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萬能幹細胞 零致癌風險 國衛院領先全球

萬能幹細胞 零致癌風險 國衛院領先全球

幹細胞研究有重大突破!國衛院領先全球,利用兩個基因,成功將臍帶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出無致癌風險的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也就是所謂的萬能幹細胞,實驗顯示,這類幹細胞分化能力與胚胎幹細胞相當,為實際進入臨床應用邁進一大步。(陳奕華報導)

幹細胞研究熱門,不過取得不易、有倫理問題,2006、2007年日美科學家分別宣布發現把普通皮膚細胞轉為幹細胞的方法,這種幹細胞的功能跟胚胎幹細胞相當,稱做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也叫做萬能幹細胞。不過後續研究證實,誘導過程必須的四個基因中(OCT4,SOX2,c-MYC,KLF4),其中兩個(c-MYC,KLF4)具有使細胞癌化能力,在臨床上使用有相當疑慮。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醫院婦產部合作下,領先全球,成功剔除最為困擾的兩個致癌基因,利用胎兒臍帶血管的內皮細胞,只須要使用另外兩個非致癌性基因(OCT4,SOX2)就可以轉變成萬能幹細胞。

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顏伶汝說:「利用胎兒臍帶裡面的細胞,這個在研究方面是很容易取得,英文稱做HUVEC,其實只要加入兩個非致癌性基因,這個細胞就可以變成iPS,目前這是第一個,雖然是用胎兒細胞,但是這是算是已經分化好的體細胞,不需特別拿特別甚麼別的細胞來做。」

這類萬能幹細胞在分化實驗中,成功分化成神經、心血管、肝臟等細胞,未來可望能運用在這些方面疾病治療上,這項研究不需要從患者身體抽取,避免技術問題,也沒有胚胎幹細胞倫理問題,同時避免掉有致癌疑慮的基因,為實際進入臨床應用邁進一大步,研究論文在6號登上心血管頂尖雜誌ATVB網站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