子擇飽學如於志寧、孔穎達等人為師,但一切措施都無濟於事。他為此深感苦惱。在頒布殺李詔時,他承認自己沒有管好兒子,“上慚皇天,下愧後土,嘆惋之甚,知復何雲”,禁不住“為之灑泣”,算是嘗到了這些苦果的味道。李世民當然認識不到,導致他的兒子們一個個腐化墮落的滅亡之咎,蓋在於腐朽的封建制度。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