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壞心情有助增強記憶!?

壞心情有助增強記憶!?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心情對記憶有很大的影響;心情欠佳讓你能比快樂的人,作出更好的見證。

研究人員發現,處於好心情的狀態下,讓人們容易在見證的內容中,包含了不正確的細節在內;不過,處於不好的心情中,卻能讓人們對事件有更正確的記憶。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員Joseph Forgas在新聞稿中指出,實驗報告顯示,當我們心情好時,我們對過去事件回憶的能力,會被不相關的資訊所干擾,好心情會啟動較不周延的思維策略。

研究人員表示,個人記憶的見證事件,包括一系列繁複的過程,而這些過程對外部的影響和曲解度是開放的,也就是說在記憶的過程中被曲解了;而這項研究報告顯示,心情對這些過程來說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會影響關鍵的思維技巧。

Forgas指出,這項發現就演化而言是有道理的,對周遭環境有高度警覺性的動物,比較容易接收到對其生存影響的威脅。

他進一步指出,這就支持對如何處理威脅狀況來說,心理狀態是演化的訊息,也就是,負面的情緒能啟動更具系統性、更留意的、更警惕的處理資訊程序;相反的,好心情標示出一個良性的、非威脅性的環境,這是我們不需要警惕的狀況。

【壞心情可能有助記憶】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測試人在實驗情況下和不同心理狀況中,進行回憶的能力;該項研究報告計劃在即將出刊的《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中發表。

在其中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學生觀察,在教室中老師和一位入侵者交換位置的講台插曲;在一週後,研究人員運用短短十分鐘的影帶,以引起快樂、中立或憂傷的情緒感染學生;接著他們被要求填寫一項關於那段插曲的問卷,以了解他們的見證是否包含了不正確的訊息。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看了憂傷的影片,比起看快樂影片的人,在一週後能較正確的回憶起真實事件的發生狀況。

而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實驗的人處在好心情或壞心情狀態中,之後要求他們寫下特定議題的論述;研究人員分析論述的品質和說服力,他們發現,相較於由心情好的人所寫出來的論述,由負面情緒的人所寫出來的有效率太多了。

即使研究顯示快樂的人其見證較不可靠,但也顯示在好心情時,會增加人們對其記憶正確度的信心;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對其心情可能對回憶事件有所影響這件事,並未有所感知。

研究人員進一步表示,實驗結果顯示,在心情好的狀況下,增加了錯誤資訊在之後被視為正確的的可能性,而且可能對鑑定科學和司法判決所依賴的見證供辭有所影響。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