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一些話語送給年輕上班族的你

一些話語送給年輕上班族的你

一些話語送給年輕上班族的你


對年輕人而言,現在這個時代可說呈現了一個苦難的時代樣貌。

生存在這樣嚴峻的經濟環境中,應該有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對未來不敢抱持希
望,並且在職場上感受到強烈的窒息感吧。這樣的光景,看在屬於上一個世代的我
的眼裡,有時都會感到慚愧。

我於一九六九年進入東麗公司服務。那時正值經濟高度成長期,整個社會洋溢著蓬
勃生氣。由於整體經濟和個別企業都處於成長階段,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對
未來都充滿了希望,那是一個會讓人覺得「將來一定會更幸福」的時代。就這一層
意義而言,我們可以說是幸運的一代。

我並不認為生活在這樣的年代,人們就會幸福。因為,幸福是每個人的想法和生活
方式的產物,與時代環境無關。

我的人生中也有過艱苦時期。

三十九歲那年,內人罹患肝病,經常出入醫院。我從此必須一肩挑起,照顧包含自
閉症的長男在內的三個孩子以及妻子的責任,也因此迫使我必須每天在下午六點前
離開公司返家。我的妻子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她憂心自己的病會帶給家人負擔,以
至於後來併發憂鬱症,反覆進出醫院,前後高達四十多次。

我當時的工作忙到極點,為了騰出時間給家人,我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提升工
作效率。然而,公司又在這樣的情況下幾次調動我的工作,其中更有六次,我必須
過著在東京、大阪間通勤的生活。

我也曾經陷入絕望。

那是在妻子自殺未遂的時候。我接到女兒的通知,趕到醫院。在長達七個小時的手
術過程中,我坐在開刀房前的椅子上,除了等待手術結束之外,什麼也不能做。遇
到這樣的事,曾經經歷過多少風雨的我也陷入絕望,感覺到「這下子我的人生也去
一半了」。

即使如此,我還是鼓舞自己「接受命運」、「好日子總會來的」,竭盡全力面對我
的家庭和工作。

妻子罹患憂鬱症約有八年的時間,這八年來,她慢慢痊癒,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精
神。我們的長男雖然有障礙,卻也堅強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今年,我從東麗經營研究所的總經理(日本職稱:代表取諦役社長)一職退休,就
任特別顧問。

和許多人一樣,雖然時間已經過了許久,我仍然感覺大學畢業、初出社會,恍如昨
日之事。懷著緊張與不安,踏入公司所分配的職場。之後過了四十餘年,轉眼間我
已經到了將要離開公司的年紀。

這段期間,我經歷了許多事。有成功、有失敗,有悲、有喜……。然而,如今我所
感覺到的,是滿滿的平靜。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想要做一番大事業。我想要飛黃騰達,也想要財富。然而到了
現在這個年紀,心中湧現的思緒卻是「人生應該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

共同經歷苦難的我所珍愛的家人、無可取代的友人、給予指引的前輩、一同戰鬥的
同事們、還有那些因為工作關係而結識的公司外部的人……。我和許多人有過精神
上的交集,許多人也都對我抱著親密的情感與信賴,總是笑臉相迎。還有什麼比這
更幸福的嗎?

想到這裡,我便無法壓抑心中的一股情緒,想要和那些即將面對未來人生與工作的
年輕人分享一些話語。

我希望年輕朋友們能夠積極挑戰人生與工作,並且獲得真正的幸福。要達到這樣的
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磨練自己,而工作正好可以提供最好的磨練。

當然,現在的年輕人所處的時代與我所經歷的時代不同。然而,工作與生活的根本
應該是一樣的。這些基本的東西,我希望年輕一代可以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就學會


「遇上那個人……」、「那次的經驗……」、「讀過的那本書……」回顧我的職涯
,總會想起一些讓我的人生邁向新階段的經歷。

這些經歷多半發生在二、三十歲的時候。我也在這把年紀才察覺,年輕時候的經驗
對未來的人生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年輕時,會關心眾多不同的事物,會反省,也會感到歡喜與悲傷。正因為如此多感
,學到的也就更多。

我以這些年輕的上班族為對象,將我在人生中掌握到的幸福工作、幸福生活的「精
華」加以整理,以寫信給我今年剛踏入職場的姪子「小遼」(暱稱)的方式寫成這
本書。

但願我的這些話語,能夠傳達到眾多年輕朋友的心中。

要有所求,
欲望在磨練之後便成大志。

我聽說最近的年輕人都「無欲無求」。

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不知道。然而,確實也曾經聽你說過「我並不特別想出人頭地
」、「錢賺夠用就好」這樣無所求的話。說到「欲望」,聽起來好像是什麼不好的
東西,然而欲望是人類活下去的原動力。因為有所求,所以我們努力工作、努力讀
書。

在工作的過程中,有辛酸也有痛苦。我年輕的時候,工作非常繁重。有一段時期,
不但沒有週末,醒著的時間也幾乎都花在工作上頭。正因為經歷過這樣的時期,我
才能體會工作的有趣之處,也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上班族。而我之所以能夠在
遇上艱苦的工作時,仍然不服輸地面對挑戰,也是因為我有所他求。

我希望藉著努力工作,將來可以過著富裕的生活,我也希望聽見別人說「他啊,真
是個了不起的傢夥」。我希望能夠擺脫為人所用的身分,早日位居眾人之上、成就
大事。我也很想升官,雖然不曾有過「當上總經理」這麼大的夢想,但我可是曾經
期盼能夠坐上相近職位的哦!所以才會一直這麼努力。

不過,年輕時候的欲求都容易流於自我中心——我想要升官,我想要加薪,我想要
立下功勞……,大概都是這些。正因為所求之事都流於自我中心,所以一定會遇上
瓶頸。

跟你說一個小故事,讓你知道我是如何深切地領悟到這一點。

那是我三十幾歲的事。當時,東麗關係企業之一的一村產業經營陷入困境,如果繼
續惡化而演變成倒閉的下場,東麗將面臨數百億日圓的損失。當時,東麗派出包括
我在內的十二名員工,到一村產業支援企業重建。

這家公司經營不善的狀況真的非常嚴重,包含潛在損失的調查、重建計劃的擬定、
管理制度的完備等等,待處理的工作堆積如山。再加上已經瀕臨倒閉,挽救的工作
刻不容緩,每天業務量非常繁重。

我在那家公司待了約三年半的時間,有一件事讓我感到納悶:被派到這家公司支援
的員工,無一不是東麗最能幹的精銳,卻有一半左右的人無法展現工作績效。這是
為什麼?仔細觀察一段時間之後,我明白了根本的原因。

這些員工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採取「在這裡立下功勞,然後回東麗求得相對報
酬」的立場;另一類則是優先考量「該如何帶領員工,才能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
。能成功創造工作績效的,是後者。

讓我們試著站在這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員工的立場來看看。對他們而言,從東麗派來
的人一看就是執行裁員的先鋒部隊,當然會有戒心,同時也會本能地啟動防衛機制
。在這樣的心態下,他們根本不可能接受「想要在這裡立下功勞」的人。

說到這裡,你明白了嗎?「想要在這裡立下功勞」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欲求,所以才
會遭遇阻礙。那麼,「想要改善公司經營狀況」又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是大志。

我認為,所謂大志,指的是許多人共同抱持的強烈願望。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們
可以名正言順地請求眾人合作、貢獻一己之力,也因此才有可能完成困難的工作或
是較大規模的任務。

實際上,在東麗和一村產業的有志員工團結合作及努力之下,雖然耗費了十年的歲
月,但總算還是成功地重新讓一村產業再站起來。

可是啊,小遼,從一開始就能秉持大志的人寥寥無幾。即使理智上知道應該這麼做
,實行起來卻相當不容易。這是因為自我中心的欲望是源自於人的天性。

以小孩為例,他們如果想要朋友手中的玩具,是不是會使出力氣搶奪?而後雙方會
大打出手,彼此都吃上苦頭。幾次相同的經驗之後,他們總算才學會先開口問問對
方:「你玩完了借我好嗎?」像這樣一步步慢慢成長。

長大成人之後也是一樣的。當你遇上阻礙時,試著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會不
順利?」然後自己尋找答案。藉由這樣的過程學會超越自我中心的欲望。

我自己也是這樣。

剛當上課長時,我一味地灌輸部屬「提升自我工作技能」的觀念。雖然我的私人因
素——必須儘早下班、照顧家庭。這讓我不得已必須想盡辦法提升業務效率。然而
,如果說當時我沒有一點點的私欲,想以課長之姿做出一番成績,那是騙人的。

可是部屬的反應總是不如預期,我也遇上了瓶頸。不過,在幾次煩惱之後,我深切
地體悟到,如果我沒有抱著打從心底期望部屬成長的心態(也就是大志),部屬是
絕對不會真心與我站在同一陣線的。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度過美好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胸懷大志,這一切都必須在碰
壁、吃苦的過程中才能獲得。

無欲無求,就沒有機會遇上瓶頸。因為心中有志,有想做的事,人才可能會狠狠地
遇上瓶頸。也就是說,欲望在磨練之後便成大志。

確實,無欲無求或許就能過著風平浪靜的人生。因為不需要努力以滿足欲望,也不
會在追夢過程中受傷。不過如此一來,就無法真正做到胸懷大志了。

所以,小遼,我希望你有所求。

因為欲望將成為磨練你的原動力。

三年的時間把事情看清楚,
三十歲獨立,三十五歲決定勝負。

年輕的你,現在正處於人生中成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到了這把年紀,我深切地感覺到,時間流逝的速度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愈來愈快。
二十歲的時候,時間慢慢地走;三十歲的時候,時間的流逝稍微快一些;到了四、
五十歲,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

二十歲,時間不慌不忙地過,正是我們在人生或工作上學習最多的時候。正因為年
紀輕,對於所參與的工作、邂逅的人、閱讀的書、以及每一次的成功或失敗都覺得
新鮮,所以許多事情會讓你牢記在心。這些都會成為養分,讓我們得以成長。

你在這二十幾年的人生中,應該也學會了許多事情。然而,實際踏入社會、自立更
生卻是頭一遭,可以說你還不太了解社會的規則和矛盾。

所以,前三年的時間不要想太多,總之先依照指示以及公司所教的,傻傻地做。然
後,對所有的事情都抱持順從的學習態度,認真度過每一天。

不過,也不能太過於一本正經。我剛進公司的時候,經常和公司的人去喝酒,這樣
的經驗就某方面而言也讓我學到不少。

我從其他部門的同期同事那裡,了解到那些部門在做些什麼樣的工作。從前輩或上
司身上,獲取了各式各樣的經驗與教訓。藉由獲得自身工作以外的眾多資訊,我的
視野拓展許多。特別是公司裡的先進,誰都想要將平日深藏在內心的想法說給別人
聽:「工作這回事啊……」對於認真傾聽的你,他們一定會有好感的。

聽說,近年來,年輕一輩已經不太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去喝酒,我感到相當遺憾。確
實,這樣的應酬也有煩人的一面,但是能獲得的東西也不少。偶爾緊跟著前輩或主
管一起去喝個酒吧!還不賴喔!

進公司之後,過個三年,你就會漸漸了解公司的結構、做事的方法以及人際關係等
等。過了這個階段,公司會慢慢將重要的工作交給你。過了三十歲,你就能肩負相
當大的任務了。接著,到了三十五歲,視你的用心程度而定,應該也能接下部門的
主管工作。

不過,日本企業重視經驗,畢竟還是有著論資排輩的文化。所以,實際要當上部門
主管勢必得等上一段時間。在等待的這段期間,只要你能累積各種經驗,並且從中
再次確認自己學到的東西,就能成為一個更靈活、更能屈能伸的人。

在三十五歲的這個時間點,每個人升遷的職位都相差無幾。不過,這是就表面來看
。這麼說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我認為一個人所站的位置差不多在三十五歲的時候
就大致決定了。

人到了三十五歲,他的「人生觀」、「工作模式」、「溝通方式」等方向都會漸漸
確立,而這個人終其一生能到達什麼樣的位置,可以說都是這個方向的延伸。

我把這稱作是一個人的「成長視野」。「成長視野」的人基本上不可能被「成長視
野」小的人超越。

成長視野決定於一個人的志向。沒有志向的人無法與志向遠大的人匹敵。也就是說
,做事磨磨蹭蹭的人絕對贏不過一個抱持著遠大志向,並具備「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高品質工作」能力的人。

所以,我總是跟部屬說:「三年的時間把事情看清楚,三十歲獨立,三十五歲決定
勝負。」

我希望你也能抱持著這樣的志向,盡可能努力拓展自己的成長視野。最大的機會落
在二十到三十歲前半的這段時間。如何度過這段時間,大概就決定了你的職業生涯


不過,有一些少見的例外。有些人從四十歲後半才開始扎扎實實地嶄露頭角,這是
事實。

有才能的人,從年輕的時候就引人注目,成長速度也快。另一方面,有些人不那麼
耀眼,稍微帶點笨拙,卻穩健而持續地成長。

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有謙虛的人,也有公平待人的人等等。但是若要舉出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一
心一意」。

一般人在過了四十歲之後就不再努力,到「一定的程度」就適可而止。然而,這些
人從不停止努力,不管幾歲都和年輕的時候一樣,專心致力於他們的工作與人生。

這些人是強者。即使遇上逆境,或是遭受冷淡待遇,他們都能不屈不撓、努力不懈
。就這樣一步一步不斷地向前走,有一天一擡頭才發現自己抵達一個不可思議的高
點。

所以,如果你也總是感到無法一展長才,千萬不要放棄。

別焦急,一步一步、專心一意地往前走就對了。

TOP

發新話題