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小黑蚊肆虐中南部!一旦遭攻擊 馬上成為紅豆冰

小黑蚊肆虐中南部!一旦遭攻擊 馬上成為紅豆冰


梅雨季節又濕又熱,肆虐中部的小黑蚊向南部發展,甚至連花蓮都受害。一旦在戶外遇上小黑蚊攻擊,就會腫上十幾個包,專家提醒,中南部民眾出門一定要噴防蚊液,以免被叮成紅豆冰。

黑壓壓一大片,小黑蚊大軍壓境,看起來真讓人全身發麻,小小一隻威大強大,全台灣都拉警報,由於最近雨下不停,潮濕得不得了,小黑蚊橫行中南部,台中、台南、南投、花蓮一路向南,全部都淪陷。

搞了老半天,原來會這麼癢都是唾液惹的禍,但你知道嗎?其實它並不是蚊子,而是會吸人血的昆蟲,叫做台灣鋏蠓,身長大約0.14公分,比芝麻粒還小,在青苔上最常見。

專家說,小黑蚊不好殺,除了出門一定要噴防蚊液,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用漂白水把青苔通通刷掉,沒了生長的地方,小黑蚊的蟲蟲危機也就能根本解決。


「小黑蚊不是蚊子!」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李學進,對小黑蚊已有15年餘的研究。他指出,小黑蚊不是蚊子,孳長環境與蚊子不盡相同,清理住家環境時,應特別注意庭院、水溝壁等潮溼地面,若附著青苔就易孳生小黑蚊。

李學進表示,民國50、60年時,台南、花蓮等地就發現小黑蚊的蹤跡,目前全國各縣市已淪陷,較多的地區為花蓮縣秀林、鳳林、瑞穗,南投縣的竹山、鹿谷,台中市的大坑及台南的歸仁、關廟等地。

他強調,很多人把小黑蚊當成蚊子,拚命清水溝,卻忽略小黑蚊紡虫藏身的水溝壁,尤其墨綠色的青苔或藻類,為小黑蚊最喜歡的生長環境,除了用力刷洗,還可噴灑除藻劑。

他指出,小黑蚊己蔓延全台,15年來到各地調查,同樣20分鐘,有些地方能有上百隻小黑蚊聚集,有些只有數隻,目前採藥劑防治小黑蚊,但藥效過了,小黑蚊仍再孳長,定期清理住家周遭潮溼地面,才能有效杜絕小黑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林宗歧也說,環境高度開發和地球暖化,增加許多溫暖潮濕的空間,有利小黑蚊孳生,台灣的確已被小黑蚊攻陷。他認為要削弱小黑蚊族群,最好從清除藍綠藻著手,木棧道、水塘邊、石階、疏落樹林的陰涼處,這些都是小黑蚊幼蟲的溫床。



談起了小黑蚊,成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許明隆印象深刻,兩三年前他曾至台南九層林一帶釣魚,穿短褲的兩條腿竟被叮滿小黑點,癢到不行,他才了解小黑蚊的可怕。

許明隆指出,被小黑蚊殘害的病人,症狀以癢為主,如果不用手抓搔,可能幾天就會痊癒;但如果抓破皮膚,可就麻煩,除了破皮紅腫之外,還可能造成大面積的色素沈澱,得治療一個月。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則表示,儘管小黑點又癢又痛,但所幸不太容易會引發過敏,可以擦一些痱子膏來止癢,嚴重時,得塗抹類固醇。

小黑蚊(台灣鋏蠓)肆虐情況到底多嚴重?環保署、衛生署、農委會的三會署副首長聯繫會報」,日前已決定動員展開小黑蚊防治戰。

「小黑蚊嗜吸人血!」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科長陳淑玲解釋,小黑蚊吸血口器只有0.15公分,因動物身上都有毛,有了毛髮阻隔,就咬不到,但人體皮膚光滑,加上毛髮不多,就成為小黑蚊攻擊目標。

陳淑玲表示,小黑蚊孳生範圍廣泛,無法全面防治,而每年的6、7、8月是小黑蚊成蟲數量最多,也是叮咬、滋擾最嚴重的時期,民眾如至山區遊玩,最好儘量避免在午後2至3時戶外活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