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常考用語-金庸老師及網路找的
												
																											(國文)常考用語-金庸老師及網路找的
金庸老師-常考用語 
1. 棘人:在古代,父母過世之後,子女要守喪(守孝/守制)三年,穿著喪服,在這三年期間就叫做棘人。 
2. 反服:子女過世,父母為子女辦喪事。 
3. 湯餅:喝小孩子滿月酒。在古代是三天,在現在是滿月。 
4. 桃觴ㄕㄤ:觴指酒杯,桃指長壽。桃觴指喝壽酒。 
5. 桃儀:喝壽酒所包的禮金。 
6. 贄ㄓˋ儀:見面禮。 
7. 束脩ㄒㄧㄡ:乾的肉指學生交給老師學費。 
8. 風木之悲:哀悼ㄉㄠˋ父母過世。 
9. 西河之痛(喪明之痛):後以西河之痛為悼人喪子的輓聯。 
10.雁行ㄏㄤˊ折翼(雁行失序):哀悼兄弟姐妹過世。 
11.高山安仰:哀悼老師過世。 
12.覆醢ㄏㄞˇ:醢指肉醬,覆醢替哀悼學生過世。 
13.合巹ㄐㄧㄣˇ:夫妻結婚喝交杯酒。 
14.小殮:為屍體化妝,並且穿上壽衣,此稱為小殮。 
15.大殮:將遺體(大體、屍體)放入棺木(棺槨ㄍㄨㄛˇ或棺材)。 
16.告窆ㄅㄧㄢˇ:將棺槨埋入墓穴。 
17.冰人:替人說媒的人,「媒人」、「媒妁ㄕㄨㄛˋ」、「媒婆」、「紅娘」、「月老」。 
18.接風、洗塵:迎接賓客來到所設下的宴席。 
19.餞行:送別賓客來到所設下的宴席。 
網路找的..應酬禮帖之用語 
種類
柬帖用語
(一)婚嫁用語
1.嘉禮、吉夕、合巹(ㄐㄧㄣˇ)-結婚。 
2.文定-訂婚。 
3.于歸-女子出嫁。 
4.福證-請人證婚之敬語。 
5.闔第光臨-請客人全家到來之敬語。 
6.詹於-即占於。占,卜也。 
(二)喜慶用語
1.桃觴-祝壽之酒席。 
2.湯餅-出生三日之宴稱湯餅,今亦稱滿月之酒席為湯餅。 
3.弄璋-稱生男孩。 
4.弄瓦-稱生女孩。 
5.嵩祝-祝福壽比嵩山之高。 
6.秩、晉-秩,十年。晉,同進。
(三)謝帖用語
1.領謝-領受禮物並道謝。 
2.璧謝-返還原來人之禮物並道謝。 
3.敬領幾色,餘珍  璧謝-領受一部分,其餘退還之意。 
4.踵謝-親自登門道謝。 
5.敬使-付送禮人之小費。
(四)喪葬用語 
1.壽終正內寢-男、女喪用,如死於非常,祇能用「終」或「卒」。 
2.享壽-卒年六十以上者稱「享壽」,不滿六十者稱「享年」,三十以下者稱「得年」。 
3.成服-大殮次日,在服之人各依服制,分別成服,亦有在殮前成服者。 
4.反服-兒死,無孫,父在堂,父反為兒之喪持服。 
5.五服-中國五種喪制,新衰(ㄘㄨㄟ)、齊(ㄗ)衰、大功、小功、緦(ㄙ)麻。 
   斬衰-五服中之最重者,子女對父母之喪,服三年。以最粗生麻布製成,不縫邊緣者為斬衰。 
   齊衰-對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在室姑姊妹、夫為妻,已嫁女為父母之喪,服一年。 
   大功-對出嫁姊妹及堂兄弟之喪,服九月。 
   小功-對堂伯叔父母及堂姑等之喪,服五月。大功、小功,合稱功服。 
   緦麻-對已出嫁之姑母、出嫁之堂姊妹及族兄弟等之喪,服三月。 
6.喪家自稱: 
  孤子-母親健在,父死,子稱「孤子」。 
  哀子-父親健在,母死,子稱「哀子」。 
  孤哀子-父母親皆死,稱「孤哀子」。 
  棘人-父或母喪時,子自稱「棘人」。 
7.其他用語: 
  權厝(ㄘㄨㄛˋ)-暫時停放靈柩以待葬。 
  含殮-含為含玉於口。殮(ㄌㄧㄢˋ),入殮,納死者於棺。 
  匍匐奔喪-匍(ㄆㄨˊ)匐(ㄈㄨˊ),急遽貌。奔喪,從遠方奔赴親喪。 
  發引-出時靈柩出發。引為布引,亦稱紼(ㄈㄨˊ)。 
  告窆-將下葬時訃告親友。窆(ㄅㄧㄢˇ),將靈柩葬入墓穴。 
  合窆-將已死父母同葬一墓穴之中。 
  禮賓-弔祭時從旁贊禮之人,與招待賓客之知賓不同。 
  ※弔唁的信-「提稱語」可用「禮席」、「苫(ㄕㄢ)次」,「啟封詞」可用「禮啟」、「素啟」,發信人居喪,「提稱語」可用「矜鑒」。 
(五)普通應酬語 
1.春卮-年酒。卮(ㄓ),圓形盛酒之器。 
2.蒲觴-端節戶懸菖蒲,因稱端節為蒲節。觴,酒杯總名。此代稱。 
3.桂漿-中秋桂花飄香,因用桂代表中秋。漿,液體之泛稱,此指酒。 
4.萸觴-舊傳重陽節佩茱萸袋,飲菊花酒,可以避災。茱(ㄓㄨ)萸(ㄩˊ),喬木名。 
5.酴(ㄊㄨˊ)酥(ㄙㄨ)-酒名。元旦飲之,可以避邪,或作屠蘇。 
6.全福……賀(祝)敬-送禮單中首行寫「全福」二字,末行檯頭寫「賀(祝)敬」。 
7.謹具……奉申-送禮單中第二行寫「謹具」,倒二行寫「奉申」,中為禮品名稱。 
8.喜慶禮品數量,諱言「一」、「單」、「隻」,改稱「成」、「雙」、「對」、「全」。 
9.晬(ㄗㄨㄟˋ) -小兒周歲。 
10.用代楮敬-以金錢代冥紙。 
※11.受信人有喜慶,如結婚、生子、壽誕,提稱語可用「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