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耳屎樂掏掏 聽力壞了了

耳屎樂掏掏 聽力壞了了


啥米?耳屎太大坨會堵塞耳朵而影響聽力?」不要懷疑,濕耳朵的人最容易因耳垢堵塞而暫時性喪失聽力,必須由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清除耳垢後,聽力才告恢復。

「掏耳屎似乎是人生一大享受。」長庚醫院耳科主任吳哲民指出,一般人的耳垢並不需要掏出,就會自行清除排出外耳道。如果自己感覺耳垢已堆積很多,並不反對自行清除耳垢,但必須小心,以免不當的清除傷到耳朵,引起外耳炎。臨床上,常見老人、小孩因耳垢堵塞耳朵而影響聽力,只要清一清就可改善。


耳垢弱酸能抗菌

「耳垢」是生理性的產物,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指出,耳垢是耳道皮下腺體產生的分泌物,每個人都會有,但有濕耳垢與乾耳垢之分,這與體質遺傳有關。兩者都屬正常,吳哲民說,東方人乾耳垢較多,西方人則較多為濕耳垢。

林鴻清、吳哲民指出,耳垢是弱酸性,可以抗菌、滅菌,有保護耳朵的作用;但壞處是耳垢堆積太多,遇水會脹,易造成耳垢堵塞在耳朵內,引起耳悶不適。

一般人常用棉花棒來掏耳屎,林鴻清並不反對,但必須注意,常發生棉花棒使用不當(太粗的棉花棒),耳垢愈清愈進去,反而堆積一大坨在耳朵更深的地方。他強調,耳道至耳膜約有二.五至三公分,只要使用細一點的棉花棒,伸入耳朵勿超過兩公分處掏耳垢,應該是安全的。


掏耳屎閒人勿近

也有人會使用耳挖子,甚至用手指來挖耳屎。林鴻清說,使用耳挖子掏耳垢,更要小心傷到耳朵的問題,材質太硬的耳挖子不要使用,應選用材質較軟、較鈍、較小的耳挖子,比較安全。和棉花棒一樣,正在掏耳垢時,不要有人在一旁,以免不小心撞到,將棉花棒或耳挖子撞入耳膜而受傷。至於用手指挖耳屎,只在外耳處挖,較不易傷到耳朵。

吳哲民表示,耳垢並不一定要清除,但容易堆積耳垢的老人及小孩,建議可每個月至耳鼻喉科看診用耳鏡檢查一次,看一看是否應清除耳垢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